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相易学以六卦配五帝是为了纳入西汉的最高崇拜太一
前面已述,魏相以六卦配五帝,从五行上说是完整的,从八卦上说是不完整的。而魏相奏疏中没有出现的乾、巽两卦,并不与五帝相配,当是与西汉郊祀的最高崇拜—太一神相配。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还是从魏相借鉴《淮南子·天文》篇五帝的司天工具说起,该篇以太嗥、炎帝、少昊、颛顼四帝分主东、南、西、北四方,却又说黄帝“执绳而制四方”,此“四方”是指什么方位呢?当是指四隅(四维),如此,方不与其他四帝司天的方位相冲突。
另外,在上引这段文字后,《淮南子·天文》还曰:“甲乙寅卯,木也。丙丁巳午,火也。戊己四季,土也。庚辛申西,金也。壬癸亥子,水也。”“戊己四季”,是说与土行相配的天干戊己与地支丑、辰、未、戌四支组合,这四支所处的天道方位正好分别在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维之位。就是说土行主宰四季的最后一个月。可见土行(黄帝)制四维的模式在汉初已经成熟。但魏相却只取坤(未位)、艮(丑位)两维与黄帝相配,说明其对乾(戌位)、巽(辰位)两维是另有安排的。按照古代以东、南、西、北、上、下为六合的宇宙观,与“下土”对应的概念是“上天”,所以在魏相易学的构架中,当以乾、巽之位为上天之位,而其主宰之神当比五帝高贵,故只能是太一。
魏相的这种宇宙图式的构建,可以通过考察西汉时期的国家祭祀得到印证。西汉前期的郊祀以五帝为主神,汉武帝元光二年,在方士的推动下,顺应当时的“大一统”思想,“太一”神跃升为郊祀的最高神,五帝反而成为太一之佐。《史记·封禅书》:
亳人谬忌奏祠太一方,日:“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日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用一太牢,七日,为坛开八通之鬼道。”于是天子令太祝立其祠长安东南郊,常奉祠如忌方。
泰畤坛的形制与太一祭仪,由《史记·封禅书》的记载亦可见一斑:
令祠官宽舒等具太一祠坛,祠坛放薄忌太一坛,坛三垓。五帝坛环居其下,各如其方,黄帝西南,除八通鬼道。
由“五帝坛环居其下,各如其方,黄帝西南,除八通鬼道”之语,可见太一坛的形制体现了汉人四时、五行、八方(八风)等思想观念。就黄帝所处的方位来看,其位于西南,从八通鬼道上看,西南与东北相通,这与魏相“中央之神黄帝,乘坤、艮执绳司下土”之义相合。汉宣帝时期,在“太一”为最高天神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观念、太一祭仪已成定式的情况下,3魏相将其引入易学的天道观和宇宙论,实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见魏相易学的主要内容,是构成了一个以当时历法为依据,以太一祭礼为模型,熔太一、五帝信仰于一炉,以八卦配四时、五行、八风,涵盖天地上下四方的天人感应的宇宙图式,而以八卦配历,是其核心思想,也是魏相易学的创新之处。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jc/96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