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华严经 楞严经 金刚经 法华经 阿弥陀经 六祖坛经 观音经 药师经 大藏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 佛遗教经 普贤菩萨行愿 四十二章经 八大人觉经
您的位置:国易堂 > 佛教 > 佛经大全 > 佛遗教经 >

少欲生善

2014-11-27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佛遗教经

  少欲生善

  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应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善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纂。是名少欲。

  你们诸位比丘应当知道,多欲的人因为多求自利,所以苦恼也多;少欲的人,不求名闻利养,没有欲求就不会有苦恼。仅是为了少欲,尚应修习,更何况少欲还能增长诸种善法的功德。

  如能少欲,就不会以谄曲之心来逢迎他人的心意,也不会被五根的贪著所牵引。

  因此,修习少欲的人,其心坦荡,无所忧虑、无所畏惧,遇到任何事,无论多少,都觉得满足;若能少欲,则有涅粲的果位可得,这就叫作“少欲”。

  这一段和前述的骄慢、谄曲是相衔接的,由骄慢而变成谄曲,对上谄曲,对下骄慢,对不如己者骄慢,对胜于己者谄曲,目的是为了呈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而希望受到他人的肯定、恭敬、供养,亦即希望获得名闻利养,这种人并非无欲,而是另一种贪求,所以再回到少欲这一点来讲。

  多欲的人,有时从表面上看不出来,因为这里所说的多欲,并不等于贪求五欲等物质的享受,而是追求名闻、追求地位或追求恭敬;名闻恭敬背后,一定会有物质的供养,所以修道之人一定要小心,只要还有一些期待,无论期待世间的任何东西,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就会有怀疑、忧虑、恐惧等烦恼心出现,就会怕人家看不起,就会怕失去自己的名声地位,因此需要用谄曲的态度来保持、稳固自己的傲慢,这些都是烦恼,所以是与离欲的涅粲背道而驰的。唯有少欲,才能生起世出世间一切善法功德。

  这种微细的贪欲,只有已离欲的阿罗汉才不会有,凡夫是一定都会有的,所以应随时警惕。如果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要了,但名声不能坏掉,或自以为自己是无欲之人,所以无论如何都胜人一筹,有这些想法,其实就是一种贪欲,已非无欲之人了,却还不自知。

  欲,追求、贪取享受,是染污的烦恼欲,有两个层次:一是以五根贪取五欲;二是以心念贪著名闻。

分类标签:佛教遗经少欲生善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fjqj/fyjj/8886.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勉求出离
开示无常
两类弟子
真实四谛
反覆叮咛
离诸戏论
智慧明灯
修习禅定

为您推荐相关的文章

佛遗教经 译者
佛遗教经 内容大要
缘起
智慧明灯
两类弟子
所持戒相持
《佛遗教经》的注释
以戒为师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