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全书 周易预测 周易八卦 周易占卜 周易起名 周易学习 周易讲座 周易天地 周易应用 周易基础
您的位置:国易堂 > 周易 > 周易天地 >

汉代《周易》与宋代《周易》

2013-01-10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周易天地

周易》本是阴阳家的著作,自孔子建立儒家学派以后,就成为儒家的经典。儒家的“六经”,莫不和阴阳家的思想有其血缘关系。阴阳家的思想,建立在天文历法的科学基础上。制历授时,有日、月、时、岁、星、辰六物(见《左传•昭公七年》),因之儒家便有六经。因日而有《易经》,因月而有《尚书》,因时而有《诗经》,因岁而有《礼经》、《乐经》(礼乐不可分),因星辰而有《舂秋》。这些经典,或经孔子整理,或为孔子著述,《易经》的哲理,有孔子而得以阐发。

关于《易经》的传授,见于《韩非子•显学》:

孔子之后,儒分为八:有子张氏、子思氏、颜氏、孟氏、

漆雕氏、仲良氏、公孙氏、乐正氏之儒。

陶潜《圣贤群辅录》言之较详:

颜氏传《诗》,为讽谏之儒;孟氏传《书》,为疏通致远之儒;漆雕氏传《礼》,为恭俭庄敬之儒;仲良氏传《乐》,为移风易俗之儒;乐正传《春秋》,为属辞比事之儒;公孙氏传《易》,为洁静精微之儒。世代冥灭,唯徒存其名。

韩非子和陶渊明所说,都是隐语。从这里可以看出《易经》的文学表达方式影响到法家和道家了。儒家八派之立名,本于八卦。八卦中包含阴阳五行。阴阳五行表示事物的矛盾。事物的矛盾又可以弓箭象征之。故子张为阳,子思为阴。阳为箭,阴为弓。颜氏为水,水当坎位。颜回名渊,龙跃于渊,回为复阳;孟氏为火,水火表示习坎中有箭。漆雕氏为木,木可漆而雕之。仲良氏为土,土,徒也。仲良皆善射。公孙氏为谷,意在传种。乐正氏为金,箭发轻快可乐。

《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益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与陶书比较,仅《诗》和《乐》稍异。学者怀疑陶书系附会《经解》和《韩非子•显学》作伪,而托名于陶潜。在我看来,纵是伪书,也不能说是毫无价值。这位作者对于《周易》和《诗经》隐语的奥秘,确能深有领会。更改《经解》的两处意在使文字趋于显豁。“温柔敦厚”四字,言外之意为日、月、地,即天地人三才之道。“讽谏”二字,言外之意为弓箭,诗用之于“刺”。“广博”为张弓,“易良”为发箭。乐于五行属金,乐器属金,兵器也属金。两者都可以收移风易俗之效。

汉初传《易》者,本于田何。《汉书•儒林传》说:

自鲁商瞿子木受《易》孔子,以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肝臂子弓,子弓授燕周丑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庄。

这也是以隐语杜撰的传授系统,其底蕴是月的六象:新月、上弦、月望、下弦、晦、朔。

汉代经学有今文学和古文学之分。秦汉流行的隶书谓之今文,秦以前的文字谓之古文,包括钟鼎铭文和六国文字。《易》学也有这种对立情况。今文《易》立于学官,由博士(教官)传授,古文《易》只流行于民间。

汉武帝置五经博士,《易》有博士杨何,太史公司马谈曾向他学《易》。其后《易》学分为三派:施雠、孟喜、梁邱贺三家,宣帝时立于学宫。元帝时又立京氏《易》。流行于民间的古文《易》有费直—派。

今文《易》立于学官,故有章句(讲义)。费氏《易》无章句,只是以《十翼》解经。

《易经》虽然可以供卜筮之用,但荀子说:“善为《易》者不占”(《大略》)。这才是学《易》的正当途径,也才能符合作《易》者的希望。善学《易》者,莫过于孔子。《系辞传》里,为什么有许多条孔子说《易》的语录?不外用以示范,教人如何读《易》而已。且举其中一则为例:

同人先号呲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其臭如兰。

这是孔子读同人九五所抒发的思想。爻辞是讲易代获得成功。奴婢相亲,故能制胜。孔子洞察事情的本质,从中获得宝贵的教训。其思想之高,言辞之美,至矣尽矣,蔑以加矣!

