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入门 玄学大师 玄学五术 玄学算命 术数纵横
您的位置:国易堂 > 神秘文化 > 玄学 > 玄学入门 >

玄学之道与道家成仙文化

2013-07-08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玄学入门

玄一之道。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构成道教主体部分的内容,无疑是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原初宗教信仰,至于比较精致的原型,可以上溯到战国期间的方仙道。由于道教教义的核心部分是神仙信仰,因此,其基本内容首先是精、气、神三者浑一长生的神仙法术,稍后,随着教义的扩展,也进一步涉及了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广嗣兴国之教。这几方面的宗旨,决定了道教思想必然具有气性论的倾向。也就是说,道教哲学与新道家的“玄远”之学从一开始就有着不同的理论取向。然而,随着玄风的兴盛,东晋、南朝的道教理论不可能全然置身事外;玄学从体系的构造到概念的辨析,都对这一时期道教神仙思想的重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玄学之道,从东晋到南北朝,道教所关心和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成仙是否可能”。从表面上看,这对道教来说不过是一个老问题。过去,黄老学派的仙学家己经从五谷、药石、金丹、导引、行气等等技术手段出发,对此作了经验性的解答。譬如,《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断言,“言不死之道,在于玄牝”(《成象》),“人能抱一,使不离于身,则长存”(《能为》)。类似说法,魏晋间个别实行药石、导引的玄学家也是相信的。“竹林名士”嵇康就曾在一篇题为《养生论》的文章中承认“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岁,下可数百年,可有之耳”。但是,东晋后期,这个问题重又引起关注,却显示出新的时代意义。前此,玄学家们曾经认真讨论过“圣人”问题,王弼主张“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郭象也认为“学圣人者,学圣人之迹”;总之,玄学的结论是:圣人不可学也不可至。不过,道教有着自方技一系而来的“神仙由积学所致”的传统,这是它同汉、晋儒家学说间的一个重要差异,也是道教正面回答“成仙”可能与否的依据。关键在于,如何照应时代的精神特征,将“神仙由积学所致”的命题予以深化,并以此完善道教的神仙信仰体系。东晋方士葛洪精心撰著的《抱朴子内篇》,便是体现这方面努力的产物。

“成仙”观念,在早期道教中主要表现为一种方术,这与儒、佛两家同为偏重境界形态的“圣”和“佛”有所不同。因而,随着道教理论的展开,“成仙”的问题被归结为神、形的关系问题;这方面的讨论,在魏晋之前己然开始了。葛洪论述这一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在于,他吸收了玄学关于“本末有无”的分判,用“无”和“有”来诠解“神”和“形”,这就使得道教的神、形关系问题超越了一般气性论层次,在理论的抽象性和统摄性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夫有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有者,无之宫也;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方之于烛,烛靡则火不居矣。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根竭枝繁,则青青去木矣。气疲欲胜,则精灵离身矣。夫逝者无反期,既朽无生理,达道之士,良所悲矣。(《抱朴子内篇?至理》)
不过,从葛洪上述议论中也不难看出,至少在东晋之际,道教对“有”“无”问题的辨析更多还只是流于一种形式,一旦具体涉及形、神关系的分析,仍然是回归气性论的经验主义立场。从结论方面看,葛洪主张形、神得以相卫(长生)的关键在于“守真一”。然而,这里的“一”却不是玄学中作为本体的“不用之一”,而是方术化了的气性论中的“元一之气”。这样,“无”和“有”、“神”和“形”的抽象重又返回了具体的才性生命,从而直契道教神仙学历史悠久的法脉。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用气性论的宇宙生成说来补充本体论的抽象玄理,似乎是东晋后期的一种学术风气,当时的玄学家张湛和佛学家道安均是如此,倒也不是唯独葛洪在这方面显得特别笼统。

本文出自国易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xuanxue/rm/4875.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正始玄学溯源:汉唐玄学论
玄学的起源与发展
玄学的文字解释与思想特征
玄学入门之:“玄理”和“才性
什么是玄学?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