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 二十八星宿 十二建星 文心雕龙 了凡四训 易医文化 天象
您的位置:国易堂 > 易学延伸 > 文心雕龙 >

《周易》及易学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2013-04-03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文心雕龙

周易古经》、《周易大传》合璧的《易经》,从汉代起就被列为“群经之首”,成为中国学术史上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产生于南朝齐梁时期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体大思精、具有完整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周易》经传以及研究《周易》经传的“德学”对《文心雕龙》产生了哪些影响?多年来不少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论文和学术专著中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本文拟就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略作回顾、评述。

两千多年来,《周易》经传所蕴含的丰富、深邃的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国学大师黄侃于20世纪初所著的《文心雕龙札记》,后来被誉为20世纪国学名著。这部著作对《文心雕龙》作了深入、细致的阐析。它在论析《征圣篇》的主旨时指出:“《征圣》,此篇所谓宗师仲尼以重其言。”并指出:“且诸夏文辞之古,莫古于《帝典》,文辞之美,莫美于《易传》。一则经宣尼之刊著,一则为宣尼所自修。”黄侃的这些赞语,完全符合《征圣篇》的意旨。在《征圣篇》中,刘勰主张“论文必征于圣,窥圣必宗于经”。也就是说,后世论文,应向圣人——孔子学习,必须以圣人所编撰的“六经”为主体。《征圣篇》直接阐述了《周易》等“六经”与《文心雕龙》的源流关系。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多次论析了《易传》与《文心雕龙》的联系,并且盛赞《易传》文辞之美。

当代不少学者直接以“《周易》与《文心雕龙》”为题,撰文阐述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见解。这些论文主要阐述《周易》经传及其哲学思想对《文心雕龙》的影响。如:

吴林伯1984年发表的《〈周易〉与〈文心雕龙〉》一文,充分肯定了刘勰继承了《易》的“精义”。他指出:

不可否认,在文论里大量继承《易》之“精义”的,毕竟是刘勰。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是经古文学家,他论文《宗经》,品经以《易》为首。因《法言》旧谈“《易》惟谈天”。如其称道孔子作《春秋》,能以“一字见义”,赞其“精义致用”,一如前修;兼习诸子,通《道德经》,讽名家集,考《易》之本义,留意其“自然之道”,洋溢于文论的字里行间。我们敢于断言,《文心雕龙》是文论的经典,也是哲学的要籍,这决非持之无故的偏见。

值得注意的是,这篇论文强调了“《文心雕龙》是文论的经典,也是哲学的要籍”。《文心雕龙》既然是“哲学的要籍”,那么,它与居“群经之首”的哲学经典——《周易》的承传关系,也就更为直接了。它们的思维意识、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共同或近似之处,也就更易于理解了。由此还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刘勰不仅是一位文学理论家,而且是一位善于推理、辨析的哲学家。

黄寿祺、张善文1986年发表的《试论〈周易〉对〈文心雕龙〉的影响》一文,从《文心雕龙》对《周易》经传内容的直接运用入手,由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析:一、《文心雕龙》引据《周易》卦象,以说明文学问题;二、《文心雕龙》援用《周易》文辞,以丰富文学意蕴;三、《文心雕龙》探研《周易》创作,以推阐文学源流;四、《文心雕龙》融化《周易》语词,以自铸美意伟辞。这篇论文的作者精通《周易》经传,而且长期从事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因此,此文在论述《周易》对《文心雕龙》的影响时,例证准确而充分。此文注重探研“《周易》对《文心雕龙》的内在影响”,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李平1991年发表的《〈周易〉与〈文心雕龙〉》一文,从“神道设教”与体用思想、“变易不易”与常变观点、“原始要终”与“原始表末”、“分两尚中”与“兼解折衷”、“观物取象”与“拟容取心”、“立象尽意”与“义生文外”等六个方面,论述《周易》与《文心雕龙》的联系。作者认为:

