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典籍 易经问答 易经常识 易经白话
您的位置:国易堂 > 易经 > 易经基础 >

魏相易学以六卦配五帝,纳入西汉的最高崇拜太一

2023-04-25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易经基础

魏相易学以六卦配五帝是为了纳入西汉的最高崇拜太一

前面已述,魏相以六卦配五帝,从五行上说是完整的,从八卦上说是不完整的。而魏相奏疏中没有出现的乾、巽两卦,并不与五帝相配,当是与西汉郊祀的最高崇拜—太一神相配。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还是从魏相借鉴《淮南子·天文》篇五帝的司天工具说起,该篇以太嗥、炎帝、少昊、颛顼四帝分主东、南、西、北四方,却又说黄帝“执绳而制四方”,此“四方”是指什么方位呢?当是指四隅(四维),如此,方不与其他四帝司天的方位相冲突。

另外,在上引这段文字后,《淮南子·天文》还曰:“甲乙寅卯,木也。丙丁巳午,火也。戊己四季,土也。庚辛申西,金也。壬癸亥子,水也。”“戊己四季”,是说与土行相配的天干戊己与地支丑、辰、未、戌四支组合,这四支所处的天道方位正好分别在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维之位。就是说土行主宰四季的最后一个月。可见土行(黄帝)制四维的模式在汉初已经成熟。但魏相却只取坤(未位)、艮(丑位)两维与黄帝相配,说明其对乾(戌位)、巽(辰位)两维是另有安排的。按照古代以东、南、西、北、上、下为六合的宇宙观,与“下土”对应的概念是“上天”,所以在魏相易学的构架中,当以乾、巽之位为上天之位,而其主宰之神当比五帝高贵,故只能是太一。

魏相的这种宇宙图式的构建,可以通过考察西汉时期的国家祭祀得到印证。西汉前期的郊祀以五帝为主神,汉武帝元光二年,在方士的推动下,顺应当时的“大一统”思想,“太一”神跃升为郊祀的最高神,五帝反而成为太一之佐。《史记·封禅书》:

亳人谬忌奏祠太一方,日:“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日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用一太牢,七日,为坛开八通之鬼道。”于是天子令太祝立其祠长安东南郊,常奉祠如忌方。

泰畤坛的形制与太一祭仪,由《史记·封禅书》的记载亦可见一斑:

令祠官宽舒等具太一祠坛,祠坛放薄忌太一坛,坛三垓。五帝坛环居其下,各如其方,黄帝西南,除八通鬼道。

由“五帝坛环居其下,各如其方,黄帝西南,除八通鬼道”之语,可见太一坛的形制体现了汉人四时、五行、八方(八风)等思想观念。就黄帝所处的方位来看,其位于西南,从八通鬼道上看,西南与东北相通,这与魏相“中央之神黄帝,乘坤、艮执绳司下土”之义相合。汉宣帝时期,在“太一”为最高天神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观念、太一祭仪已成定式的情况下,3魏相将其引入易学的天道观和宇宙论,实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见魏相易学的主要内容,是构成了一个以当时历法为依据,以太一祭礼为模型,熔太一、五帝信仰于一炉,以八卦配四时、五行、八风,涵盖天地上下四方的天人感应的宇宙图式,而以八卦配历,是其核心思想,也是魏相易学的创新之处。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jc/96682.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易经白话全解第五十六卦:旅卦,火山旅
易经白话全解第四十六卦:升卦,地风升
易经白话全解第三十六卦:明夷卦,地火明夷
易经白话全解第二十六卦:大畜卦,山天大畜
易经白话全解第十六卦:豫卦,雷地豫
易经白话全解第六卦:讼卦,天水讼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