与此相反,汉代的《易》学,却走上了一条邪道。它不是向义理方面发展,而是向象数方面发展。象是天象,数是历数。用天象和历数进行占卜,就有龟和筮,从而龟筮术就是象数学。《易经》用筮,虽不用龟,但取法天象,故《系辞传》说:“易者象也。”《左传》(僖公十五年)说:“物生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滋,有滋而后有数。”以言《易经》,则是物生而后有卦,卦有象;卦生而后有爻,爻有数。卦象的作用,如同龟卜;爻数的作用,在于筮占。

为了发挥象数的占卜作用,京氏《易》有卦气说,即六日七分说。卦气说以六十四卦配合天圆,每卦得六日七分,进行占卜。又以十二辟卦(复、临、泰、大壮、夬、乾、妮、遯、否、观、剥、坤十二卦)配合七十二候,观测吉凶。《易》学中又有爻辰说,以《易》卦的阴m六爻配合十二时辰。东汉郑玄将它配合十二律,称为“纳音”,用以推验吉凶。

《易经》的卦、爻辞都是谜语,《易》家不能完全揭露谜底,于是利用象数,即是阴阳的消息、刚柔的比应、当位与否等等,虽不能探赜索隐,却能占验吉凶。于是《易经》变成代数学。人们只是运用一些抽象的公式,并不在乎探求其具体的内容。因此,《易》无达占,也就视为当然。那些有血有肉的爻辞,一概归之于“神无方而易无体”了!“圣人立象以尽意”,象数派弃意而言象。象外生象,不可究诘。这种倾向,发展到三国吴人虞翻而登峰造极。清人惠栋的《易汉学》中有“虞氏逸象”一目,载虞翻对八卦所取的象共三百三十一。惠氏说:“虽大略本诸《经》,然其授必有所自,非若后世向壁虚造,漫无根据者也。”但是,这种烦琐哲学,势必引起反感,于是王弼提出得意可以忘象的主张,挽回舍本逐末的学风。

王氏以明理代替取象,使人从迷魂阵中解脱出来,为之耳目—新。这就为以后的《易》宋学开辟了道路。北宋程颐非常推崇王弼的《易》学,其所作《易传》,本于王氏说者不少。

《易》汉学重象数,《易》宋学重义理,这只是就其主流而言,其实,与扬雄同时的崔篆所著的《易林》是一部得意忘象的伟大著作,此书不言象数时象数自在其中。目录学家列之于术数类,以致弃宝于地,过问者少,岂不可惜!至于王弼《易注》,论者谓其屏除象数,这也不符合事实。他以前的经师所发明的《周易代数学》,不是成了他解经的法宝吗?

自王弼《易注》为唐人所重,为之作疏,汉《易》终于失传。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十七卷,采用子夏、孟喜、焦赣、京房、马融、荀爽、郑玄等三十五家的著作,保留了不少《易》汉学的文献。自序称:“刊辅嗣之野文,补康成之逸象。”此书今存,版本甚多。

《易》宋学中,程颐《易传》不信邵雍之数,而以义理为宗。朱熹著《周易本义》,折中言理言数二家之说。清康熙时所编《周易折中》以朱书为主,辅以程传,并集各家《易》说,稍采汉、唐著作,大抵以宋、明《易》说为多。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zytd/150.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周易天地说先秦关于《周易》的解说
《史记》论《周易》幽明之术
略说《周易》与《诗经》的关系
周易与古代文学
周易思想中的保合太和的和合精神
先秦诸子的《周易》说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