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凿度》接下去记述的是孔子对篮法运算方法的论述:
八卦之生物也,画六爻之移气,周而从卦。八卦数二十四以生阴阳,衍之皆合之于度量。阳析九,阴析六,阴阳之析各百九十二,以四时乘之,八而周,三十二而大周,三百八十四爻,万一千五百二十析也。故卦当岁,爻当月,析当日。大衍之数必五十,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五十,所以大阂物而出之者,故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戒各有所系焉。故阳唱而阴和,男行而女随。天道左旋,地道右迁。二卦十二爻而期一岁。乾,阳也,坤,阴也,并治而交错行。乾贞于十一月子,左行,阳时六。坤贞于六月未,右行,阴时六,以奉顺成岁。岁终次从于屯、蒙。屯、蒙主岁,屯为阳,贞于十二月丑,其爻左行,以间时而治六展。蒙为阴,贞于正月寅,其爻右行,以间辰而治六辰。岁终则从其次卦,阳卦以其辰为贞,其爻左行,间辰而治六展。阴卦与阳卦同位者,退一辰以为贞,其爻右行,间辰治六辰。泰、否之卦,独各贞其辰,其比辰左行可随也。中孚为阳,贞于十一月予,小过为阴,贞于六月未,法于乾、坤,三十二岁期而周。六十四卦,三百八个四爻,万一千女百二十析,复从于贞。历以三百六十五日分度之一为一岁,易以三百六十析,当期之日。此律历数也。五岁再闰,再扔而后卦,以应律历之数。“析”即为《系辞传》 中的“策”。贞,训正。这就是说,以乾、坤二卦为初主岁卦,乾之初爻贞于十一月子,坤之初爻贞于六月未。次年屯、蒙当岁,则屯之初爻贞于十二月丑,蒙之初爻贞于正月寅,以下各对阴阳卦主岁,皆按屯、蒙之法“间时而治”。在此“贞”“治”程序中,如果阴卦初爻与阳卦之爻同在一月之中(同位), 则其初爻退一辰而贞。泰、否两卦顺治而不间治,即泰之六爻从正月主至六月,否之六爻从七月主至十二月。中孚、小过两卦的贞法同于乾、坤。所以,六十四卦的主岁卦贞法可以用三种图式表示如下图:
《系辞传》筮法历术,为了调谐日月合朔而设“五岁再闰”法。到了东周,历法有了很大发展,调闰法渐趋精密,设置了19年7闰法,并以冬至日月合朔之时为历法中的初年、初月、冬至日子时为“太初”,称作历元点。《史记.历书》 所载《历术甲子篇》称此历元为甲寅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冬至合朔时。岁实太阳回归年长365'4日,月实(朔策)朔望月回归周长29 499/940。以19年7闰日月合朔一处为一章。19年太阳约行6939.75日,月行6939.7499日,相差是很微小的。19 年共有235个月。这样再取筮法历术中的“揲之以四”法,即取4年周期法,以4章76年(19x4=76) 为一部,计940月(235x4=940),日月合朔之相得以复原,如朔望月4月相年复原一样。虽然一部76年日月合朔之相得以复原,即一部终结之时,合朔、冬至正好发生在夜半,但并没有回归原点,即重新开始的部日干支与上部首日千支仍不相同。而回归原点是5年周期,4年周期和5年周期的最小公倍数是20,所以就以20部(4x5=20) 1520年(76x20=1520)为一纪,则日月合朔点回复原点,即一纪终结时,合朔、冬至、夜半,日干支又重复出现。但年干支仍不同,所以又三纪60部为一个60甲子(20x3=60) 4560 年(1520x3=4560),即是一历元,日月合朔回归原始历点。4560 年内共有76个60甲子周,即有76个日月合朔相复原周,则一元终结时,合朔、冬至、夜半、盱支、年于支均重复出现。.
若取5年周期法,以5章95年(19>x5) 日月合朔回归原点,则一纪内有16个(1520+95=16) 回归原点周,一历元内有48个(4560+95=48或16x3=48)回归原点周。这48数,不正是筮法中所用49“挂一”之后的数吗?可知章、纪、部、元皆为调谐日月朔闰周期而设,所用原理是大行筮法历术。只不过这里用的是以日月合朔的一章为基础,《系辞传》 大衍筮法历术以月相为基础而已。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dj/96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