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典籍 易经问答 易经常识 易经白话
您的位置:国易堂 > 易经 > 易经基础 > 易经典籍 >

易传的形上思想与中庸的“性与道”的道德理论

2015-01-16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易经典籍
易传的形上思想与中庸的“性与道”的道德理论
 
中庸末后的一段,以讨论一句诗作为结语:
 
诗曰:“德辂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从这结语看来,“德辅如毛”,这轻微得像毫毛一般的“德”,总还是可直接感触到,总算是具体的事物;但“上天之载”,则连让我们直接感触的可能也没有;“无声无臭”的“上天之载”,却是真理之至极处。
 
在这里,我们主要并非讨论这句中庸的含义如何,而只是要透过它去了解到中庸这篇文章写作上的某些特质。犹如我们要理解“易”,便先要理解周易一书乃是“拟议”于“易”而写作的;我柄对于中庸,则先要知道此书是在易传的形上思想的背景下写作的。
 
“毛犹有伦”,中庸借用了这句诗,乃在表达出,乾坤合德而产生的“仁”,它的端倪再小,在意识上总可直接把握到;而“性”则不可以直接把握了。
 
中庸与易传之不同,乃是中庸从道德方面论“性”,而易传则从形上方面论“易”。为了更明白中庸确是在易传的形上思想的背景之下写作的,以下我再列举三段原文: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搶,如此夫。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至诚”即“易”。“故至诚无息”的这一段,若以“易”代替了“至诚”,则此整段为描述“易”之演生天地。而在此段之中,对这“至诚”的赞叹则是如此的:“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从它的存在而言,谓之“不见而章”,即所谓“易无体”也,从它演生天地的过程而言,则谓之“不动而变、无为而成”——阴阳主变、乾坤主生成;“易”本身是“寂然不动”、“无思无为”的。
 
则此句对“至诚”的赞叹,实即对“易”的赞叹。而其中较重要的,该是赞叹着“易”的存在的这句:“不见而章。”
 
可以说,上列的后两段,都只有在继承着这“不见而章”之后,才显得有意义。
 
“鬼神”是“不见而章”的。它是如此的“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但它却“体物而不可遗”——这里又拿它来象征着“至诚”的“易”了。
 
从天地鬼神作比方是如此,而从内心上说去,则是“微之显”,是“诚”之不可搶。
 
则“神之格思”之“神”,正是逼肖着人的内在的“性”。
 
“微之显”,是“仁”之端倪,当我们体认得此一至微之端倪而“诚之”的时候,就在这“诚之”的行为里面,发现到使“诚之”成为“诚之”的“诚”的存在——“诚”之不可搶,是在这个地方说上去的。
 
君子之道,不是别的,正是此“仁”之道,亦即“性”之道。而既然“神之格思、不可度思”,所以说:君子之道,是“费而隐”的。
 
在这里,我必需明白地指出,郑玄对这句“费而隐”的注解是错误的,因而承于郑注的孔疏也是错误的。他们的错误,不在把“费”这个字理解成“诡”——这个注解很难说对或错——他们的错误乃在于(尤其孔疏特别明显)把整句的“君子之道费而隐”解成是“君子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这一类的意思。这样贯下来便难以理解。
 
朱子的中庸章句则注解为:“费,用之广也;隐,体之微也。”
 
又在此段稍后处,“诗云,鸢飞戾天”之下再解释这个“费”字P意义说:“子思引此诗,以明化育流行,上下昭著,莫非此理之用,所谓费也,然其所以然者,则非见闻所及,所谓隐也。”
 
朱子的注解是可取的。
 
我个人的主观,说文:“费,散财用也,从贝,弗声。”朱子的注“用之广”,也可从“散财用也”引申而得,而我却取了别个引申的方向。
 
我从“用财”的“用”这方向去引申,“费”在这里有“发用”的意思。
 
因此,从人心言,“喜怒哀乐”是所谓的“费”,而它的未发,即是“隐”之所在了。仍是一“仁”而一“性”。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从“知”方面来说,人之具有“喜怒哀乐”,是谁都可以知道的,但是,知其发用之极而至于“尽其心者,知其性矣”,就连圣人也不是轻易达到了,况且,“仁”有不断在认识上综合的功能,则“及其至也”,应是“穷神知化”的境界了——这只有贯通“费”与“隐”而“知达天德”的,才办得到。
 
而从“行”的方面来说,节制于“喜怒哀乐”之间,相信一般人也能办得到,爱人之“仁”,相信一般人都能实践出来,然而,“及其至也”,则“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孔子也要七十岁才能做到,——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则尧舜亦所不足。
 
其“至”之难知之处,“费”的方面在于“仁”的感知之无止境,而“隐”的方面,则在于“性”之无体。其“至”之难行之处,亦在于“仁”的扩充的无止境,在于“神”之无方。
 
最后,“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是就“仁”的发用上面而言,至于“察乎天地”,则是“仁”的感知能力的发挥,它的高度的综合的效果;它从己之“恻隐”而知“易”之“生生”。
 
以上,总算能够看出来,中庸确是在易传的形上思想的背景下写成的。
 
用以贯通“人”与“易”的,是“仁”与“性”;中庸则以“诚之”与“诚”,来贯通“仁”与“性”,完成“人与易”的天人之间的无间然的关系。这个结构,既属于中庸,也属于整个先秦儒家的道德思想。
 
以下,先列出中庸第一章的全部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a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在这第一段里,提出了“性”,“道”,与“修道”三个观念。
 
第二段则全就“道”上说去;却以“不睹不闻”一句,隐隐指点出“中”之所在,即“性”之所在。
 
第三段,提出个“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中”字,再提出一个“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和”字,把无间然的“性与道”的流行说出来了。
 
