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故事:参透事物的本来面貌,自由自在
李翱是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他非常向往惟严禅师的德行。任朗州刺史时,他曾多次邀请惟严禅师下山参禅论道,都被惟严拒绝了。后来,他亲自去拜见惟严禅师。
李翱去的那一天,巧遇禅师正在山边树下看经。
虽然是太守亲自来拜访自己,禅师毫无起迎之意,对李翱不理不睬。侍者提醒惟严说:“太守已等候您多时了。”惟严禅师只当没听见,继续看经。
李翱是一个急性之人,看禅师这种不理睬的态度,忍不住怒声斥道:“真是见面不如闻名!”说完,便拂袖欲去。
惟严禅师这时候才慢条斯理地问:“太守为何看中远的耳朵,而轻视近的眼睛呢?”
这话是针对李翱“见面不如闻名”(眼之所见不如耳之所闻)而说的。李翱听了亦惊,忙转身拱手谢罪,请教什么是“道”。
惟严禅师用手指指天,又指指地,然后问他道:“理会了吗?”李翱摇摇头说:“没有理会。”惟严禅师便解释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当时,李翱正在思索,突然一道阳光射了下来,正巧照见瓶中的净水,李翱顿有所悟,不禁随口念了一偈:
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惟严禅师开始故意不理睬李翱,是想挫挫他的傲气和火气,最后见他气和心平之后,这才对他说了入道的真谛:云在青天水在瓶。
后人认为,惟严禅师的“云在青天水在瓶”大约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云在天空,水在瓶中,正如眼横鼻直一样,都是事物的本来面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只要领会事物的本质、悟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明白什么是道了。二是说,瓶中之水,犹如人的心一样,只要保持清净不染,心就像水一样清澈,不论装在什么瓶中,都能随方就圆,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刚能柔,能大能小,就像青天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这不就是一颗平常心吗!
平常心就是没有矫饰,超越高低贵贱、得失名利,是本来清净自性心的全然显现。平和的心态能消除褊狭和狂傲之气,舍去浮躁和虚华,以一颗平常心直面人生,就会脚踏实地走好人生每一步。
平淡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
一个人从小到大常常有很多欲望,为了实现这些欲望,常常会想尽各种办法,动用种种可以利用的手段。可是,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当一种愿望实现以后,还会绞尽脑汁去追求另外的目标。其实,当这些整天为了自己的欲望奔忙的人,停下来反观自心的时候,才会发现,平淡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
人活着何必一定要追求轰轰烈烈呢?平淡是一种享受。在人生旅途中行走了几十年,以一颗平常心经营自己的生活,平平淡淡地对待一切,即使过得很平常,其实会很惬意,很舒心。
佛教中有一则扫地和尚的故事,说的是在一座县城里,有一位老和尚,每天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开始扫地,从寺内扫到寺外,从大街扫到城外,一直扫到离城二三里远。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小城里的年轻人,从小就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老和尚虽然很老很老了,就像一株古老的松树,不见它再抽枝发芽,可也不见衰老。
有一天,老和尚坐在蒲团上,安然圆寂了,可小城里的人谁也不知道他活了多少岁月。过了若干年,一位长者走过城外的一座小桥,见桥上镌着字,字迹大都磨损,长者仔细辨认,才知道石上镌着的正是那位老和尚的传记。根据老和尚遗留的戒牒推算,他活了137岁。
老和尚曾说过一道诗: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
人人都把心地扫,世上无处不净地。
从中使人悟出,平淡对人心清净的重要。
现代人也许会讥笑这位老和尚除了扫地、扫地,还是扫地,生活太平淡,太清苦,太寂寞,太没出息。其实,这位老和尚就是在这平淡中,给小城扫出了一片净土,为自己扫出了心中的清净,扫出了137岁的高寿,谁能说这平淡不是人生智慧的提炼?
人生在世,不可能没有欲望。除了生存的欲望之外,人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动力。可是,欲望是无止境的,尤其是现代社会,物欲更具诱惑力,如果管不住自己的欲望,随心所欲,就必然会带来痛苦和不幸。
一个人自由不自由,不在于随心所欲,而在于能时时顺心尽意。精神的自由比行为的自由更重要。精神自由的人,大多能慎物节缘,自甘平淡,保持一种宁静超然的心境,做事会不慌不忙、不躁不乱、井然有序,面对外界的各种变化不惊不惧、不愠不怒、不暴不恼,而在物质的利诱面前也心不动、手不痒。没有小肚鸡肠带来的烦恼,没有功名利禄的拖累,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觉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也没有遗憾。心灵常处于一种稳定、平衡、有规律的正常状态,这是心灵的最大舒展。
清净自在的心才是最珍贵的
人对自己的一生往往是无限地追求,学位、工作、名望、财富、家庭,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追求之路,一个阶段接着下一个阶段,满足了吗?没有!反而坠入下一个追求的目标,永无止尽。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回顾1年、5年、10年前的自己,是不是就像南柯一梦?究竟你是随波逐流,还是找到了生命中真正的目标?
有一则公案,印度禅宗二十七祖般若多罗曾到某个国家弘法,国王十分虔诚,供养尊者相当名贵的宝珠,而尊者临行前问了三个太子一个问题,他问:“世间有没有比宝珠更珍贵的东西?”大太子回答说,最好的宝珠已经供养给尊者了,已经没有比这更珍贵的物品了;二太子也答了相同的答案;三太子则表示:这的确是最珍贵的宝珠,因为“珠不知珠,宝不知宝”,它的价值是相对的,当人不觉得它珍奇,那就是垃圾了。这位三太子就是后来的达摩祖师,他释义了这宝物的价值。
昔日六祖惠能禅师,听五祖弘忍禅师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豁然大悟,即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自在、快乐、智慧何处寻?真正的自性,近在咫尺,不从外得。每个人手里皆有把通往天堂之路及开启地狱之门的钥匙,想开哪一道门?往往就在这念心中。人心若向外企求,便充满错觉及颠倒,这念心始终迁流不停。保持当下清净的心、不打妄想、清楚明白,人自在了,即能处处作主,享受生命真正的自由。
本文出自国易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fjgs/7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