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大全 佛经大全 藏传佛教 佛教音乐 佛教电影 佛教故事 佛教圣地 经典名句 佛像图片 佛教常识 佛教宗派
您的位置:国易堂 > 佛教 > 藏传佛教 >

佛教中道,凡事不要极端

2013-04-08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藏传佛教

佛教中道,凡事不要极端

所谓中道是指在说明事物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道观念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贯穿于佛教所阐述的所有问题之中,它极典型地表明了佛教思想理论的特点。

佛教苦乐中道

苦乐中道是佛教用中道思维解决的最早问题。在佛教产生之初时主要流行两种处世哲学:一是以顺世论为代表的享乐主义,一是以耆那教为代表的禁欲苦行主义。顺世论反对禁欲,肯定人应该在现实世界中追求幸福的生活。而耆那教则主张禁欲苦行,在《杂阿含经》中就有:“(耆那教徒)裸形拔发,乞食,人间游行,卧灰土中。”这样描述耆那教徒修行的情景。佛教认为极端的苦与极端的乐都是偏执的表现,都不会使人得到幸福。要使人摆脱痛苦得以解脱就只能行二边行,即苦乐中道。

佛教有无中道

“有”与“无”涉及的主要是有关世界有没有一个主宰体的问题。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其他的一些宗教不是偏执于“有”就是偏执于“无”。婆罗门教就执“有”的观点,认为世界是由“梵”所创造的,“梵”就是这个世界的根本因。而顺世论则认为世界并不是什么神所创造的,也根本就没有什么“梵”,是执“无”的观点的。佛教以中道的观点对待这个问题,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是极端。佛教认为,这个世界是具有“有无二向性”的,即有“有”的成分,又有“无”的成分,具体的事物要具体分析才能确定它到底是有的还是无的。比如说,佛教与顺世论都主张“无我”,但这二者的含义并不一样。佛教认为顺世论的“无我”是极端化的“无”,因为这种“无”是连解脱轮回也否定了的“无”,而佛教的“无”是建立在轮回与解脱都“有”
的基础上的“无”,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有的,而有些东西是无的。

本文出自国易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zcfj/1813.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佛教思维:宠辱不惊,淡泊名利得失
佛教智慧:必要时要降低自己的标准
佛教解读:超越得失,放下不必要的牵挂
佛教的基本教义:人生来就痛苦
部派佛教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