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全文 易传 系辞传 说卦传 序卦传 杂卦传 彖传 象传 文言
您的位置:国易堂 > 易经 > 易经全文 > 易传 >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2015-05-12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易传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百姓日用而不知”,“百姓”是令人很头痛的名词。远古时,只有两种人有姓,一是女子有姓,男子无姓;此外是只有贵族有姓,平民无姓。其实最主要是只有女性才有姓。有没有看到,“姓”字是由“女”字和“生”字组成的?所以最初只有女子有姓,后世女子改称“氏”,但远古反而男子称“氏”。例如伏義氏、神农氏、轩辕氏等便是。后来进一步发展,到了人类有了文化,在历史的开始,只有货族、官吏才有姓,平民没有姓。当时百姓即是百官,即掌握国家政治各种不同职务的人,就叫作“百姓”。可能到了战国时代,平民的地位改变了,所以渐渐平民也有了姓,但也并不是听有人都有姓。至于春秋时代,例如各位读过的《左传》有烛之武退秦师的记载,烛之武是指烛城的阿武,他的封邑在烛城,故叫作“烛之武”。又例如“宫之奇”等,就是宫城的阿奇,这些都是贵族,不是平民,但还不能说他们姓“烛”或姓“宫”。后来,做什么官就姓什么,例如管仓的就姓“仓”,而司徒、司马、司空等官职,后来亦成常见的姓了。于是各种的姓就出现了。另外,一个地方、城市、河流的名字都可以作为姓,造成了各种姓氏的出现。
 
在战国时候,究竞是否人人有姓?很难确定。但这里文中的“百姓”,古代注家理解为普通老百姓,不是百官。但也有例外的解释,陈鼓应教授说“百姓”是指上文的智者和仁者,不过这是忽略了原文所指的层次而得出的错误看法。因为知者和仁者都有所知,不是“不知”,只不过其知尚未全面,或偏于知“知”而不知“仁”,或偏于知“仁”而不知“知”而已,但“百姓日用而不知”则是于“仁”、“知”都不知,在知的程度上是不同的,故不可以将仁者知者等同于百姓。所以现在根据文意解释百姓为一般的普通人。
 
“曰用而不知”,每天都实践了宇宙的各种规律,但从来不知道他所做的合理事情,原来无形中在实践着宇宙(亦可指《易》)中最高、最基本的理论。
 
“故君子之道鲜矣”,“君子”其实是指学易有成的人,能够真正彻底了解《易经》之道的人,同时既要知天,又要知地;知乾知坤;知仁知智。偏智不仁,或者偏仁不智,都是不齐全的。这句是说,所以能够“仁智兼尽”的人太少了,“鲜”即是少。这是当然的。
 
又引申来说,令中国的文化和欧西的文化作一比较,中国的文化包括道家老庄在内,是偏于仁的,西方的文化则偏于理智,而且一直把理智发展到极限。发展仁,就是关怀宇宙、爱护万物、爱护人群,这可以令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非常融洽,所以在中国传统中,家族、亲戚、朋友的关系密切得过了分。西方偏重知识,很早就发展了个人主义,出现了小家庭。到了今天,受到偏智思想影响,在西方,人类彼此之间的关系疏离之极,变成了一个冷漠到极点的社会。各位看看’我们今天受西方文化影响,还有亲情和友情吗?人与人的关系太疏离了。因此,西方有今天的伟大,是值得肯定的。中国古代有其伟大,也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双方其实都有缺点。如果中国学西方,西方学中国,融会贯通,大家都“仁智兼尽”,我们未来的世界就更幸福了。因此,各位读了《系辞上传》这几句,希望尽量在“仁智兼尽”这一点上体会和深思,这样我们未来有限的生命旅程中当会过得更幸福、更快乐!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这句话是说,百姓天天涉及天地的事而不知,所以君子之道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所谓“君子之道”,就是指《易》经。“君子之道鲜矣”,也就是说全而地懂《易》经的人很少。因为“《易》与天地准”,主要是讲乾、坤,讲辩证法,这不是人人都能懂的。
 
司马迁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就是说孔门弟子虽有三千人之多,但通六艺即兼懂得《易》经和《春秋》经的只有七十二人。可见《易》经是很难懂的。正因为《易》是讲“道”的,不容易懂,所以孔子才说“朝闻道,夕死可也”,子贡也才有“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的感叹。
分类标签:君子易传百姓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qw/yz/9511.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乾凿度》卷下(五)
孔子作《易传》:文献与考古记载
《中庸》《易传》对天人关系论的构建
《易传》《中庸》对天人关系论的构建
《易传》是谁写的?前人关于《易传》著作年代的研究
《子夏易传》中的相应说
相应说 :《易传》中的相应感应说
关于《易传》的当位说

为您推荐相关的文章

京房将卦象与月相搭配一致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取物制度,象成数生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
老子教孔子天道观(一)
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乾凿度》卷下(三)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