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命理著作
传统命理学的历史走到这里,使今日的我们,终于开始有命理专著可读了。现存最早的一本命理著作是《李虚中命书》。此书也称《鬼谷子遗文书》,旧题周鬼谷子撰,唐李虚中注。此书收入...阅读全文
传统命理学史上的第一位大师--李虚中
到了隋代,出现了一本重要著作一《五行大义》。 作者是隋朝开国公萧吉(? -614)。萧吉本人是精道禄命法的,曾替隋文帝算过命。但《五行大义》并不是一本命理学专著。此书将自先秦到...阅读全文
传统命理学当发轫于东汉末年
《子平说辩》所勾勒出来的命理学早期发展历史,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呢?我认为,并不尽然。 首先,把传统命理学的源头上推到了战国时期,这种看法就有待商榷。 在我看来,把命理学...阅读全文
传统命理学早期发展线索
东汉时代,思想家王充的自然定命论,奠定了传统命理学探索的出发点一初禀之气。在王充看来,一个人在有生之初所禀受的天地之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以后一生的命运。差不多在同...阅读全文
自然生态模式下的气的运行规律
阴阳,从辞源上来讲,就是跟日光有关。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上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阳光的照射。若没有了阳光,那是永久的寒冷和黑暗。阴、阳爻作为卦爻符号模型中最基本的符号,刻...阅读全文
“气”的描写和中华自然生态模式
好了,现在让我们回到东汉王充以后的岁月里,回到传统命理学最初的探索者如何来面对关于自然之气的探究和描写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 尽管在汉武帝时代,已经开始了古老中国的五行...阅读全文
干支符号模型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相传是4 600余年前黄帝时代的大挠氏所创。干支的原始意义,指树干和树枝,如严师古注《汉书●食货志》云:干,犹乾也。支,犹枝也。故支有时也称枝。干,古人最初仅...阅读全文
宇宙图式
显然,秦汉之际,阴阳五行说已日臻完善。 阴阳五行说在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学说。阴阳着重于事物内部具有相反属性的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由此揭示事物发生和变化...阅读全文
五行溯源和阴阳五行说
现在,我们来考察另一条探究的路线从阴阳五行思维模式出发的探究路线。首先要问,五行的观念是怎么来的? 诚如原始的阴阳和八卦不是一个源头,五行也有自己的源头。原始的五行说可...阅读全文
卦爻符号模型
秦始皇焚书,《周易》作为卜筮之书,不在其列,因而先秦易学的传授,并未中断。到了汉代,为寻求思想文化方面的大一统,汉武帝独尊儒术,提倡经学,《周易》被尊为六经之首,对《周易》的...阅读全文
阴阳八卦溯源
东汉思想家王充在抨击汉儒的天人感应论时,提出了中国文化史上最彻底的自然定命论。概括地说,它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天道自然无为。一方面,它跟汉儒的神学目的论相对...阅读全文
命理学产生条件的成熟
可以说,王充的《论衡》,标志着前述的命理学研究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都已成熟。 第一,在《论衡》里,王充全面地探讨了关于个人的命的观念,反映了当时平民阶层对命的兴趣和认识;第...阅读全文
王充的自然定命论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掀起了一股新的神学之风,西汉末年它跟谶纬神学结合在一起,弥漫了整个东汉时代。然而,这种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遭到了平民出身的杰出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严...阅读全文
秦汉大一统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在人的主体性张扬的先秦岁月里,虽然产生了不同的对于命的观念,但是并没有出现系统的关于个人命运的研究。《历史上的星占学》一书,对西汉初年司马迁所作的《史记●天官书》中...阅读全文
道德天命论
殷人笃信龟卜,周人则多用占笼。占筮是使用五十根蓍草,经过一定的分配程式,最后得到八卦的符号。尽管龟卜和占筮都是探询帝或天的意向,但是从观龟象到计筮数,毕竟是一大进步。其...阅读全文
命的观念
粗略的说,传统命理学孕育于东汉,定型于唐宋,完成于明清。如果从东汉思想家王充提出气禀的自然定命论的观念算起,到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结束为止,传统命理学从孕育到形成...阅读全文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下一页
- 末页
- 共 9页141条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