从古代文论的角度看,受《周易》影响最深,“援《易》以为说”最多的莫过于刘勰的《文心雕龙》,全书不仅在内容上多次引用《周易》的话来说明文学问题,而且在形式上也是直接依“大衍之数”来安排全书结构,正像有人指出的:“中国第一部最为详尽地论述文学创作的著作《文心雕龙》,非常明显地受到了《周易》思想的深刻影响。”翻开《文心》就不难发现,刘勰基未的文学思想、写作方法和艺术理论都与《周易》有较深的关系。

作者不仅认真考察《文心雕龙》在内容上多次引用《周易》的话来说明问题,而且仔细地研究《周易》思想对刘勰基本的文学思想、写作方法、文艺理论所产生的影响。此文不仅能够促进《文心雕龙》研究者更加重视《周易》思想对《文心雕龙》文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而且能够促进其他古代文论研究者更多地思考、探索《周易》思想对古代文论的影响。

敏泽1992年也发表了一篇题为《〈文心雕龙〉与〈周易〉》的论文。作者在文中指出:《周易》经、传“曾经对我国后世的思想和文化,发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刘勰的《文心雕龙》,也不例外”。作者还论述道:

而《周易》对于《文心雕龙》的影响,不仅是贯穿始终的,起于《原道》篇之“道”,终于《序志》篇的“彰乎大易(衍)之数,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巳。”而且,《文心雕龙》50篇中的过半数,都曾直接间接地引证《周易》申述之原理,以之运用到关于具体的文章写作的过程中。

敏泽在此文中还详细阐析了《文心雕龙》关于宇宙本体及道与文的关系。他认为:

《周易》对于《文心雕龙》之影响,绝不只是篇章安排上的,所谓“彰乎大易(衍)之数,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巳。”(《序志》)更重要的,则是关于宇宙本体及道与文的这一根本关系的认识上的。

敏泽同时还论述了《周易》对《文心雕龙》创作论的重大影响。他从《文心雕龙》创作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文心雕龙》中通变的思想、神思的思想、刚柔的思想等,都来源于《周易》。此文采取“从流溯源”的方式,即从《文心雕龙》的思想内容、文体结构、创作理论等方面出发追溯其源头——《周易》经传,因此,这是一篇从流溯源研究《文心雕龙》与《周易》之联系的重要论文。

笔者近年来发表的系列论文《〈周易〉经传与〈文心雕龙>》⑷、《试论〈易传〉对〈文心雕龙〉的影响》、《西汉易学对〈文心雕龙〉的影响》、《东汉易学与〈文心雕龙〉》等篇,则是站在《周易》经传和易学的角度,从源及流,探讨《周易》及易学对《文心雕龙》的影响。从以往的论文来看,从西汉易学和东汉易学的角度,探索易学对《文心雕龙》的影响,此类论文数量较少。笔者在《西汉易学对〈文心雕龙〉的影响》一文中,论述了西汉时期的著名学者刘安、司马迁、京房、刘向、刘歆、扬雄等人的易学观或易论对《文心雕龙》的影响。笔者在《东汉易学与〈文心雕龙>》一文中,分析了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桓谭、王充、班固、张衡、荀悦、郑玄、處翻等人有关《易》学的论述对《文心雕龙》的影响。以上两篇文章所述的两汉著名学者有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他们的《易》论,对《文心雕龙》具有很大的影响,值得研究者重视。这两篇文章还论述了《纬书》(特别是《易纬》)对《文心雕龙》的影响。笔者在《东汉易学与文心雕龙》的结语中写道:

由于谶纬之学在东汉流行,光武帝等东汉统治者深受其影响。东汉一批勇于捍卫科学尊严的进步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如:桓谭、张衡、荀悦等,大胆地反对虚妄的谶纬之说。荀悦明辨诡诞,指出纬书八十一篇非孔子所作,但纬书中所保存的史料和词汇尚有可取之处。刘勰认为纬书中作伪、荒诞的内容应予以扬弃;对纬书中“有助文章”的可取部分,即纬书中所保存的史料、传说和词汇,酌情采纳,取而用之。刘勰不随流俗,能够对谶语、纬书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其思想无疑深受桓谭、张衡、荀悦等人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的影响。

总之,笔者所写的这几篇论文只是尝试从《周易》经传和易学的角度探析《周易》及易学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此外,探讨《周易》经传对《文心雕龙》的影响的论著还有很多。如:

