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刘氏易》之特点与价值
《刘氏易》虽残缺至于惟剩三十条,不能考其全而知其义矣,然吾人由其诂训中,尚能得其大义,其特点可得而言者如下:
(一)本《尔雅》《说文》以求易之本义
《尔雅》《说文》皆诂训不可少之字书,乃群籍之钤键而通经之宝筏也。刘氏生乎汉之季叶,得以睹《尔雅》《说文》之全,故其注易也多有本之者。如:
大畜,六五,獷豕之牙吉。《说文》:“豕去势曰獭。”刘注同。
咸,九四,憧憧往来。刘注云:“憧憧,意未定也。”《说文》云:“意不定也。”
睽,六三,其牛絮。刘注与《说文》引同。《释文》云:“刘本从《说文》。’
小畜,上九,月近望。近,今易作几。《尔雅.释诂》云:“几,近也。’
是其注文章句,亦有本有原。而其训诂,亦合易旨,亦极有价值者也。
(二)以小学通经义之旨归
刘氏注经之例于今可考者,有犹与之言,汉儒注经凡云犹者义隔而通之也,之言者,通其音义以为诂训也。(见段氏 《说文》裸字注文)刘氏注经既本斯例,其注文,亦多有声训之关系。如:
大畜,九三,日闲舆卫。注云:“曰犹为也。’
六四,童牛之秸。注云:“秸之言角也。”
此其本注经之例以注经者也。而皆有声音之关系焉。余如、弗、辅弼也。弗、弼古音同。以古无轻唇音故。欲,险也陷也。澄,清也。则以叠韵为训。慣,止也,则以音近为训者也。是《刘氏易》以小学通经义,亦殊有可取者也。
(三)本人事,以通易义之用
先儒之注易多归本于人事。如十翼中大象之例,刘氏注文及章句唯余三十条,而注文唯十余耳,然从其注文也,可见其立意简明,不作高远之论。如其注谦也,云降已升人,降体之义,则亦本于人事者也。刘氏起于东汉之末,无一兵一卒,而卒领荆州牧。封为列候。安定湖湘半壁江山,虽以孙坚之强,孙策之勇,袁术之大,亦无如之何,是表亦一时人杰也,非通易理,能识时务,用谋略,安人民,定邦家,能如是其伟者乎,是表亦善用易者也。
二、刘表传
《后汉书.刘表传》卷六十四下云:“刘表字景升, 山阳高平人,鲁恭王之后也。身长八尺余,姿貌温伟。与同郡张俭等俱被讪议,号为八顾。诏书捕按党人,表亡走得免。党禁解,辟大将军何进掾。初平元年,长沙太守孙坚,杀荆州刺史王徽。诏书以表为荆州刺史,时江南宗贼大盛,又袁术阻兵屯鲁阳,表不能得至,乃单马人宜城,请南郡人蒯越,襄阳人蔡瑁与共谋画....对日:‘ 理平者先仁义,理乱者先权谋。
兵不在多,贵乎得人。袁术骄而无谋,宗贼率多贪暴,越(蒯越)有所素养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众来,使君诛其无道、施其才用,威德既行,襁负而至矣。兵集众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公路(袁术)虽至,无能为也。’表曰:‘善。’乃使越遣人诱宗贼帅,至者十五人皆斩之,而袭取其众。唯江夏贼张虎、陈坐,拥兵据襄阳城。表使越与庞季往譬之,乃降,江南悉平。诸守令闻表威名,多.解印绶去。表遂理兵襄阳,以观时变。袁术与其从兄绍有隐。而绍与表相结,故术共孙坚合从袭表,表败。坚遂围襄阳,会表将黄祖救至,坚为流箭所中死,余众退走。及李催等入长安,冬,表遣使奉贡,催以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以为已授。建安元年。骠骑将军张济,自关中走南阳,因攻穰城,中飞矢而死,荆州官属皆贺,表日:‘ 济以穷来,主人无礼,至于交锋,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贺也。
使人纳其众,众闻之喜,遂皆服从。三年长沙太守张羨率零陵桂阳三郡.畔表,表遣兵攻围,破羡平之。于是开土遂广,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关西兗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表安慰赈赡,皆得资全。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綦毋闾宋忠等撰立《五经章句》,谓之后定。爱民养士,从容自保。及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度。绍遣人求助,表许之,不至,亦不援曹操,且欲观天下之变。...六年刘备自袁绍奔荆州。表厚相待结而不能用也。十三年,曹操自将征表,未至。八月,表疽发背,卒。在荆州几二十年,家无余积。二子....琼,及操军到襄阳,琮举州请..操后败于赤壁,刘备表琦为荆州刺史,明年卒。”
是刘表亦为一世豪杰也。虽身死而荆州降,然本无一兵一卒,起于扰乱之中,而能安定荆州几二十年,安定人民,博求儒术。非豪杰能如是乎。表受学于王畅,其《周易章句》虽或为綦毋闾、宋忠等所撰立之《五经章句》之一,然亦尝亲自校阅审定,谓之后定者,谓初由綦宋等撰立,后经刘表亲自审定也。是《刘表周易章旬》或即为其《五经章句》之一也。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xx/97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