易经全文 易传 系辞传 说卦传 序卦传 杂卦传 彖传 象传 文言
您的位置:国易堂 > 易经 > 易经全文 > 易传 >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2015-05-13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易传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显诸仁,藏诸用”这两句可以指天地,可以指《易经》,甚至可以指圣人,主语是三者任何之一都可以。什么叫“显诸仁”?如果从天地来说,我们为何觉得天地对我们万物有作用?而不是不存在?天地最明显的表现,普通人都感觉得到的,是由于它充满着仁爱之心。它爱护万物,令万物展现于宇宙,兼且愈来愈繁盛。我们从它表现出来的生长万物的明显作用,发现它通过仁徳,显现了它的伟大功能。
 
“藏诸用”,但是它生长万物的道理、规律,一般人能否看得见?不,万物的规律,或宇宙的道理,是隐藏着的,一般人不能看见。天地是如此,圣人是如此,甚至说《易经》的占筮亦是如此。在《易经》占筮的运算过程中,蓍草演算的结果呈现为爻和卦。最后,卦和爻的文辞告诉你这样做是吉、那样做是凶,提点人类趋吉避凶,这是爱护人类,是占筮仁心的表现。占筮通过指导我们人类如何趋吉避凶,表 163
 
现了它的仁爱之心。但是占筮的规律,或者占筮在我们不求它、不问它时,它将这个伟大功用埋藏于占筮之中,你不占不问是不会知道的。
 
这两句话的意思,髙至宇宙和圣人,低至占筮,都可以解得通。
 
但是马王堆帛书《系辞传》中,“显诸仁,藏诸用”这六个字,变成了“圣者仁勇”,接着的下一句是“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易学家朱伯崑教授看了之后,就说我们今天的版本,是兼说宇宙和圣人的德和义,一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但是马王堆帛书古本,只说圣人的作用,没有了天地的作用。将本来丰富的意义,收缩成为学习《易经》
 
最有成就的圣人,意义已经不丰富。更兼这一节开始时是说高级的天地,现在只说圣人而不说天地,已经不太合理。更荒谬的是,“圣者仁勇”是说有仁有勇的圣人怀有爱护万物之心,下面接着就说“不与圣人同忧”,本身意义自相矛盾。何况“显诸仁,藏诸用”一句,根据《汉书•翼奉传》的记载,已被興.奉(西汉元帝时人)引述,因此,至少西汉中叶的古本已经是如此,当然这是时间最低下限,而不是最髙上限。因此,马王堆古本这几句是否真的比今天通行本早出和合理,实在需探讨!
 
后来,廖名春教授细心比对帛书原本,发现这几句文字中还有几个字,好像有“藏”和“用”字在其中,但写得很模糊。由此可见,“圣者仁勇”可能是不忠实原文的。可能原文是“显诸仁,藏诸用”,被抄写的人涂改成“圣者仁勇”。所以帛书本是不宜依根据的。
 
虽然陈鼓应教授能勉强解释,但只是很勉强,并没有什么高级的意义。此外,陈鼓应教授引用了《论语》、《孟子》等书,以智、仁、勇“三达德”印证解释“圣者仁勇”两句。用了儒家的解释来解释这两句,
 
岂不是自打嘴巴?他们说《系辞传》是道家后学所写的,是道家的著作,不是儒家的著作,何以故《系辞上传》这里竞用了儒家的说法,岂不是推翻了自己的说法?
“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推动万物的生长是天地的功能,天地将它仁爱之心通过生长万物来展现,但它生长万物的伟大功能,却是隐藏于背后不为人知的。它推动万物生长,和圣人推动人类的发展相同。但与圣人不同的是,圣人有忧虑,天地没有忧虑。天地只是顺着自然的规律,让万物在合理的规律下自生自长。俱圣人在观察万物和人类时,见到人类万物中有些不能依着自生自长的规律发展,他就去帮助它,令这些人或物能够重返常规生长发展。出于仁爱之心,他忧虑万物不能得到正常发展。天地无情,圣人却是有情;天地无忧,圣人却是有忧。圣人的忧不是忧自己,而是忧整个宇宙人生万物不能发展到合理的程度。
 
那无情岂不是不好?千万不要以文害意。天地的无情,就表示了它对万物全部公正地对待。例如这是我的情人,意思是任何人我都不爱而只爱这一个。一说到情,人就会偏心、有偏爱。一说到无情,可能会令人误解为残酷无情的无情,但这里说的无情,其实是情的最卨境界,是大公无私的。道是无情,却又是最有情。天地的情,不是单独对某人或物,而是同时相等无偏私地对万物,所以无情而又最有情。例如不是只钟爱一人,而是同时爱尽天下的人。注意,天地之无情应这样理解。“不与圣人同忧”,也应作这样理解。
 
“盛德大业至矣哉”,“盛”是大、是多;“大”指伟大。“盛德”是指乾天的德性。“大业”是指坤地的德业。两者都达到最伟大的境地。圣人掌握这个道理,对人间万物的作为,同样是“盛德大业”。
 
显诸仁,藏诸用。
 
“显诸仁”,讲的是地。因为“坤作成物”,所以地的仁爱显露出来。
 
“藏诸用”,讲的是天。因为“乾知大始”,所以天的作用没有明显显露出来,而是通过地来发挥,这就是“藏”,即藏其作用于地。
 
这两句话实际是讲天地的作用。由于“《易》与天地准”,因而也是讲《易》。
 
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
 
“鼓万物”,是说天地鼓动万物,能使万物生长。“不与圣人同忧”,是说天地是自然的,与圣人忧天下不一样。
 
朱熹《周易本义》引程子的话说••“天地无心而成化,圣人有心而无为。”“天地无心而成化”是对的,“圣人有心”也是对的,但“无为”就不一定对了。文王“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何等勤劳?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怎么能说是“无为”呢?可见真正的圣人,不仅“有心”,而且“有为”。天地自然地生长万物,而圣人则忧劳天下,这就不一样了。
 
盛德大业至矣哉。
 
这句话是赞美天地。从上文来说,“藏诸用”是“盛德”,“显诸仁”是“大业”。“至”是到极点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天地的盛德大业到了极点。
分类标签:圣人易传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qw/yz/9512.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是类谋》(二)
八卦坤道圣人释动植之源
《乾坤凿度》卷下坤凿度
《乾凿度》卷下(四)
孔子作《易传》:文献与考古记载
《中庸》《易传》对天人关系论的构建
《易传》《中庸》对天人关系论的构建
《易传》是谁写的?前人关于《易传》著作年代的研究

为您推荐相关的文章

京房将卦象与月相搭配一致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
老子教孔子天道观(一)
取物制度,象成数生
《乾凿度》卷下(三)
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