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 阴阳五行 阴阳八卦 阴阳转换 阴阳家 阴阳与应用
您的位置:国易堂 > 易学 > 阴阳 > 阴阳学说 >

阴阳学说观念的源起

2013-01-06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观念是什么时候产生的,现在已很难确考。但是现在可以确认在甲骨文中有阳字。

甲骨文中的阳,写作“阳”这个象形字的意义很明显,日高悬,光芒四射,日光照射之处便是阳。阴,甲骨现未确认为哪个字。金文中的阴,或作“阴”(《济阴圜币》)等等,从字形上看都与日并没有什么联系。后人以阴为背日或日光照不到的地方,都是取与阳相反的意思。但是恐怕不是金文阴字的本义。现在所见的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没有见到阴阳二字连属,现在能看到的最早阴阳连属的情况是《诗经•大雅•公刘》:“既景乃岗,相其阴阳”,即在山岗上测日影,看它是向阳还是背阳。这确实只是对自然现象之观察,离以阴阳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的阴阳观念还差得远。在《易经》和《尚书》中都不见阴阳二字连属的用例,更没有以阴阳解释社会和自然现象的情况。

《国语•周语》记载,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周太史伯阳父在解释地震产生的原因时讲:“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皆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如果我们不怀疑这段话是出自伯阳父之口,那么呵以说阴阳观念在西周时就已出现。但是,有些学者认为这段话是很值得怀疑的,因为它和汉代以阴阳五行言灾异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不过,这段话其实只是解释自然现象,离灾异之说还有距离。再者,我们也不要忘记西同的天道观念具有天人相感的色彩。用阴阳解释自然现象并由此推及社会事务的阴阳观念在西周时出现是完全可能的。在此,关键不是它出现了,而是它竟然出现了。

从原初的以阳为日光照射之处,到阴阳连属讲向阳和背阳,再到以阴阳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这种思维发展过程倒底是由什么推动的?这才是真正的起源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很难说清。因为留下来的材料实在太少,而且几乎没有任何线索。从原初的阳乃至阴与日的相关性上看,可能与先民时对日的态度有关。据神话传说,日为帝俊之妻羲和所生,源于雌性。羲和生十日,日中有乌,(甲骨文中阳字圆卷中的一点可能就代表乌),十乌九雌一雄。尧时十日并出:羿射十日,中九雌,而一雄得独全。有关日的神话传说,主要的梗溉就是如此。这里折射出的观念是对日既敬畏又恐惧。在把日视为万物生长的力量的同时,又视为促成万物死亡的力量。可能是因为这种观念的推动,人们开始用阴阳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

春秋时期,阴阳观念得到很多人的认同,谈阴阳的人岜多了起来。《左传》僖公十六年记载,这年春天发生了陨石和六鹋退飞的怪现象,被认为是天的谴告。宋襄公问周内史叔兴,“是何样也?吉凶焉在?”叔兴在跟宋襄公讲了一通告凶之后,退而告人曰:“是阴阳之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叔兴其实并不认为六鹢退飞之类昭示吉凶,即天象与人事并无必然的关联。与伯阳父以阴阳解释地震的一脉相承,这处在于都是以阴阳为两种对待的势力或气,阴阳的矛盾运动导致了某种自然现象的发生,不同之处则在于伯阳父由天象而推及人事,叔兴则否定天象和人事吉凶的关联,即从天象来推导人事的吉凶。但是,当人们也用阴阳来讲人事的成败得失和人生理的机能和疾病时,那么通由阴阳而将人亊与天象有机的勾连起来,也就顺理成章了。《易传》便是以阴阳为基础,而将天地、风雷等自然事物和男女、君臣、得失等社会事物纳为一体。

虽然《老子》、《庄子》及其他著件中都曾论及阴阳,但春秋战国时系统论述阴阳的则是《易传》。《易传》,称“十翼”,翼是辅助之意,即指用来解释《易经》的著述。共七种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和《杂卦》。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认为十翼是孔子所作,现代学人一般认为《易传》非一人一时所为,是战国时期陆续出现的解《易》之作。

《易传》以阴阳来说明卦象、爻象以及事物的根本性质,并且概括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彖》、《象》、《文言》以阴阳解易,但并未展开。《彖》所言阴阳,指刚柔,如在解释泰否两卦卦象时说:“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象》以阴阳解易,只见于乾坤二卦,即“潜龙勿用,阳在下也”和“履霜坚冰,阴始凝也”;按文意阴阳指阳阴二气;《文言》所言阴阳,也系指阴阳二气,“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系辞》则用阴阳全面解易,以“阳卦多阴,阴卦多阳”,“阳卦奇,阴卦偶”,“阳一君则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解释八卦的性质;以乾坤为《易》之门户,而将乾坤归结为具有易简之义和易简之德;又通过对乾坤两卦的解释,以阴阳对立说明六卜四卦的形成,以阴阳变易说明卦爻变化,而将阴阳对待和变易的法则称为形而上之道。《说卦》则说得更千脆,“观变于阴阳而立卦”。总体上讲,《易传》阴阳说的特点一具将阴阳与气勾连起来;二是把阴阳视为两种对待互补的属性;如刚柔、健顺等;三是把阴阳作为立卦的根基;四是认为卦画隐含着阴阳变易的法则,是以有形之象彰现无形的阴阳之义。这种阴阳观念对此前的阴阳说有承接有实破,最关键的是阴阳说和占筮的结合,使阴阳的解释功能具体化而且成为可操作的东西。至此,,阴阳规念也成为系统化的学说。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y/yyxs/39.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阴阳消长与阴阳互转、转化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学说的关系
阴阳学说的涵义与本质,八字命理与阴阳关系
阴阳学说与阴阳的属性关系
阴阳学说之变易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