最后,“致中和”可使“天地位,万物育”,则此所谓之“中和”,非仅指人心之内之“中和”而已,乃透过人心,指向形上的“中和”。
 
这一章的段落大略如是,现在来讨论它的思想。
 
此中庸的第一章,乃是有系统地把易传的形上思想,在道德思想方面加以发挥。
 
“易”显其“性”,“性”复显为“人之性”。“性”即“中”,“中”者“喜怒哀乐之未发”。人如何能够直接认识,把握这“喜怒哀乐之未发”,当然不可能。人所能把握者,乃其刚发之时——“莫现乎隐,莫显乎微”。
 
对于“易”,也如是,“易”未有显象的时候,如何去把握它?要认识、把握它,是否也必要在它起码“有”显发的时候呢?
 
由于“易”的显发,天下因而是多的、动的;人心亦何独不然?
 
易的课题是:如何由这天下的多与动,去认识真正的道体——“易”。
 
而中庸的课题是:如何由这人心中的种种“喜怒哀乐”的发用,去认识真正的——属于他自己的道体——“仁”。
 
从“道”的流行的形态而言,“仁”就是“中和”。现在为了更淸楚地了解这一章的思想,以下,我将顺着段落次序予以简要的绎解。
 
“易”在人身之内,不再谓之“易”,而谓之“性”。此是一纯粹之“性”——没有人的意识在其中。
 
此一纯粹的“性”,乃人之所以生成,而又内在于人的一种存在原理,所谓“成之者性也”。人及其“仁”的生成,其根本的“成之者”就是“性”。
 
“易”虽在人身之内而为“性”,但其生生之德却不变改,因此,顺率此生生之德,则是“仁”之不断发用。“仁”之不断发用,乃“性”之生生之德的流行,所以谓之“率性之谓道”。“率性之谓道”的“道”,指的是“仁”,及“仁”之发用。
 
以上是“性”与“道”的关系。就中我们看出了,“性”是乾坤合德的“仁”的存在原理,而“仁”的不断发用,即代表着“性”的生生之德。
 
因此,顺率此“性”的,这种“仁”的不断发用流行,其最中正者,乃即此爱心与•恻隐,以感知于生生之德。此乃“仁”之本德,而能直贯于“性”与“易”者。“仁”之能直贯于“性”与“易”者,即是“中和”。
 
可是,“仁”之直接生成,既是基于接受阴阳之变化以生生的“乾坤”的合德,则“仁”之本身,亦日日变化不已;于是,顺率于生生之“性”而来的这流行之“道”,亦不是必然地时时居于“中正”的状态的一看易系统内,各爻位之有吉有凶即可知。
 
因此,必需要:“修道之谓教。”
 
这“修道之谓教”,在中庸之内特别重要。可分两点说明之。
 
第一,这表示了,“性”对于人的“仁”,并无主宰的意味;它虽是乾坤合德之“仁”的根本存在原理,但“仁”却只依照自己的感知所作的各种综合而自由行动。“性”所给予乾坤合德之“仁”的,只是感知与发用的原理而已。
 
第二,“天命之谓性”,表达了我们的生成是接受的,这种生成原理所供给我们感知与发用的原理也是接受的,然而,进一步,这些我们已然——且不能不——接受的原理所代表着的“生生的天命”,我们是否也接受,——这却是我们的自由。
 
因此,从人生论这方面看去,我们接受这“生生的天命”,不是被动,而是主动的。宋儒邵雍在这一点上说得很清楚:“降命自天,立命为人。”
 
而从儒家看来,正如孔子说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人乃是依于“仁”,在它的感知的综合中守于“中正”,上贯生生之德的——由感知此天命之存在而诚之。
 
这样,“修道之谓教”的修道便可以理解了,乃是中庸第二十章所说的:“修道以仁。”这“修道以仁”的“仁”,乃是“仁”之“成德”——为爱心与恻隐所贯通的,对生生之德的认知。
 
只有“修道以仁”,“仁”之发用,依其感知的无止境的综合才能恒常地守于“中正”,贯彻于“性”之德,而为人道之表率;如孔子说:“仁者,天下之表也。”
 
在这个地方,需要提一提:“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不睹”、“不闻”,都指着“中”,即“性”。
 
对于这“不睹”、“不闻”的纯粹之“性”,君子应要常存“戒慎”、“恐惧”的心情,这表示着,我们知道它是存在的,只是我们走的是“存其心、养其性”的道路,只能依于它的纯粹,来净化“仁”的种种发用(存其心),然后再以一纯净之心(仁)来操持此一纯粹的“性”。
 
由此,我们知道了,欲要“仁”的发用能守于“中正”,反求于“性”是必需的。反求于“性”,实无异于体认于“易”。
 
中庸的第一章,只说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却没有说出“性”是什么。但是,透过整章,我们却可以看到,“性与道”在这里都被纳人一个“中”字里面。
 
这表示,从整个人看起来,“性与道”都在人之“内”。纯粹的“性”既在人之内,“仁”也在人之内。
 
“中”的指谓是“内”,其内涵是“性”与“仁”,并包括“仁”的发用。并,且,“中”为“天下之大本”,而“和”则为“天下之达道”,则“和”亦自“中”出。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dj/9092.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孔子的核心思想仁义礼信智全来源于天道
《易传》的宇宙图式——先天宇宙图式
子思将孔子思想整理写成《礼记》 中的《月令》
《易传》五行说;夏历《夏小正》
《易传》 占筮历——大衍之数
《易传》贵时也贵中贵正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