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 道家养生 道家学说 道家功法
您的位置:国易堂 > 道教 > 道家全解 > 道家学说 >

道家成仙之说:得道合真的道化

2013-04-15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道家学说

道家成仙之说:得道合真的道化

道教之中,“道化”教义,为道家思想的精髓,也是道教教义的核心。所谓道化”,既可指道家“返朴归真”的理想化,也可指道教“长生不死”的神仙化。这是一个极具神圣仙境“意象”的概念,修道之人正是对此“意象”的修持、向往,而有了通往“达道合真”、“得道成仙”归属的。

达道合真、得道成仙,是道家与道教的终极理想境界,而达到这理想境界,必须经历从形而下之修炼到形而上之修悟的超凡脱俗的曲折心路。这一心路历程,即为“道化”。

“道化”的意思,是“道”的自然发展生成的变化过程。道家原有道化之说,从道教的祖师之一庄子在《齐物论》中喟叹: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以来,道家“人生如梦”观点便积淀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于此,道教“羽化登仙”的概念被提到教义中来,而从凡人到仙境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化”的过程,也就是道教教义中所提出的“道化”之概念:修道者,在修持过程中,由“道”中经历启悟、感悟,直至抵达虚幻,从而悟道求汕,逃离红尘,步入汕境。

另外,关于“道化”《列子^说符篇》中早有阐述:“故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而道教正是吸取了此说,才得以在其基础上衍化出“道化”教义的。其间,以五代道士谭峭《化书》所阐发的“道化”思想最为典型。其《道化篇》认为从道变化的结果看,由虚变化为神,神化为气,气化为有形之物,万物一经定型,就会阻滞了变化的途径。如从道的作用说,由有形之物变化为无形之气,气化为神,神化为虚明,这样万物变化之途就通达无碍了。整个世界都在变化之中,如老枫化为羽人,朽麦化为蝴蝶,自无情之物化为有情之物。贤女化为贞石,山蚱化为百合,是从有情化为无情之物。修道者在于“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悟达事物变化的本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达到“无死无生”的神圣境界。

所谓“达道合真”、“得道成仙”,实际上,是用“道”兼容了道家的哲学理想与道教的神仙境界。因而,从某种程度上看,“道化”一直信守着的法则是围绕着实现“达道合真”、“得道成仙”的理想,并围绕着这一理想之实现而构造出诸如意象、建筑、氛围、参与、暗示、修悟等若干层次,以及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超凡脱俗、得道合真的文化效应系统。这一文化效应系统形成的过程,是立足于从形而下之修炼向形而上之修悟的递进与升炉的。

所以,在道教中,所谓“道化”,既可指道家返朴归真的理想化,也可指道教长生不死的神仙化。由于神仙即为得“道”之人,而得“道”又以返朴归真为重要标志,故而,“道化”在道家和道教那里得首先通过“道教仙话”而达到统一。

如此,修道之人才可以最终实现“达道合真”、“得道成仙”的最高理想,同时也能够满足其追求俗世幸福的广阔愿景。

道化的“无生无死”之境

五代道士谭峭于《道化篇》中如是阐述“道化”:他认为道化是由虚变化为神,神化为气,气化为有形之物的。整个世界都在变化之中,如老枫化为羽人,朽麦化为蝴蝶,自无情之物化为有情之物.而贤女化为贞石,山蚱化为百合,则是从有情化为无情之物。修道之人若是修炼到“道化”的地步’也就抵达到一个“无生无死”的神圣境界了。

返朴归真的过程,在道教中,“朴”和“真”是大道的本性,修道之人就是要在修炼的过程中,对生命的元气进行修复,使生命回到本真的状态。修此境界之过程:1.不为物欲束缚身心,不为私心杂念所困扰;2、做人淳厚,遵守公德,生活俭朴;3、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不虚,与道相合。由此,生命回归到真道的境界,而得道成仙。

分类标签:道家成仙得道合真道化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djqj/xs/2341.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为您推荐相关的文章

孟子、老子和庄子的天命观
道家学说:道士的资格考试
我国算命术的发展和成熟
孔子的天命观概述
列子的天命观
人类能否完全掌控自身的命运?
道家成仙之说:得道合真的道化
道家辩证学说:刚柔在于刚好处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