邓仕樑在香港《崇基学报》发表的《〈文心雕龙〉与〈易>》一文,是从《文心雕龙》原文出发,研究《文心雕龙》与《周易》的联系。其前言写道:

古来论文之作,莫备于文心,爰采其原于易理者,掇为一篇。俾见易道无涯,资生民于不尽,圣言垂永,历万代而犹新。

古来论文之作,皆备于《文心》,而《文心》源于《周易》。根据作者的观点,要研究历代论文,就要研究《文心雕龙》及其源头——《周易》。此文上篇采集了《原道篇》、《征圣篇》、《宗经篇》、《祝盟篇》、《论说篇》、《诏策篇》、《奏启篇》、《议对篇》等八篇中与《周易》经传有关的例证;下篇则采集了《神思篇》、《体性篇》、《风骨篇》、《通变篇》、《定势篇》、《情采篇》、《镕裁篇》、《声律篇》、《章句篇》、《丽辞篇》、《比兴篇》、《夸饰篇》、《事类篇》、《练字篇》、《隐秀篇》、《附会篇》、《总术篇》、《时序篇》、《物色篇》、《才略篇》、《程器篇》、《序志篇》等二十二篇中与《周易》有关的例证。以上例证共四十七则,作者在每则例证之后分别以“按语”的形式,进行简洁的分析、评论。这篇论文发表于1969年,是较早专门探讨“《文心雕龙》与《周易》”关系的论文。在此之前,此类论文尚不多见。

朱伯崑主编的《易学基础教程》,对《文心雕龙》与《周易》的联系作了精辟的论述:

南朝的刘勰在齐代所写的《文心雕龙》一书,直接以《周易》的思想为根本,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十分系统的文学理论。刘勰对《周易》的思想有很深入的理解,《周易》的许多重要观点都被他运用到了文学上。其中最显著的是:用“天文”、“人文”的思想论述文学美的根源,极大地肯定文学的美的价值;用“刚健”的思想解释文学上的“风骨”,大力推崇“刚健”之美;用“通变”的思想说明文学的发展,主张不断变化创新。经过刘勰的阐发,《易传》的思想深深地渗入到了文学之中,成为历代讨论文学问题的重要依据。

虽然这部书没有设立单独的章节来评介“《周易》与《文心雕龙》”,但从上述这段评论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心雕龙》与《周易》之间承传关系的理解是很透彻的。这段评论言简意赅地揭示了《周易》对《文心雕龙》乃至对中国文学发展史的深远影响。

杨明照所著《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一书,是《文心雕龙》研究的重要成果。敏泽对这部书作过这样的评价:

历来被奉为儒家群经之首的《周易》,包括成书于商、周时期的“经”与成书于战国末叶至秦、汉时期的“传”,曾经对我国后世的思想和文化,发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刘勰的《文心雕龙》,也不例外。但流行的范文澜先生的《文心雕龙注》,只注出了很少一部分,大部分未曾注出(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绝大多数都注出来了)。

以上论述充分肯定了《周易》经传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同时肯定了杨明照所著的《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的学术价值。的确,《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不仅是文心雕龙学研究的必备参考书,而且是易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邓球柏在《周易的智能》卷十四《乾坤之美——〈文言〉•〈文赋〉•〈文心〉——中国文论的源与流》一节中,十分强调《易传》中《文言》的美学价值。他写道:

我说《文言》是论《乾》道《坤》道之美的极好的美学论文。《文言》提出了心灵美与行为美、语言美的关系。这是学术界没有重视的地方,很值得研究。

他进而提出“由《文言》到《文赋》,由《文赋》到《文心》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玄”

由于论及“《周易》经传与《文心雕龙》”这一论题的论文和著作较多,因此,本文只能选择其中一部分进行评述。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wxdl/1606.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周易》的文学思想与《文心雕龙》的文学思想
《易纬》与《文心雕龙》
西汉著名学者及其易论与《文心雕龙》
《周易》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文心雕龙》卦象乃是对天地自然的模仿
《文心雕龙》“文”乃是天地万物的一个重要特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