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全文 易传 系辞传 说卦传 序卦传 杂卦传 彖传 象传 文言
您的位置:国易堂 > 易经 > 易经全文 > 易传 >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

2015-05-06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易传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
 
“彖者,言乎象者也”,这个“彖”音团(去声),与判断的“断”字发音相近,所以汉懦音训:彖,断也。中国的文字,最远古的时候,声音是什么,意思也就跟它类似。所以愈是古老的文字,声音和意义愈是密切相关。但后来发展到声音归声音,意义归意义,声音不再有其独特的意义,这就是后来的形声字,发展至声符只作为发音之用。即使这样,很多时候声符仍然是有意思的。例如当西方科学传人中国、日本,日本和中国翻译西方的元素名词时,往往用了有意义的同音字,来给予新词以意义。例如“氧气”,人类有氧气则生,没有氧气就死,故用养育人的“养”字,来作“氧”字的声符。“氢气”是最轻的,故用“轻”字作“氢”字声符,这些声符是有意义的。所以说,即使是形声字,其中可能也有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其声符是有意义的。这也就是用声音说明字词意思常常可行的理据所在。所以“彖”字就是判断之意,所判断的是卦的整体的意义。“彖者,言乎象者也”,在《易经》中,“彖”就是卦辞。《易经》的卦下面,解释整个卦的卦辞,是说明整个卦最基本、最重要的象。这个象既包括了事物外表形象的摹写,同时也说明外表形象背后所蕴含的规律和道理,说出整个卦的主要精神。
 
“爻者,言乎变者也”,这个“爻”字,是指分布在每一个卦的六个爻的爻辞。“言乎变者也”,是专门说明处身于这个爻,人亊会由现在这情况变化到未来的情况。单说“变”的时候,已包含了“化”在内;它可以是变,或者是化。《系辞传》常常是以互文见义的。上句讲卦,下句讲爻;上文讲不变,下文讲变,都是相对成文。换言之,卦是以不变为主,但亦有变;爻是以变为主,但亦有不变。因为卦只是笼统地说出整个卦的精神性质,没有具体说到变化的内容,所以相对来说,它似乎是静止的。而六爻,则说出了六种不同变动的情况和方向,很明显见到各爻都是变动的,所以相对来说,爻和卦比较,它是变动的。但是,假使我们从今本《易经》卦的排列次序来看,下一个卦跟上一个卦,由这个卦变成下一个卦,变动之大,比起爻与爻之间的变动不知大了多少。因此我们只能够说,相对于卦中的爻来说,卦本身比较静止,而爻是变动的。此外,要注意,相对来说,卦注重的是时,爻注重的是位。当然不是说爻无时,卦无位,只是说卦较注重时。什么是“时”?最简单就是阴阳消息,即阳变阴、阴变阳,这是卦的最大特色。由于卦中间爻的阴阳变化,就引起了卦的相应的变化。假使卦中的爻不变,卦也不会变。因卦以时为主,时代表了天地之间最基本的阳变阴、阴变阳的物质或能量的变动带动了整个卦的变动。所以我们观察卦,最重要的是观察卦的阴阳之时。例如我们说,这个卦的阴阳是顺或逆,顺就是好,逆就是凶,或阴阳的配合是相合还是相离等的变化。
 
爻则是说位置,我(指爻)在这个位置与卦的关系如何?与上爻和下爻的关系又如何?和我相应的爻的关系如何?即乘承比应的关系是如何等。通过这些关系,这个爻才有相应的变化。亦通过这些关系,爻的变化才会显示出吉凶得失。因此,爻就比较注重位。但爻并不是不注重时,只是相对于“位”,“时”的地位变得较为次要罢了。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易之序”的意思。我们也可采用另一种解释:这个次序就是阴阳变换的先后次序,我们称之为“盈虚消息”(套用《易经》的名词),这个“序”提升时,就是“盈”,即是满;“虚”即是什么也没有。“消”即是阴生,“息”就是阳长。当我明白了每个卦本身蕴含了“时”,而“时”在变化过程中展现为“盈虚消息”,盈极就会虚,消极就会息,好极就会坏,坏极就会好,明白了这一道理,无论你处身于任何环境中,都可以知道应怎样做。如我们处于曲线的低点,也会开心极了。黑夜虽长,但很快就到尽头,前面就是光明白昼的开始。因此充满希望,努力进德修业,能够安于自己的本份,而不会作奸犯科、胡作非为,这就能够“安”。
 
那是否有注家解“序”为“盈虚消息”呢?答案是有的。南宋时很有成就的易学家王宗传,在他的著作《童溪易传》中,就是解为“盈虚消息”的。这似乎是别解,但却实际发挥了《易经》更高的哲理,将次序由具体的卦的次序提升到卦本身内在蕴含的哲学意义。卦本身有时,时就是盈虚、阴阳的变化。既然是如此,人的好运和恶运正如天地的运行,客观上是不能没有的,但主观上则可通过个人的进德修业(这是不受“命”限制的)而有所成,因而乐以忘忧。这样,外界环境不好,大家也能安贫乐道。无论处身于任何环境,虽然外在环境我不能够改变,但是在个人有限的自由中,却可以尽量进德修业。儒家就指出:人的“命”受天限制,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在这有限的范围中,将人“性”尽最扩充到最高境界,那人就伟大了。表面上,命运(规律)有很多限制,但我在这有限的范围中,很多事情仍可做到非常完美。受限制似乎不是好事,但各位试想想,假使中国语文科考试的作文题目是自由题,不限制题目,人人都一定会倒抽一口凉气,因为不知写什么才好,更难于下笔。有了题目限制,不是自由任意写作,人反而能在这个范围内作最大的发挥。传统的律诗,规律极多,限制了人写作的自由。但古今的诗人,神化于规律,在这有限度的写作范围内,却写出无数感人肺腑、传颂千古的名篇。明乎此,便明白上面所说的“性命”之义了。
 
“爻者,言乎变者也”,说出了爻辞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是变动。卦辞是以说出整卦的精神为主,爻辞是以具体指导人如何行事为主。当然两者主要都是说天地人生的道理。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qw/yz/9492.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乾凿度》卷下(六)
孔子作《易传》:文献与考古记载
《中庸》《易传》对天人关系论的构建
《易传》《中庸》对天人关系论的构建
《易传》是谁写的?前人关于《易传》著作年代
《子夏易传》中的相应说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