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其初始是为占筮者演算蓍草之后为了记录演算结果而画出来的符号。演算蓍草是原始时代盛行的一种预测术。八卦符号的形式,一开始是用数字来表示的,后来屡经简化,才逐渐演变成《易》卦的形式。
相传《易》为太昊伏羲所作。他是传说中华夏民族的始祖,曾统治天下。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比照鸟兽之文和地上事物的对应关系,近取人类的特点,远仿天下之万物,创造出阴阳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将自然与社会尽襄括于二爻八卦之中。《易》原有三种,即《连山》、《归藏》、《
周易》,合称“三易".都是古代用于占筮的典籍。《连山》是夏朝的占卜书,《归藏》则出自商朝,二书皆早已亡佚。我们今天所说的《易》,通常指的是《周易》。
l993年上半年.考古工作者在发掘陕西岐山县(周代早期都城岐邑)风鸣镇帖家河村南崖的西周古墓时,消理出6枚装饰用的蚌片,上面刻画有丿洼卜图像。具中有2枚甚为消晰,分别为
乾卦、
震卦,另 1枚线条有些模糊,疑为乾卦。考古学家说,在出土的周代文物上发现八卦卦面图像尚屈首次。这几件300()年前的八卦图像饰物的出土,为探索《周易》的起源提供了新的实物证据。
《周易》八卦是由两种基本符号构成的;一是阳爻,一是阴爻,每卦由三个爻组成,共可排列出八个卦形,即乾、坤、震、艮、离、坎、兑、巽。每一卦还有卦象,指卦形所象征的自然现象。其中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艮为山,离为火,坎为水,兑为泽,巽为风。八卦的卦象还可以类推.以象征一切事物,如以其象征动物,则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艮为狗,离为雉,坎为猪,兑为羊,巽为鸡等。
古代术数中很多方术运用了八卦理论,如风水、算命、三式等,测字术也吸收了八卦的某些基本理论。
在测字术庞杂的理论系统中,有一首《八卦笔法辨别》歌诀,其要点如下:
口形为兑捺为乾,三画无伤乾亦然。
三点同来方是坎,探如双见作离占。
土山居上名为良,居下为坤不必言。
蛇形孤撇皆从冀,云首龙头震占先。
以上是字的各个部件对应的八卦名称。术士将它们结合卦象的基本特征以及笔画的自然状态(诸如残缺、正直等)进行综合判断。比如乾为父、坤为母,若乾坤笔法肥美,则主父母吉庆;若坤笔有破损,则主母亲要早逝;若乾笔有亏损,则主父亲先亡。坎是主田园及祖宅是否稳固、是否加官;艮却主男女兄弟之间是否和睦;兑是主妻宫之巧拙;离则主官禄之荣枯。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cz/zycz/98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