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全文 易传 系辞传 说卦传 序卦传 杂卦传 彖传 象传 文言
您的位置:国易堂 > 易经 > 易经全文 > 易传 >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

2015-05-12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易传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范”字,是指古代铸造金属时,先用泥土做模,然后将金属融化,倒在模内,待金属冷却后,将模打碎,就剩下金属造成的器具。这个模规定了金域的液体不能够任意流走,只能停留在它规定的范围内,因此,“范”字就有限制在一定空间位置之内的意思。现在的“范”字,主要是指“范者,法也”。法就是规律,针对天之时,所以“范”字在这里就是专门指能够对天作出限制。“围”是包围,凡是围都是有空间的,而空间是属于坤地的,所以这个“围”字针对大地。“范围”两个字,一指上天,一指大地。能够限制天地,可说伟大极了。
 
“化”就是变化,化育万物;“而不过”,指不超过。这一句的主语是圣人,它是说,圣人羋握了《易经》的道理,明白天地的规律,按天地的规律对天地加以调整,使天地的运行和生育变化达到最适当的程度。抽象点来说,即在阴阳对待流行的变化过程中间,当它在正常合理的时候,我们只需遵从、效法。但是很可能天地的阴阳变化偶然会有过或不及的情况。当天地过或不及,我们就要根据控制天地背后的规律,人为地制裁它、规范它,令它不要逸出常规。例如天旱得太厉害,我们就说天地失常,我们应辅相它,令它不要如此干旱;连续下雨两百天,这也不是正常的,我们要裁成它,令它不要降雨降得过分。要注意,不是觉得不足要它增加,而是在它过分后限制它,这样就是44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曲成万物而不遗”,“曲”就是委曲,即顺从。弯曲,就顺从他弯曲。这里的意思是完全吻合地跟随,用尽一切方法普遍地成就万物。“而不遗”,而没有遗漏,宇宙在生长万物的过程中,很可能在某些地方对某些物和某些人的生长过程有所忽略或不足。当有所忽略或不足时,我们就根据那事物的生长规律略为帮助它。整句是说巨细不遗漏地促进所有万物的合理生长,超过的就压抑它,不足的就帮助它,令它能够完成正常生长的过程。对万物无一遗漏,就叫作“曲成万物而不遗”。这是非常伟大的想法。
 
泰卦的《大象传》说:“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天地交”是指泰卦中乾坤(天地)两个经卦上下相交感。“后”是君主,不是皇后。其实远古可能由女性当君主,所以远古时,“后”字是指君主,后来承用,男的君主也可称为后了。这句说君主应根据这个卦象背后所反映的自然规律,来“财成天地之道”。注意,“财”这个字,别本作“裁”字。其实4‘财”是一个别写字,标准应是“裁”字。“裁”就是裁衣服。裁衣服是减少原本整幅布的大小,只剪出有用的部分。我们就好像裁布一样,制裁天地过分的部分,令它不过分。我们有责任帮助天地,天地做出的事过了,我们就要像裁衣般剪小它、抑制它,令它像衣服般没有多余的部分。“辅”是辅助。“相”,把这个字拆开,即左面是木杖,右面是眼,这根木杖就是帮助肓人走路的T具,而右面的眼可帮助肓人S路。因此,“相”字之义为帮助。君主窬要人帮助,所以后来帮助君主域重要的人,便叫“宰相”。“相”字之义既是帮助,有人相助,力慑便增加了,所以“相”字引申,便有“增加”之义。“宜”字十分重要,指适当。体会到在适当的情况下,天地应该需要增加的,便帮助它增加。最关键的原则是“左右”,两手帮助。“左”字和“右”字的原义就是左手和右手,左手和右手都有帮助之义。例如“祐(佑)”字,因为是上天的帮助,就用“示”字部表示;而“右”,正如帮助别人要用右手;合在一起,便是“祐(佑)”字。又如“辅佐”的“佐”字,本字就是“左”字,帮助人也可以用左手。“左右”的意思就是如此。
 
再看看,两个“右”字其实就是朋友的“友”字。能用右手帮助的才是朋友。朋友需要帮助,故彼此都要用右手帮助对方,因此两只右手合起来就是“友”。当然左撇子就作别论。所以“左右”不是控制普通的人民,而是要协助人民,K正对人民有利益的便去协助他们。
 
