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乾下乾上)
象日:“天行健。”
言健者,详其名也。(《正义》)按天者,乾之象,行者运行之意;健者,刚健之称。天行刚健,故日天行健。《正义》云:“不言天行乾,而云天行健者。刘表云详其名也。然则天是体名,乾则用名,健是其训,三者并见最为详悉。”《正义》之训,盖本于刘氏。
屯(震下坎上)
君子以经论。按《释文》云:“论音伦,郑如字,谓论撰书礼乐,施政事。黄颖云:经论,匡济也。本亦化纶。”(《通志堂》本)《正义》云:“刘表、郑玄以纶为论字。”郑氏黄氏之训皆可补刘氏之缺。师彝(坎下坤上)
初六,师出以律,不臧凶。按晁氏、《吕氏古易音训》并云:“否,刘荀陆一行作不。”盖二字音近义同,《说文》云:“否,不也。”古籍二字多通用。如《论语》:“予所否者。”《史记.孔子世家》否作不,是其证也。
小畜(乾下巽上)
上九,月近望。按晁氏吕氏并云:“月几望,《子夏传》京刘一行作近。”《释文》云:“几,《子夏传》作近。”《尔雅.释诂》云:“几,近也。”是二字义同,顾氏曰:“古书近、几同为一字。”是也。
谦(艮下坤上)
象日:“地中有山谦。”地中有山,以高下下,故日谦。谦之为道,降己升人,山本地上,今居地中,亦降体之义,故为谦象也。(《集解》)按《汉上易传》引作:“谦之道降已而升人者也。”《易纂言》引无而字,皆以义引之也。谦卦下卦为艮,艮为山,上卦为坤,坤为地,山本在地上,今屈居于下,在地之中是以高下下之义也。故为谦之象。降己升人即《曲礼》“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之意。
豫(坤下震上)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补)按此据系下释文补。
剥(坤下艮上)
六三,剥无昝。按晁氏吕氏并云:“剥之无咎。京刘荀爽一行皆无.之字。”《释文》云:“剥无咎, 一本作剥之无咎,非。”汉石经亦作“剥无咎”。是宜作剥无咎为是。
复(震下坤上)
反复其道。复,芳福反。按《释文》云:“芳福反, 刘本同。”福复二字叠韵,皆人声字也。今音复读去声,福读平声。非古音也。自定明清官话(北平话)为国语。今人遂鲜知人声字矣。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衹,安也。按晁氏吕氏引京刘一行云:“祗,安也。”《释文》云:“祗音支,辞也。王肃作提。陆云:提,安也。”《说文》云:“提,安也。从示是声。”提祗二字古音同,故即.以祗为提。提从是得音,是为无声字,故有多音,其- -音提,与氏古音同。故即以假借也。段氏《说文注》以祗当衹,作祗者误,恐非也。以上二条张本悉无。
大畜(乾下艮上)
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释文》)按孙黄二氏并云:“《论语.述而篇》:“多见而识。”《白虎通义》: “识引作志。”《子张篇》:“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隶释》、石经残碑亦作志。
《周礼.保章氏》:“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注云:“志者,古文识。”斯言与李乡沚《易经异文》识引同。贾公彦《周礼.保章氏》疏云:“古之文字少,志意之志,与记识之识同。”是也。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日闲舆卫,利有攸往。日犹言也。(《释文》)按《释文》云:“日,音越,刘云曰犹言也。”孔颖达云:“虽日:有人欲闲阂车舆,乃是防卫见护也。”可补刘氏注之残缺。
六四,童牛之秸。元吉。童,妾也,秸之言角也。(《释文》)按惠定宇《九经古义》以此为刘歆说,殆非也。《释文》引刘者乃指《刘表章句》而言。《释文序》未会引刘歆易注,故知惠氏说殆非也。妾者,小凄之称也。二至四互兑,兑为少女,故为妾,童牛犹云小雌牛也。盖六四以阴居阴得位应初,居大畜之时,可以为畜矣。犹雌牛尚幼之时,其角不触人,畜养之,则他日蕃育无穷。故大吉也。王辅嗣云:“处艮之时,履得其位,能止健,初距不以角,柔以止刚,刚不敢犯,抑锐之始,以息强争,岂唯独利,乃将有喜也。”可备一解。
