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庄子 张天师 五斗米教 魏伯阳 张角 陶弘景 葛洪 陈抟 王重阳 全真七子 丘处机 道家人物
您的位置:国易堂 > 道教 > 道教人物 > 张天师 >

张天师“道教教主”张道陵开启道教之门

2013-03-29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张天师

张天师“道教教主”张道陵开启道教之门

142年,张道陵在蜀中鹤鸣山创立天师道。其作为隐居于蜀中鹤鸣山的著名黄老道,就这样在历史的舞台上,轻轻地开启了日后于中国人地上绵延千年的道教之门。

天师道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教理教义,有组织形式,有斋醮活动的正规宗教集团,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道教的正式创立。

天师道名称繁多。张道陵称太上老君曾授予他《正一盟威符浆》,让他推行“正一盟威之道”,所以初立教时即名为“正一盟道”,简称“正一道”。又因太上老君封其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故道徒均奉其为代天行道之师,并称他为张天师,而称其创立的此道为“天师道”。后因凡入道者均须交五斗米为斋醮之费,所以,该道又被俗称为“五斗米道”。

张天师(约公元34-156年),即张道陵,字辅汉,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传说是张良的八代孙。曾为巴郡江州(今重庆)令,后辞官归隐,于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创立五斗米遒。他于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在云台蜂白曰升天,是年123岁。张道陵在巴蜀地区创立的五斗米道,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创立,在中国道教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天师道尊老子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道德经》)为基本经典,张天师还亲自作《老子想尔注》,来阐扬道教教义,称“道”即是“一”,“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如此这样,“道”的化身老子就成了道教的最卨尊神。另外,张道陵又撰著道书二十四篇,来阐明天师道的奥义,用以作为教徒的行动纲领。又将数万道徙分为二十四治(一治就是一个传教区,治有治所,置土坛,构草屋,是道众集体祭祀之所),治设祭酒。祭酒是统领一方的宗教首领,又是主持道众请祷祭祀的法师:祭酒下设鬼吏、奸令,初人教者称鬼卒。

此外,张道陵又创造了极富人道意味的传道方法,即以符箓等方法为人治病而传教。

张天师的这些教义和纲领,为后来道教的发展萸定了浑厚的基础。

张道陵122岁时,宣布天师之位由其子张衡继承,并定下历代天师由张氏嫡亲子孙继承的传承关系。

分类标签:道教张天师张道陵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zhangtianshi/1375.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张天师与五斗米道

为您推荐相关的文章

天师道为什么在南北朝被改变?
张天师与五斗米道
张天师“道教教主”张道陵开启道教之门
陆修静是如何改造天师道的
寇谦之与天师道
道派正根天师道、五斗米道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