“财(裁)成辅相”很重要,它说出了我们人类应调整天地、帮助天地。给予天地最合理的帮助,《中庸》叫作“参赞天地之化育”。“参”是参与;“赞”是帮助,不是赞扬的“赞(瓒)”,是没有“言”字旁的“赞”字,就是帮助、赞助。要参与天地、帮助天地而不是损害天地。因此,“财(裁)成辅相”的意思:“财(裁)成”就是令它减少一点;“辅相”就是令它增加一点。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而要令它增加或者减少的标准是“宜”。“宜”字在儒家的另一个名称就是“义”。“义”就是在任何不同情况之下,都找到最适当的处理亊物方法的意思。
 
有个例子我最喜欢讲,有两个同学去外国读书,一穷一富。大家凑集银两送礼,穷的送一笔钱,让他安心读书;有钱的送他一枝金笔,略表寸心已足够了,这就是适当。若相反的话,穷的送他一枝金笔;有钱的送一笔钱就叫不适当。适当不适当,是根据“义”决定的。“财(裁)成辅相”不是征服自然,而是帮助自然和调整自然,令自然的功能合乎最正常的规律。和我们今天
西方利用自然、征服自然,令地球不胜负荷而反抗,带来无穷的灾祸是不同的。所以“财(裁)成辅相”的说法,在今天西方已开始受到重视,因为它能真正解救地球目前的危机。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通”指贯通和汇通。“融会贯通”,要把很多事物合在一起,然后才能够会合贯通。“昼”指白天,“夜”指晚上。单说“昼夜”就只是指白天和晚上,但现在它说“昼夜之道”,便不是只讲昼夜,而是说形成昼夜的原因和规律。形成昼夜的原因和规律是什么?首先,白日过后就是黑夜,黑夜之后就是白日,它是一个循环无息、永不停止地进行、发展的过程。此外,白天光明是阳,黑夜黑暗就是阴了。因此,可将这个昼夜之道提升到更高的层次。综合类似昼夜的其他现象,例如幽明、死生、鬼神,乃至众多相对的事物,它们表面上有不同的性质、不同的外貌和不同的行动,但如果提升和抽象化的话,把它们融会、综合和贯通,就变成了阴阳之道。假使真正能够精通融合,由昼夜之道,提升到更高层次的阴阳之道,即宇宙或天地最基本的原理,如果能够明白,那你就能真正了解一切的事物。应用这个最简单的原则,就可以解释天地任何的事物。
 
“故神无方而易无体”,这个“神”字要细心分析。首先《易经》用到“神”、或者是《十翼》用到“神”字,是有几种不同的意思的。第一种是指传统意义的神,即“神鬼”的“神”。例如在《系辞下传》的“天生神物,圣人则之”,上天生出蓍草这一种神奇的物件,它会帮助我们、指导我们、告诉我们未来的情况;因此,圣人利用这一种神物箐草,形成了《易经》占筮之道。“神”字在这里就是古代宗教迷信中神鬼的“神”。不过在《十翼》中,这样意思的“神”字不多,只有寥寥可数的例子。
 
第二个“神”字的意思,是代表我们的聪明智惹达到了普通人不能达到的境界,高到极点。即是说将普通的知识提升到智慧的层次,超越所有人知识的水平。大家读同一本书,但你听完他的说法后,你佩服极了,因为你读不到这层意思而他读到了!《系辞传》称为“神而明之”的“神”,是指道德与知识达到了最高妙的境界,就叫作“神”。此义就与鬼神无关。
 
第三个专指变化之道,也叫作“神”。首先将“神”字解为变化的意思不是《十翼》,而是西方人重视的《孙子兵法》,当中首先提到变化叫作“神”。可能因为它所说在先,《系辞传》就继承了这个意思,再向上提升。《孙子兵法》只不过是说运兵变化莫测,打胜仗的这种变化就叫作‘‘神”。它是指战争,只是低级的说法。《系辞传》将它提升到天地之变化是神,因此阴阳的变化就叫作“神”。例如“阴阳不测之谓神”,阴阳不测,我们就叫作“神”。“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也。”“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知道变化之道,就知道什么叫作“神”了。这些都是《说卦传》和《系辞传》中的文字。因此神是指阴阳变化,尤其在《系辞传》中,当我们看见“神”字时,应先想它就是指变化之道,很多时候都是正确的。上文“天生神物”指“神鬼”的“神”只是例外。“神而明之”中“神”的意思也比较少用。
 
