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卦 巫术 马前课 称骨算命 算命不求人 玄学
您的位置:国易堂 > 神秘文化 > 算命不求人 >

先秦时期的天命思想

2013-03-24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算命不求人

命理学是古人用阴阳五行来推算命运的理论与方法。因此,命理学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两部分:其一,以天命论为思想基础;其二,以阴阳五行理论为理论基础。天命论与阴阳五行体系在先秦时期沿着不同的路线展开,本节将分别阐述之。
一、命理学之思想基础:先秦两汉时期的天命思想。

天命是命理学产生的思想基石。因此我们有必要追溯中国古代天命思想的起源与流变。天命思想在殷商就已经出现,这从殷墟发掘出大量占卜用的甲骨就可以看出。在殷商的卜辞中,“帝”是最初的至上神,后来又演变为“上帝”、“天”,如《商颂•烈祖》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殷人认为天主宰着世界的一切,要想获得上天的意旨就需要用甲骨来占卜。可以说,殷商时的天命观重心放在了天的一边。

到西周武王伐纣取代殷商,天命观有了巨大的变化。周人也认同天命的存在,但是将“德”的观念加入了天命思想中。天在周代的观念中是一个有道德有权威的主宰,它具有赏善罚恶的功能。所谓“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也就是说天命是变动不居的,民心向背,就是天命的力量所在。如果当政者有德就能够接受天命,如果当政者失德就会失去天命。

西周时期的道德定命天命观对后世的天命观产生了巨大影响。到了被亚斯贝尔斯称作“第二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期间,诸子百家争鸣,各种新思想层出不穷,其中,“天命”是各派思想家争论的重要话题之一。唐君毅曾说:“中国先哲言命之论,初盛于先秦。孔子言知命,墨子言非命,孟子言立命,庄子言安命顺命,老子言复命,荀子言制命,《易传》、《中庸》、《礼记》、《乐记》言至命、俊命、本命、降命。诸家之说,各不相同,而同远源于《诗》、《书》中之宗教性之天命思想。”其中,儒道墨三家的天命观最有代表性。

分类标签:天命思想先秦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smbqr/1202.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墨子的非命说与天命观
孟子的天命观
孔子的天命观

为您推荐相关的文章

墨子的非命说与天命观
孔子的天命观
先秦时期的天命思想
什么叫“天人之学”?
孟子的天命观
包牺氏“俯则观法于地”的创造
算命不求人详解:植物人:大脑(象脑)受损,藏脑工作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