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辞》日:“《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易的思想,是《周易》的核心思想,也是虞氏在《易注》中着力阐述的重要思想。虞氏注《损●彖》“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日:
乾为盈,坤为虚,损刚益柔,故“损益盈虚”。谓泰初之上,损二之五,益上之三,变通趋时,故“与时偕行”。
注《系辞》“通变之谓事”曰:
“事”谓变通趋时。以尽利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也。
可见在虞氏的易学观中,“变通趋时”是其重要的思想。所谓“变通趋时”,意思是《周易》六十四卦卦爻阴阳的变化,反映了天道、地道和人道,体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方向。
首先,十二消息卦的卦爻之变,完美地体现了天地一年四季的时序之变。虞氏注《系辞》“变通配四时”日:
变通趋时,谓十二月消息也。泰、大壮、夫,配春;乾、姤、遁,配夏;否、观、剥,配秋;坤、复、临,配冬,谓十二月消息相变通,而周于四时也。
再如虞氏注《系辞》“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日:
乾为寒,坤为暑,谓阴息阳消,从垢至否,故“寒往暑来”也。阴诎阳信,从复至泰,故“暑往寒来”也。皆是认为十二消息卦的阴阳消长之变,体现了天地之道变化的规律。
其次,八卦卦象的变化,体现为月相圆缺的周期性运动。虞氏注《坤.彖》“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日:
谓阳得其类,月朔至望,从震至乾,与时偕行,故“乃与类行”。阳丧灭坤,坤终复生,谓月三日震象出庚,故“乃终有庆”。
此指说易道阴阳消息之大要也。谓阳月三日,变而成震,出庚。至月八日成兑,见丁。庚西丁南,故“西南得朋”。谓二阳为朋,故兑“君子以朋友讲习”。《文言》日:敬义立而德不孤。《彖》日:乃与类行。二十九日,消乙入坤,灭藏于癸,乙东癸北,故“东北丧朋”。谓之以坤灭乾,坤为丧故也。
此即虞氏的月体纳甲说,而其体现的易学思想则是易卦变通趋时的观念。
最后,虞氏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变通趋时的过程。虞氏注《系辞》“ 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日:神农、黄帝、尧、舜也。民多否闭,取乾之坤,谓之“备物”。以坤之乾,谓之“致用”。乾为物,坤为器用。否四之初,耕稼之利;否五之初,市井之利;否四之二,舟楫之利;否上之初,牛马之利。谓十三盖取以利天下。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圣人作而万物睹,故“莫大乎圣人”者也。
认为上古圣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始阶段,是从易卦变化上汲取了智慧,制作了适应生产、生活需要的各种不同的工具,从而满足了不同时代发展的需求。虞氏注《系辞》“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日:
无妄,两象易也。无妄乾在上,故称“上古”。艮为穴居,乾为野,巽为处,无妄乾人在路,故“穴居野处”。震为后世,乾为圣人,后世圣人,谓黄帝也。艮为官室,变成大壮,乾人入宫,故“易以宫室”。艮为待,巽为风,兑为雨,乾为高,巽为长木,反在上,为栋。震阳动起,故“上栋”。下宇,谓屋边也。兑泽动下,为下宇。无妄之大壮,巽风不见。兑雨隔震,与乾绝体。故“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者也。
这是认为圣人受到易卦卦象的启发,主动“变通趋时”,学会了建造房屋宫室。乃至文字的发明、社会制度的构建,都是在易卦卦象的启发下,圣人积极地变通趋时的结果。虞氏注《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夫”日:
履上下象易也。乾象在上,故复言上古。巽为绳,离为罔罟,乾为治,故“结绳以治”。后世圣人,谓黄帝、尧、舜也。央旁通剥,剥坤为书,兑为契,故“易之以书契”。乾为百。剥艮为官,坤为众臣,为万民,为迷暗。乾为治。夫反剥,以乾照坤。故“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故“取诸夬”。大壮、大过、夬,此三盖取直两象,上下相易,故俱言易之。大壮本无妄。央本履卦。乾角俱在上,故言上古。中孚本无乾象,大过乾不在上,故但言古者。大过亦言后世圣人易之,明上古时也。
总之,“变通趋时”的观念,是虞氏易学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zh/96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