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习俗中,处处都见到人们追求“吉利”的痕迹:摔破东西是“岁岁(碎碎)平安”;说了不吉利的话要吐口吐沫;甚至连出行、沐浴、剪手指甲的日子都要在“黄历”上写明,至于结婚、嫁娶等大事,那就更要选个黄道吉日了。
从流传下来的大量古书中,可以看出先民对于时日选择的重视,演进到宋代,已相当成熟,并且有专著问世。宋代的历撮要>很明确地记载着何日为送礼吉日,何日为求婚吉日,何日不宜送礼,何日不宜求婚。进入21世纪,由于科学昌盛,选择时曰行事在官方已不多见,但在民间仍然盛行不衰。其范围也远不仅限于农时节气、春种秋收之类,而是集星相学、历算学,以及江湖术士的所谓五行、阴阳、吉凶、祸福、命运、婚配、住宅、坟地等各方面的内容于一体,甚至连人的生老病死也不遗漏。
那么,什么是“择日”呢?“择日”在中国古代,有哪些不同的称谓和说法呢?在界定“择日”概念之前,最好还是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有关择日的离奇故事。据清光绪间举人徐珂编著的稗类钞•方伎类•夏氏择日》记载:
浙江省诸暨县店口镇,有一幢遇火不毁的房屋。据传,这幢房屋始建于清朝初年。房屋的主人是一个名叫陈紫衣的绅士,他为兴建这幢房屋,曾请当时著名的择日家夏某择定时日。初来乍到,夏某并不以为然,漫不经心地答应陈紫衣,“这就为你选择”。陈紫衣见夏某答应为他择日,便出示酬金相谢。夏某原以为陈紫衣不过说说而已,但见有酬金相谢,也就一下子改变态度,客气地对陈紫衣说:“既然这样,那就请你三天后来吧!”陈紫衣这时总算看出一点门道,原来夏某的择日是以酬金多少作为选择时日粗细的依据。为了基 业万世,陈紫衣又拿出白金一百两,恳切地对:夏某说:“老朽一生辛劳,积蓄不多,还望先生多多包涵!”夏某见有这么多的酬金,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只见他和颜悦色地对陈紫衣说:“既然这样,那就麻烦你过一个月后再跑一次!”一个月后,陈紫衣如期前往。夏某态度严肃地说:“日期已经选定了,千万不可更动。”陈紫衣敬受其命,按照夏某所择定的时间如期兴建了这幢房屋。屋建成不久,店口镇就发生一次特大火灾,前后左右尽为焦土,唯有陈紫衣家却岿然独存。以后,店口镇又前前后后发生三十多次火灾,陈宅却依然无恙。一直到光绪年间,陈氏后人仍安然地在那里居住。
由徐珂《清稗类钞•方伎类》所云“夏氏择日”的故事中,可以对择日获得如下的认识:择日是古代推算日辰吉凶的一种占卜术和预测术,即所谓的“选择术”;择日的本质是趋吉避凶。简单地说,择日即是选择吉日。
“择日”之名,最早见于《礼记》。“择日而祭于祢,成妇之义也”,这是“择日”之名见于典籍的开始。东汉王充著《论衡几曰篇》,其中也提到择日:“工伎之书,起宅盖屋必择日。”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四也说:“唐吕才作《广济阴阳百忌历》。世多用之。近又有《三历会同集》,捜罗详尽。姑以择日一事论之,一年三百六十日,若泥而不通,殆无一日可用也。”可见,“择日”之名和“择日”之说,由来既久。
择日在中国古代有着各种各样的称谓和说法,如“雜日”,《仪礼•特牲馈食礼》:“特牲,馈食之礼,不诹日”;“择吉”,记•封禅书》:“辑五瑞,择吉”;“卜曰”,倜礼•天官•太宰》:“前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通俗的说法,则是“选日”、“选日子”、“选日脚”、“看日”、“看日子”、“看日脚”、“拣日”、“拣日子”、“拣日脚”,而最为形象化的说法,则是所谓的“黄道吉曰”、“黄道日”、“黄道日子”和“黄道日脚”。如元方回《寓杭久无诗长至后偶赋)诗:“野曝尚分黄道日,春耕欲老紫阳山。”在相当程度上,“黄道吉日”、“黄道日”、“黄道日子”、“黄道日脚”较之“择日”、“诹吉”,更具魅力,也更为形象,更为通俗,在中国古代几乎是“择日”的专用代名词。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zj/zrdq/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