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九戹日:“初人元百六阳九,次三百七十四阴九。”按易九尼,孟康日:“ 易传也,所谓阳九之尼,百六之会也。初人元百六岁有尼者,则前元之余气也。若余分为闰也,易爻有九六七八,百六与三百七十四,六乘八之数也,六八四十八,合为四百八十岁也。”
尼,灾也,难也。易爻有九六七八。九者老阳之数,六者老阴之数,七者少阳之数,八者少阴之数。少阴少阳不变,故七八不变;老阴老阳不变,故九六不变。《周易》以变者为占。故用九用六。“阳九之尼百六之会”,谓老阳(阳九)之之难,在最初天之始年起算第一百零六年也。此前元之余气所积也;次三百七十四阴九者,谓阴九之尼难,在其次三百七十四年也。阳九之层为一百零六,阴九之尼为三百七十四,合之为四百八十,乃老阴(六)少阳(八)自乘之数,再乘十而得之。阳乞指旱灾,阴尼指水灾。
次四百八十阳九。按孟康曰:“ 亦六乘八之数也,于易爻六有变,故再数也。”如淳日:“六八四十八,而四百八十岁,有九年旱。”六,老阴故有变,谓其次阳九之灾为次四百八十年后也。
次七百二十阴七。按盂康曰:“九乘八之数也,八九七十二为七百二十岁。”此谓次阴七之尼,又在次七百二十年后。此数为老阳(九)乘于少阴(八)再乘十之数。
次七百二十阳七。按盂康曰:“亦九乘八之数也,于易爻九变,故再数也。”如淳日:“八十岁纪一甲子。 冬至以八乘九,八九七十二, .故七百二十岁乃有灾也。”此谓此杨七之尼,又在七百二十年之后也。九为老阳,故有变。
次六百阴五,次六百阳五。按孟康曰:“七、 八爻乘八之数也,七乘八得五百六十岁,八乘八得六百四十岁,合千二百岁也。于易爻七八不变,气不通,故合而数之各得六百岁也。”如淳日:“交有七、八,八八六十四,七八五十六,二爻之数合千二百满纯阴,七八不变,故通其气使各六百岁乃有灾。”
次阴五之尼又在次六百年后,次阳五之尼又在次六百年后,合之计一千二百年,乃少阴少阳乘八之数之合也,少阴八乘八为六十四,少阳.七乘八为五十六合之乘十为千二百。平均得六百,盖少阳少阴不变,故平均之也。
次四百八十,阴三,次四百八十,阳三。按盂康日:“此六乘八之数也。六既有变又阴爻也,阳奇阴耦,故九再数,而六四数。七八不变,又无耦各一数。一元之中,有五阳四阴,阳旱阴水,九七五三皆阳数也,故曰阳九之尼。”如淳日:“九六者阳奇阴耦,耦故重出,覆取上,六八四十八,故同四百八十岁,正以九七五三为灾者,从六奇数也,易天之数曰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系天,故取其奇为灾岁数,八十岁则甲子冬至,一甲子六十日,一岁三百六十日,八十岁得四百八十甲子,又五日,五八四十为四百日又四分日之一,八十岁有八十分,八十分为二十日,凡四百二十日得七甲子。”(按原作四百八十日得七十甲子误今改。)八十岁合四百八十七甲子,余分皆尽,故八十岁则一甲子冬至也。次阴三之层,则在次四百八十年之后,次阳三之它,又在次四百八十年之后,四百八十年者,六乘八之数也。
六为老阴,故有变。总上一元之中阳艺有五,阴尼有四,七八为少阴少阳不变,故各一数而无耦。九、七、五、三皆阳数也,以九括之,故日阳九之尼。阳奇故九,阴耦故六。天为阳故奇数,即天三天五天七天九之数。地球绕太阳一周之数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此一年之日数,阴历一年以三百六十日计算。(三年一闰,五年二闰)一甲子为六十日,阴历一年则有六甲子,八十年则有四百八十甲子。然一年实际日数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减去三百六十余五又四分之一日,八十年则多四百日又二十日,凡四百二十日得七甲子。八十岁计四百八十七甲子。余分皆尽。八十岁则一甲子冬至。谓八十年而总得四百八十甲子余分皆尽,而复如初也。周人以冬至一阳生,为-年之始,此以八十年为-循环之始数,故云八十岁则一甲子冬至也。
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与一元终。经岁四千五百六十,灾岁五十七。按孟康曰:“经岁从百六,终阳三也。得灾岁五十七,合为一元,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也。”
阳五阴四之灾计阳九阴九,阴七阳七,阴五阳五,阴三阳三。共得五十七年灾。一百零六加三百七十四,加四百八十,加七百二十,加七百二十,加六百,加六百,加四百八十,加四百八十。计得四千五百六十年,为灾年,所经之岁,加上五十七,得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为一元之数。谓一元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之中有五十七年灾也。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bg/97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