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之:经传一元观
当我们拿到《
周易》一书,书名的闲惑也就产生了。仅以近几十年来所出易著为例,书名大致有以下几类:
(1)称《周易》。如刘大钧先生的《周易概论》,金珙芳先生的《周易讲座》,黄寿祺先生的《周易译注》等。
(2)称《易经》。如钟启录先生的《易经十六讲》,孙振声先生的《白话易经》,麻福昌先生的《易经与传统医学》等。
(3)称《周易古经》。如高亨先生的《周易古经译注》等。
(4)称“易学”。如朱伯崑先生的《易学哲学史》,本书《中国易学预测学》等。
(5)称“大易”。如金文杰先生的《大易探微》等。
(6)称“六十四卦”。如淸人朱骏声的《六十四卦经解》等。
一部《周易》,竟有六种不同的书名,这真让初学者简直不知所措广。以至于常常有读者去书店问:“有《周易》(或《易经》)这本书吗?”尽符读者本人和服务员也许都看到了诸如《周易概论》《推卦易知录》之类的著作,但对于不慷易学的人来说,他实在不敢轻易签复。
上述种种书名的不同,反映了一个本质问题,即:《易经》与《易传》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在很多易学研究著作和齊及著作中,经常可以见到类似的观点:“所谓《周易》,就是指《易经》”或“《易经》就是指《周易》”。坦率地讲,这种提法也许并没存错,但打开书一符,发现这些书是经传合一的.既讲经,又讲传一甚至有的作者只知有《易传》之名,或只把《系辞》《说卦》《杂卦》称为《易传》,而将杂糅其中的《文言》《彖》《象》《序卦》皆算作《易经》六十四卦的内容,加以注释。难怪初学者看这些书,越看越不知所云。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易经》《易传》《周易》三者常见的术语进行严格的界定和划分。
《易经》狭义的《易经>就是指六十四卦经文,当初只称为《周易》或《易象》。到了庄子时代,才有被称为“经”的准确记录。当时意义上的“经”,是指某学派的经典著作一但并不包括《易传》。
而广义的《易经》则不但指《周易》六十四卦经文,也包括《易传》。因为汉代独尊儒术,《周易》由于受孔子的承视,史传他又曾为此写了《易传》,因此,汉代称《周易》为《易经》与庄子时代的《易经》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
广义的《易经》概念是从汉代开始形成到魏晋时期王弼将经传定为今天传世的样本为止。考核《易经》概念的变迁,其证据是:
《汉书•艺文志》记载:“《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席代颜师古注曰:“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
自此以后两千多年的易学史中,有使用狭义的《易经》概念的,有使用广义的《易经》概念的。但由于儒家及孔子地位的尊贵和统治地位,广义的《易经》概念,其普及程度远远超过狭义的《易经》概念,甚至以为《周易》本名就是《易经》。古代人的这种偏离性是儒家学说的产物,而今人再在此搞不清楚概念,将是一种基本常识的错误。
《易传》相传为孔子所作,共有七种十篇,即:《系辞》上、下篇,《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乂称《十翼》。详细分折请见本书中的《易传》的结构一节。
《周易》狭义的《周易》就是指六十四卦经文,它与狭义的《易经》概念是相等的。证据是:
《周礼•太卜》:“太卜。……一掌三易之法,一日《连山》,二日《归藏》,三日《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
这里的《周易》,其体例六十四卦已有明确点出。
而当广义的《易经》概念形成后,则《周易》与《易经》之间的互相对应关系也被扩大,于是造成了古今易著中《周易》成为《易经》与《易传》合一的另一称号。如唐代孔颖达的《周易正义》、宋代朱裒的《周易本义》、明代来知德的《周易集注》等等。
为什么会有这种经传合一的现象呢?
关于这一合一文本的流传过程,请见下一章《<周易>文本》中的内容。但经传一元的观点,毫无疑问是古代易学史上占主流地位的观点。
这一观点的基础是:
其一,《易传》史传为孔子所作,而易学的主要作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内圣、外王之道。而占筮自孔子时代就“不占而已矣”,就斥为“怪力乱神”,就“敬鬼神而远之”。于是,易学就由象数的、占筮的而成为义理的、伦理的儒家学说的骨干。因此,《易传》中的解释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正统的解释。
其二,《易传》中的《系辞》《序卦》《文言》三篇对解读《易经》有蜇大指导意义。尽管在《周礼>中讲到“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但余外八筮的方法,目前尚不可得知,几千年易学史上,是《易传》诸篇的学术思想成为解读《周易》的唯一模本。
其三,《易传》的儒学及其本体论为易学的哲学根本,为易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最佳蓝图。在古代,离开《易传》,《易经》儿乎不可解。
其四,抛开儒学的思想不谈,《易传》中保留了大批商、周时期的易学文献。为了解《周易》前史和本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上述四者,造成了古代易学史上经传一元观的普遍存在。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qw/yz/9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