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东坡解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他即是彪炳千秋的一位文学天才,也是北宋一位不大成功的政治家。在新旧党争中,曾被排挤到杭州、密州、徐州、黄州等处做地方官。宋哲宗时,一度被任命为翰林学士与礼部尚书,不久又出任杭州知州。后来,被贬到岭南惠州与海南等地。在《苏东坡传》一书的序言里,著名作家林语堂曾深情地写道: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襦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
苏东坡的故事基本上就是一个心灵的故事。他在玄学方面是佛教徒,知道生命是另一种东西暂时的表现,是短暂躯壳中所藏的永恒的灵魂,但是他不能接受生命是负担和不幸的理论——不见得。至少他自己欣赏生命的每一时刻。他的思想有印度风味,脾气却完全是中国人。有佛家绝灭生命的信仰、儒家生活的哲学和道家简化生命的信念,他心灵和感觉的坩埚融出一种新的合金。
苏轼生前既已名播海内外,后世民间影响也颇为不俗。正如清人储人获《坚瓠集》所言:“大苏死后忙不辙,
三教九流都扯拽”。苏轼少学道,长习儒,晚皈佛。所以,
南宋时儒家将其列入孔庙陪祀,与子思并列十祀之间;释家则认为苏轼“前身为五祖和尚”;而道家则以苏轼为文曲星。后世一些文艺作品也往往引用苏轼或嫁名苏轼的诗词,
以壮声势。《关帝灵签》中的注释文字“东坡解”,文辞鄙俚,显然也属于这类嫁名之作。
在中国文化星空里,无论德才识学,苏轼都堪称光焰万丈。他大起大落的人生坎坷本
身就是一部传奇(阁12)。虽然有时在政治h困顿失意,屡遭人生变故,仴是他却总能保持乐观而宽容的态度,从而为世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n的旷达诗篇。例如作于密州的《望云楼》就写道:“阴暗朝暮几回新,已向虚空付此身。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又如作于元丰七年的《满庭芳》也写道:“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甚至于最后被贬迁到海南岛,他也把它看成是优哉游哉的旅行,笑称:“吾生如寄耳,岭海亦闲游。”
世上有晋身之道,也有自退之道,苏轼似乎专门从事于后者。他一生不追求政事,却为政界所追逐,这实在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苏轼词作中所表达的豪迈、达观与出世思想,不管是对于官场中人还是落第士子,是平头百姓还是佛道中人,都具有着特殊的哲学意义与+生价值。其怠境与《关帝灵签》存在着许多相通之处。因此,后火将《关帝灵签》的“解曰”更名为“东坡解”,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这就是:苏东坡在达官贵人与文人士子中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为了让这些当时的社会精英更加容易接受《关帝灵签》,有聪明人灵机一动,就让苏东坡这位文曲星到武圣人的庙堂里来串门,友情客串一个角色。
苏东坡很喜欢接受哲学的安慰。被贬黄州时,他曾在雪堂的墙嗜和门板上写了一首箴言共三十二字,u夜观赏:‘‘出御人辇,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寒热之媒。皓芮蛾眉,伐性之斧。It脆肥浓,腐肠之药。”
《关帝灵签》里的“东坡解”,是对签诗所作出的一种通俗解释,其内容和签诗互为表甩。其句式与苏东坡的以上箴言形式相近,也是四言八句。
事实上,“东坡解”以及下面将要谈到的“碧仙注”,严格说来,都属于签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东坡解”的句式为w言八句,它与汉代《焦氏易林》以及敦煌卜书的句式非常接近。
7.碧仙注
这里,“碧仙”指的是碧霞元君,其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或天仙圣母,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近代民间信仰极盛,遍及各地的娘娘庙大都为碧霞元君祠。近人容肇祖先生曾经对北京妙峰山上的碧霞祠做过描写:
妙峰山顶有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庙,在京城西北80余里,山路占40余里,每届四月初一开庙半月,环绕村落,男女辐辏,不惜盘绕崎岖山路,进庙烧香以求神灵福佑,烧香后则在庙门外买些纸制花、蝴蝶、虎等类,插戴头上,叫作“带福回家。”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gdlq/6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