六五,獷豕之牙,吉。豕,去势曰獭。(《释文》)按《说文》云:“豕去势曰獭。”势者,雄物也。狈刚躁,去其雄器,则可以畜养矣。朱震《汉上易传》云:“牡豕日狠, 攻其特(即势也),而去之曰獷。猎豕则驯扰,刚躁自止,牙不能害物矣,二应五得正,故吉。古之善畜天下者知有血气皆有争心。难以力制,务绳其不善之本而已,犹去豕牙之害而獲之也。”可作为《刘氏易》之注脚。
颐(震下艮上)
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山止于上,雷动于下,颐之象也。(《集解》)按艮为山为上,而在上卦,震为雷,为动而在下卦,故云:山下有雷。此乃颐之象也。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瑞颐,凶。端颐,多辩也。(晁氏 《古周易》、《吕氏古易音训》)按《释文》云:“朵,多果反,动也,京作端。”(从阮元附录本、《集韵》引同)《古易音训》引晁氏云:“京作端,与朵同音,动也,晁氏亦作堖,端颐,多辨也。”《玉篇》 云:“端,垂貌。”《集韵》云:“动也。”与朵音同,义亦相近。盖初九居颐之始,应于六四,故有舍尔灵龟不用,而观我之多辨之口,舍己从人,人病不耘己之田,而耘他人之田,凶之道也。
六二,颠颐弗经于丘颐,征凶。弗,辅弼也。(同上)按《释文》云:“拂,违也。《子夏传》作弗云辅弼也。”盖弗与弼古音同,故得假借也。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蹩蹩无咎。蹩蹙,远也。(《释文》)按《释文》:“逐逐,薛云速也。《子夏传》作攸攸。荀作悠悠,刘作蹩。《说文》蹙音式六反。”孙黄二氏云:“臧氏琳云:《说文》蹙,疾也。一训与薛云速也合,长也,一训与刘云远也合。贪利则欲速而志高远,此当从刘表作蹙。攸悠皆借用同声字。《汉书叙传》下其欲澈澈。师古引易其欲液澈云:激液,其欲利之貌。液亦攸之俗字。然亦可见本不作逐也。虞喜《志林》妄云:攸当为逐,王弼等同之。汉易皆不作逐。”郑刚中《周易窥余》云:“刘歆作蹩蹙,远也。”则误以刘表为刘歆矣。
陷(坎下坎上)
水流不休故日习。陷,险也,陷也。(《释文》)按《释文》云“坎本亦作焰,京刘作欲。”汉石经说卦:“陷者, 水也。”可见汉石经亦以陷为坎。《广雅》云:“陷,坑也。”《诗》: “坎坎伐轮。”《鲁诗》石经坎亦作欲。盖二字音义同。水游至。游,仍也。(《释文》) 按仍者,因也,引申有频仍之意,即重也。《汉书●王莽传》:“吉瑞累仍。”《谷永传》:“饥馑仍臻。” 仍皆训重也,频也。与《尔雅》之训涛为再意同。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按王辅嗣易作“樽酒簋贰用缶。”虞翻则与刘氏同,云:“震主祭器,故有尊簋,坎为酒,簋、黍稷器,三至五有颐口...,副也,坤为缶,礼有副尊,故贰用缶耳。”可补《刘氏章句》之缺遗。
上六,系用微缠,示于丛棘,三岁不得凶。三股日徽,两股曰缠,皆索名,以缚其罪人矣。(《唐律表疏》注后句引作,所以禁囚。房审权《周易义海》、李衡《撮要》引首二句,《春秋谷梁传》疏引首二句,日字作为,《释文》 引前三句。)言众议于九棘之下也。
(《释文》)按此从马国翰本。《释文》云:“真,置也,刘作示。”孙黄二氏并云:“《尔雅.释诂》系,继也。《谷梁》注引此系作继,《一切经音义》云:系,古文系。二音同,古诣反。系,缀也。系,束也。《周易窥余》日:字俱作为。《诗.小雅●鹿鸣篇》:示我周行。笺日:示当作真。《正义》 云:古音真示同读,故改从真也。
《中庸》治国其如示诸掌乎。郑注云:示读如寡诸河千之寡。《谷梁》注引此亦作示。”是系即系也;示,犹置也。盖上六居坎穴之极,无应于下,坎为险难,故被系以徽缠之索,为众议千九棘之下,虽三年亦不得释,凶之极也。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xx/97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