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全文 易传 系辞传 说卦传 序卦传 杂卦传 彖传 象传 文言
您的位置:国易堂 > 易经 > 易经全文 > 易传 >

易简之善配至德

2015-05-14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易传
易简之善配至德
 
在第一章说过,乾的德性是“易”,坤的德性是“简”。接着第一章的最后就说,人类学习《易经》,了解天地的最关键的德性是“易”和“简”。贤人和圣人就利用“易”来扩展自己的道德到极限,利用“简”来发展人类的亊业到极限。这样《易》的“乾易坤简”至美至善的原理,就可和最善最美的德性配合。
 
究竟这徳性是指什么?古今有两个有影响的解释,其他的就不说了。一个认为“至德”是指“天地之至德”。唐代以前,多数主张这一说,指圣人、贤人实践《易经》易简之德就可配合(媲美)天地之至德,或者是指《易经》所说乾易坤简”的规律和性质,就是模仿真正的曰月天地的德性。广大、变通、阴阳、易简都是根据实际的天地日月四时和“乾易坤简”的德性,提升成为《易经》最基本的原理和规律。这解释非常有道理。
但到了南宋,朱子就认为这里所说的“至德”,是指“人类的至德”,尤其是说孔子以及他的孙子子思所弘扬的“中庸之德”。因此,他说圣人和贤人掌握了中庸之至德,就能够和天地的易和简相配。换言之,人类“中庸之德”,就是模仿效法天地“易简之德”而形成的。这有没有道理?后世的注解家多数接受朱子的说法。除了汉学家要与他唱反调,又或者民国时代学者觉得宋代的理学是罪大恶极,故意不跟随之外,南宋以后的注解家都跟随他。
 
为何朱子的阐释和古代不同?原因是《易经》,尤其是《十翼》最关键的意义不是要了解天道,老庄才是真正想了解天道的哲学家,儒家了解任何知识都是为人类服务,对我们人类有利的才去学习。因此,儒家所了解的天道,都要和人类的德性相配合,以建立人类的道德规范。所以《系辞传》表面虽说天道,但寓意是根据天道,以指导人类如何进德修业。以前面数章为例,最初句句都是说天地,然后句句都是说人道,便可知道由天道降落到人道,是作者一贯的主张。开始是说天道,到了文章的结论就是人道,尤其是这里,明显地与上文的天地、四时、日月有所不同。上文那些句子不能任意解释,非说天地不可,这句则明显地说人道,人道就应该效法天地“乾易坤简”的德性,来建立人类的中庸之道,然后这篇文章对人生才有作用。否则你说宇宙如何伟大,这对人生是否一定有用?懦家认为那是没有意义的,至少不那么重要。以香港人为例,他们比较急功近利,管它什么天道,最重要的是对我有什么好处,其他地方的人,可能好一些也说不定,其实人性往往便是如此的,这是正常合理的想法,难怪朱子这一说法被后世众多注解家接受。各位请注意,《系辞传》的文字经常是义兼天道、易道、人道的,作者所说的内容,同一句既说天地自然之道,又说易道,更说人道。各位如果每一句都能从这三方面理解,才会知道吉人之道。
 
乾、坤的作用与德性
 
这里是说出了坤卦“静翕动辟”和乾卦“静专动直”的德性,可说是将乾、坤两卦的性质提升到更高的哲学和科技的水平。各位如果从这两个性质去体会宇宙生长、万物变化的功能,能够神而明之,再去看整个世界的运动变化,可能会透过表面令人迷惑的现象,看到事物背后发展的更深一层的自然哲学根据。因此,请各位注意这两句:“静翕动辟”和“静专动直”。然而怎样可以增加触类旁通的能力呢?我们在讲解乾卦和坤卦的《文言传》时,说到乾、坤两卦动静的德性,用它来配合这里所说的,那你便能够自己想出一些道理来。我现在不说,让你自己想想《文言传》上面所说,哪些可以配合;又或者再从《彖传》所说的乾坤,一个有“开始”的功能,另一个有“成物”的功能,融会贯通“大生”和“广生”的意义,你便可能有所得了。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qw/yz/9523.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孔子作《易传》:文献与考古记载
《中庸》《易传》对天人关系论的构建
《易传》《中庸》对天人关系论的构建
《易传》是谁写的?前人关于《易传》著作年代
《子夏易传》中的相应说
相应说 :《易传》中的相应感应说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