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道,是道教史上最早形成的道派,同时也是影响最大的道派。在道教发展的过程中,它不仅可以适应各朝统治者的需要,还可以根据时局进行适应趋势的改革,因此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和保护,而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长存永盛。
天师道,又称五斗米道。东汉顺帝时,由入蜀居鹤鸣山学道的张道陵创立,因入道者需交纳信米五斗,故俗称“五斗米道”。又因创教之初,曾受巴蜀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影响,所以带有浓厚的巫术色彩,故彼时还被称为“米巫”。
天师道成立以后,张道陵便吸收当地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奉老子为教祖,淨其为“太上老君”。以老子著作《老子》为主要经典,还信奉《太平洞极经》《太清经》《太玄经》《正一经》和《五斗经》等。
张道陵死后,其子张衡继承于此,后衡殁、孙张鲁继之。世人将其祖孙三代称为“三张”。道内则称为“三师”:张道陵为“天师”,张衡为“嗣师”,张鲁为“系师”。
据《三国志》记载,在“三师”之中,张鲁为天师道最重要的建设者。在他之前,天师迫还只是深居在巴蜀地区发展的民间组织,而在他执“道”期间,他便与益州牧刘焉结盟,施行了“政教合一”的道民管理制度,从而将天师道提升到一个历史的高度。至此,天师道声威大震。
后来,张鲁政权覆亡后,巴蜀地区五斗米道曾有过短暂(三国时期)的沉寂,入晋以后又逐渐开始活跃。不过,天师道也开始进入被分化、改革的局面。
西晋时,陈瑞和范长生所代表的是当时两个比较有名的五斗米道支派,他们先后在犍为、蜀邵的活动,表明着五斗米道开始复苏。其间,天师道中的一部分还打入搭配士族社会,开始步入上层化。到了东晋时期,天师道中有了众多的士族信徒,他们多都出身江南世家大族。天师道也由此而步入一个鼎盛时期。到了南北朝,日趋哀败的天师道经历了几次改革,其中最有力度的是:北方嵩山道士寇谦之在北魏太武帝的支持下,参合儒家思想,创立了以礼拜修炼为主要形式的北天师道。南方庐山道士陆修静在梁武帝的支持下,参合佛教思想和仪式,创立较为系统的道教斋戒仪范,称为南天师道。
天师道经过寇、陆二人的整顿和改造后,发生了重大变化:摒除了原来它所包容的某些反映下层群众要求、有违封建礼制的成分,增添了儒家伦理纲常的内容,使它由一个民间宗教变成符合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的士族宗教。
与此同时,其组织得到了相应的整顿。教规、教义得到一定的充实。自此以后,天师道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唐宋时,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派逐渐合流。直至元以后,由天师道演变而来的各支派被统称为正一道。
自此,始终处干道教界领导地位的天师道,结束了分流、衍生的局面。
本文出自国易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zhangtianshi/1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