退一步,高级的阴阳天地变化降到最低是什么?那就是蓍草的变化。因为当我们用五十根蓍草,经过各种运算过程后,最后究竟会得出九、八、七、六哪一个结果,是没有人能够预先知道的,它是偶然的。因此说“蓍之德岡而神”,眷的性质好像圆形的物件到处滚动。它是不稳定、随处转动的,它的性质是神。“神”字就是指蓍草的六、七、八、九变化不定的数据。这种解释偶然会用到,例如“神无方而易无体”,勉强亦可作为一例。
 
通过上述,可知神的意义共有四种说法。而传统的鬼神的意思最少用。由此可见,域于儒家的《十翼》作者,虽然不像道家般彻底、完全否定鬼神的存在,但很早已经将鬼神的观念提升到哲学的观念,不当它是迷信来处理了。
 
“故神无方”,“方”就是方向、趋向。筹草如果有一定的方向,每次是九是六就可预测,如最堕落的赌博,预知大小,买大得大,买小得小,那就是有方向,但蓄草不是。蓍草得出六、七、八、九之前,无人可知结果,这就是“无方”。如果提升到阴阳的层次,阳变阴、阴变阳,当你说它是阳时,它已变为阴,当说它是阴时,它已变了阳。但也有可能你说它变为阴时,它不变依然是阳等。此外,阳中蕴含着阴,阴中蕴含着阳。它是阳时可作阴用,阴时可作阳用。你根本无法找到一个方向。宇宙事物的变幻,虽然有永恒的规律,但慷得的人才可看到,不懂的人看去觉得好像万花筒一样,变化万千,以致目迷五色而不知所从。故说宇宙的变化、阴阳的变化是神。而番草的变化,也是没有一定的方句和趋向让人容易知道的,所以也是“阴阳不测之谓神”!
 
“而易无体”,“易”就是天地的变化,也就是暗寓天地的规律于其中的《易经》一书,在《易经》这本书中的六十四卦,亦是没有一定的形体的。占筮得到乾卦,但是初爻变,于是初爻变阴爻,就变成了姖卦,二爻变就是同人卦等等。结果乾卦就可变成其他的六十三卦。六爻尽变就是坤卦。当你占到是乾卦时,跟着就变为妮卦、同人卦或坤卦等都是可能的,所以《周易》书中的卦没有固定的形体。此外,每卦有六爻,虽然初、二、三、四、五、上有确定的位置和阴阳、贵贱。但这六位,可以是阴爻,亦可以是阳爻,所以只是虚位。何况阳爻会变阴爻,阴爻会变阳爻,所以爻亦是没有固定之体。再次,卦象亦无定体,例如乾卦卦象,可以是天、阑、君、父、玉、金、冰、良马、木果等,随变所适,亦没有固定之体。
 
如果再进一步引申,爻中所指陈的,原本是个别的、具体的、确定的亊物,但后来从哲学上提升为普遍的事类和规律,这样就将实事化为虚理,虚理自然没有固定的体了。所以易是无体的。又因为《易经》说宇宙是永恒在变动中,既是永恒在变动中,它的形体只能在短暂时间是间定的,在此之前或之后,都不是这样的。因此,易是无体的。如果从宇宙说明,而不是讲低级的占筮或卦,谁能看到宇宙的实体?古人只能从天地变化之道,推想它的实体,这是“即用以见体”,所以便说是没有形体。进一步推论,宇宙的变化是指外表的形体还是背后的规律?外表形体的变化是次要的,规律带动形体变化,因此规律的变化才是更根本的。而规律是抽象的,是没有形体的。故最后综合来说就是“神无方而易无体”,这句话请细心研究。第四章第三节至此完结。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这两句话迸一步强调《易》是与天地准的,是按天地之化行事的,所以无过错;而且委曲成就万物,没有遗漏的。这里有大、广的意思。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看到白天变黑夜,黑夜变白天,从而知道事物是变化的。
 
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这里的“神”,不是“鬼神之情状”的“神”。而是指与“物质”相对的精神。“神”不是一定的,所以说“神无方”,即神没有方所。《系辞传》下面讲的“阴阳不测之谓神”、“蓍之德圆而神”,也是这个意思。
 
“《易》无体”,是说《易》没有形体。这说明《易》是变化的。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qw/yz/9507.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孔子作《易传》:文献与考古记载
《中庸》《易传》对天人关系论的构建
《易传》《中庸》对天人关系论的构建
《易传》是谁写的?前人关于《易传》著作年代
《子夏易传》中的相应说
相应说 :《易传》中的相应感应说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