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林》一书,从结构上看,一是采用了以《序卦》学说为依据的卦序排列方法,将《周易》六十四本卦四千零九十六变卦搭配成一个运动不息的大系统;二是依据了自春秋以来的卦变理论,认为《周易》中的任何一卦,因在占筮中七、八、九、六之数的随机出现,故所占得的本卦因爻变的不同而可能变成六十四卦任何一卦一如果我们将 “不变”也看成“变”的一种特殊形态的话。可以说,《易林》的出现,是先秦卦变筮法进一步 发展的产物。
自《彖传》《象传》的作者开始,人们一般认为《周易》六十四卦卦名及卦爻辞在撰系上,有着象数学上的依据。那么,对于《易林》四千零九十六条林辞而言,是否有一个大致.上的象数学依据呢?对于这个问题,近代著名易学家尚秉和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余独认为焦氏《林》词多至四千余,其必有物焉,以主其辞。不然以一卦为六十四词,虽善者不能也。乃日夜覃精而求其故,求之既久,然后知其本于易象。
又日:
岂知易卦辞亦占辞也,而《易林》亦无一字不根于象。
尚氏认为西汉之易象,到东汉时就失传了,而《易林》中恰恰可以恢复起许多已经失传的象数。就象而言,《易林》中使用了半象、覆象、互体、旁通等手段,并包含了《周易》六十四卦之象、《说卦》中的卦象、《左传》中的易象、荀氏九家逸象、孟氏易象等;就数而言,《易林》含有先天卦数、爻数、五行数、纳甲数、九宫数、大衍数等。③应当说,尚氏通过对《易林》十余年之久的研究,比较深刻地挖掘了书中所运用的象数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尚氏坚持的《 易林》林辞无不本于易象的观点值得商榷。诚然,我们可以对《易林》的某些林辞,依照《周易》的卦象、卦义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如:
《乾之讼》:“罢马上山,绝无水泉。喉焦唇干,舌不能言。’
按:《讼》卦象坎下乾上,乾为马向上,坎为水在下,天与水违行,故林辞如是。
《乾之比》:“中夜犬吠,盗在墙外。神明佑助,消散皆去。’
按:《比》卦象坤下坎上,《说卦》坎为盗,且在上卦;互体有艮,艮为狗,故林辞如是。
《乾之泰》:“不风不雨,白日皎皎。宜出驱驰,通理大道。”
按:这可能是依据于泰卦的卦象和卦义,《泰》 卦乾下坤上,按照《彖传》“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故林辞曰“宜出驱驰,通理大道”。
《乾之谦》:“山险难登,涧中多石。车驰軎击,载重伤轴。担负差踬,豌跌失足。”
按:《乾》 卦为艮下坤上,为地中有山之象,故林辞言“山险”如是。
《乾之噬嗑》:“坚冰黄鸟,常哀悲愁。不见甘粒,但见藜蒿。数惊鸷鸟,为我心忧。”
按:《噬嗑》的卦义是吃东西,故林辞言黄鸟“觅食”的问题。
《大有之节》:“与福俱坐,畜水备火,终无灾祸。”
按:节为兑下坎上,泽上有水,有节水防患的意义在里面,而大有卦象为火在天上,似有天降火灾之意,故作者说“畜水备火”,可见,作者撰系林辞时,至少是部分地参考了本卦与之卦卦象的意义。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xx/96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