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吝、厉、悔、咎的术语解释
吝。《说文》:“吝,恨惜也。从口文声。”段注:“按此字盖从口文会意,凡恨惜者多文之以口,非文声也。”《屯》六三有“往吝”,《象》曰“往吝穷也”,则“吝”似有穷义。高亨以为《
周易》“吝”字皆借为“遴”。《说文》:“遴,行难也。”行难谓之遴,故遴者,艰难也。谓其事难行,或遭艰难之事。
笔者统观全经,认为以今语“麻烦”二字释“吝”甚为确切。“麻烦”二字在口语中意义十分灵活,且麻烦事有大有小。今人行事遇到困难,称遇到麻烦,行事出了问题,亦称出了麻烦。如《噬嗑》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即谓吃了腊肉,轻度食物中毒,或有轻度吐泻,或腹疼,然只遇到了点小麻烦,别无他咎也。
厉。《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文言》释“厉,无咎”为“虽危无咎”,是以“危”释“厉”,故陆德明《释文》曰:“厉,危也。”《广雅•释诂》:“厉,危也。”然则“厉”者,危险也。指危事之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如人立于悬崖之上,或危墙之旁,可云危险,但未必发生险事。故“厉”者,警辞也。有时可以吓出一身冷汗,但未必定有大祸临头。有时感到气氛恐怖,而未必即有凶事发生。正是警告人们善自为之之辞。
悔。《说文》《广雅•释诂》《诗》毛传、《论语》皇侃疏皆云:“悔,恨也。”高亨先生以为悔恨之情比悲痛为轻,悔恨之情不及咎凶之重,《易》之所谓“悔”者,其实不过困厄而已,甚是。笔者以为“悔”与“吝”意义相近,故《系辞传》有言:“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又言:“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悔”与“吝”辄连言之。若“吝”犹今语所谓麻烦,则“悔”犹今语所谓晦气也。唯“吝”往往发生于行动之中,告行为之主体者自警,故有“往吝”,而无“往悔”。
《易经》中言“悔”者,有“悔”“有悔”“无悔”“动悔有悔”“悔亡”等。前三者易解,不赘述。“动悔有悔”见于《困》上六:“困于葛蠤,于跪尶,曰动悔有悔,征吉。”谓悔事相接而至,晦气之上又加晦气,这是所处环境不好,动弹不得。诫人必须设法脱此困境,故曰“征吉”。“悔亡”者,如《睽》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谓昔有悔而今悔已去也,犹今语所谓脱晦。失了一匹马,真晦气,失而复得,不是脱晦了吗?
《易经》言“悔”,亦有大有小,并非均为小疵。我以为《易》中之“悔”,盖莫大于“亢龙有悔”之“悔”也。
咎。《说文》:“咎,灾也。”《书*洪范》:“咎征: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举久雨、久晴、久热、久寒、久风等天灾为咎征,是亦以“灾”为“咎”也。《尔雅•释站》:“咎,病也。”《吕氏春秋•侈乐》:“弃宝者必离其咎。”高注:“咎,殃也。”《诗*采薇》:“忧心孔疚。”毛传:“疚,病。”总上诸说,则《易经》言“咎”即指灾殃病害。高亨先生言,《周易》所谓“咎”,比“悔”为重,比“凶”为轻,“悔”乃较小之困厄,“凶”乃巨大之祸殃,“咎”则较轻之灾患也。
奇怪的是《易经》唯《夬》初九有“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其余九十多条中几乎都以“无咎”出现。如《剥》六三:
“剥之,无咎。”《颐》六四:“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大过》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睽》初九:“见恶人,无咎。”《噬嗑》六二:“噬肤灭鼻,无咎。”凡此者,悉是有咎之象,而皆曰无咎。故王弼于《周易略例》云:“凡言无咎者,本皆有咎者也,防得其道,故得无咎也。”看来“无咎”是一个鼓励之辞,教人不要为眼前的损失而懊悔,不要为暂时的失败而丧失信心,或者教人咬紧牙关,努力渡过难关,争取最后胜利。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zyzb/96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