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为吾国易学之黄金时代
西汉皇帝皆重视易学,自孔子传易于商瞿,再五传,而至田何,时当汉兴,田何以精易,宁静淡泊,老而道弥笃,为帝王师。汉高祖既没,汉惠帝即位,首除挟书之律,拜田何为师,皇甫谧《高士传》云:“田何字子庄,齐人也,自孔子受易五传至何……惠帝时,何年才老家贫,守道不仕,帝亲幸其庐以受业,终为易者宗。”
其后汉文帝设博士位,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杨何以易征为中大夫。杨何者田何再传弟子。由是易学广传于天下,精易者皆位至大官。《史记•儒林传》云:
“鲁商瞿受易孔子,孔子卒,商瞿传易六世至齐人田何字子庄,而汉兴,田何传东武人王同子仲,子仲传舊川人杨何,何以易元光元年征官至中大夫,齐人即墨成以易至城阳相。广川人孟但以易为太子门大夫,鲁人周霸,莒人衡胡,临莆人主父偃,皆以易至二千石。然要言易者本于杨何之家。”
《汉书•儒林传》赞云: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初《书》惟有欧阳,《礼》后,《易》杨,《春秋》公羊而已。”
是自杨何以易为中大夫,而易学大盛。司马谈学易于杨何,仕为太史公,传子司马迁。而杨何复传是于京房。京房仕为齐郡太守。京房(汉有两京房,此为姓京名房者,汉元帝时京房本姓李,善吹律,自定为京氏,乃善家候灾变之易者。)传于梁丘贺,梁丘贺又学易于田王孙。汉宣帝时以京房为易明,求其弟子得梁丘贺,立为博士,待诏黄门。说易极得贵幸。
《汉书•宣帝本纪》甘露三年三月己丑诏:
“诸儒讲五经同异,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平奏其议,上亲称制临决焉,乃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穀梁《春秋》博士。”
《汉书•儒林传•梁丘贺传》云:
“宣帝时闻京房为易明,求其门人,得贺……待诏黄门,数入说教侍中以召贺,贺入说,上善之,以贺为郎。”
而丁宽亦以善易为汉景帝时梁孝王将军,七国之乱发兵拒吴楚有功。作《易说》三万言,而传于田王孙,田王孙为博士,田王孙授施雠、孟喜、梁丘贺。
《汉书*儒林传》云:
“(施)雠为童子,从田王孙受易,后雠徙长陵,田王孙为博士。复从卒业,与孟喜、梁丘贺并为门人。”
及梁丘贺贵幸荐施雠为博士。孟喜之学,复益之以易家候阴阳灾变,授于白光少子,翟牧子兄(颜师古曰:“兄读曰况”),皆为博士。
详见《儒林传》。
《汉书•张禹传》载张禹受易于施雠,久之试为博士。《何武传》谓何武治易以射策甲乎为郎。《儒林传》载鲁伯以易为会稽太守,张禹至丞相,戴崇为九卿,彭宣为大司空,毛莫如为常山太守,梁丘临为少府,王骏御史大夫,士孙张为博士,郑彭祖为太传,齐衡咸为讲学大夫。殷嘉、姚平、乘弘为博士,费直治易为郎,高康为郎,韩商为博士。……由是以易为博士者有杨何、田王孙、施雠、张禹、翟牧、白光(二人孟氏易)梁丘贺、士孙张、殷嘉、姚平、乘弘、韩商等,而以易为大官者不可胜数。宣帝时,韩生以善易为太传,韩婴易待诏殿中。
《汉书•儒林传》云:
“孝宣时,涿郡韩生其后也,以易征,待诏殿中,曰:所受易即先太傅所传也。”
即至汉元帝五鹿充宗以善梁丘易贵幸,元帝命之与诸儒论易,而朱云论易精辩折充宗,遂立朱云为博士。
《汉书•朱云传》云:
“时少府五鹿充宗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辨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召人摄斋,登堂抗首而请,音动左右,即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徭是为博士。”,
又立京氏易为博士。
《汉书•儒林传》赞云: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初《书》唯有欧阳,《礼》后,《易》杨、《春秋》公羊而已。至孝宣世复立施孟梁丘易,至元帝世复立京氏易。”
由是终汉之世,易立为博士者有杨何、施、孟、梁丘、京五家。梁丘贺以杨何弟子京房易显,教梁丘易即杨何易。西汉最重视易学,由兹可见。至汉成帝命刘向校书考易说,以为诸易家说皆祖田何。杨叔丁将军,大谊略同,唯京氏为异。
《汉书•成帝本纪》云:
“河平三年秋八月乙卯晦……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秘书。”
《汉书•儒林传》则云:
“成帝时刘向校书考易说,以为诸易家说皆祖田何,杨叔元,丁将军大谊略同,唯京氏为异。”
盖杨何之易得自王同子中,子中得自田何,丁将军即丁宽,其易学得自田何,传至周王孙立为博士,再传施、孟、梁丘。故杨氏与施、孟、梁丘三家,皆祖田何,故大义略同。京氏之学得自焦赣,有阴阴灾变之说,故异。及汉平帝时,以苏竟明易为博士。
《后汉书•苏竟传》云:
“竟字伯沉,扶风平陵人也。平帝世竟以明易为博士,讲《书》祭酒。”
是终汉之世,自帝王至士大夫皆重视易学。精易者或为帝王之师,或为博士将相,或为祭酒——学术界最高领袖,或位至大官。而五经博士中,易之博士最多。西汉诚吾国易学之黄金时代。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zh/96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