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全文 易传 系辞传 说卦传 序卦传 杂卦传 彖传 象传 文言
您的位置:国易堂 > 易经 > 易经全文 > 易传 >

董仲舒对天人感应天道的构建

2023-04-25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易传

如果将儒学的这种“由天到性”的思考方式发展到极致,从而认为天地的点滴变化都昭示着人事的意义,而人的德性与行事也影响着天地的运行,则必然导致天人感应的目的论的产生。董仲舒对西汉新儒学的构建,正是沿着《易传》《中庸》的思维模式向前发展的,其以阴阳五行为工具构建了天人感应的目的论。范文澜指出:

《易经》的阴阳学与战国以来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融合成为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

我们看一下董仲舒思想中认为的人伦道德与王道政治的依据在哪里。《春秋繁露·观德》曰:

天地者,万物之本也,先祖之所出也。广大无极,其德昭明。历年众多,永久无疆。天出至明,众知类也,其伏无不熠也。地出至晦,星日为明不敢暗,君臣夫妇之道取之,此大礼之终也。

《春秋繁露·基义》曰:

是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秋为死而棺之,冬为痛而丧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中庸》讲人性本之于天命,以人性之诚配高明之天、博厚之地;《系辞》继之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将天离析为“阴阳”,从而赋予了人性更加生动的意义,并以“阳为君”“阴为民”,以天为君道、地为臣道。我们略作比较即可看出,董仲舒对人伦制度依据的论证方式,与《中庸》《系辞》如出一辙。

董仲舒的宇宙观,是以“天元”为本原的宇宙论。董氏曰:

臣谨案《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汉书·董仲舒传》)

是以《春秋》变一谓之元,元犹原也,其义以随天地之终始也。……故元者为万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春秋繁露·重政》)

对于董仲舒所谓的“元”,冯友兰一方面根据何休的注,认为“元”就是“气”;另一方面认为“元”可能是“天”王永祥认为:“‘元’首先是‘始’或‘大始’意;其次,作为‘始’,它又具有‘原’、‘本’意。……董著中之‘元’,即是从非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本原义。……但他本身并不具有实体性。”上述两种说法,从不同的角度辨析了董仲舒思想中“元”的概念,接近董氏思想的实际。可以说,董氏思想中的“元”即“天元”,也即是宇宙最初之“元气”,其立论实乃受了《易传》思想的影响。《乾·象》: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坤·象》: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乾·象》以乾“元”为万物之本,以元来统天,以天来正人性命,以安万国。董氏之说,仅仅是将“乾元”置换为“天元”而已。董氏认为“天元”就是宇宙的本原,也是人性的来源、社会等级制度的依据。在这个基础上,董氏一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天人关系学的构建;另一方面进行了机械的天人政治学的比附。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qw/yz/96670.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乾凿度》卷下(六)
《乾凿度》卷上(二)
京房易学的“八卦休王说”
京氏六十四卦论二体五行关系
京房卦爻五行说;卦谈六亲说
孟喜的卦气易学阐释(二)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