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大全 道教文化 道教音乐 道教符咒 道教人物 道教圣地 道教经典 道教书籍 道教常识 道德经 道家全解
您的位置:国易堂 > 道教 > 道教圣地 >

仙道贵生的生命认识

2013-04-08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道教圣地

仙道贵生中的“仙道”,是指成仙得道。道教相信神仙是真实存在的,通过修炼是可以成仙的,神汕生活是逍遥自在的,是长存不亡的,他们都是得道的真人,是学道和修道之人学习和信仰的人格形象。而成仙得道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自我的修行,达到长生久视。所以道教教导人们要贵生、重生、乐生,把生存的质量提高到神仙一样的境界,达到生道合一的目的,就是得道。

道教“汕道贵生”的教义,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桊汉时期的方仙信仰。二是老子所著《道德经》中“长生久视”之道的理义。祖天师张道陵立教时,将神仙信仰和常道宗理融合为一体,完整了道教信仰的体系。他认为“生”是道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道教重生恶死,追求长生成仙,修道的目的就是求得长生。

道教相信人通过修炼,物质生命可以得到延续,精神生命也可以得到升华,最终成仙得道。为此,历代髙真在仙道信仰的追求中,积极探索生命修炼的途径,总结了丰富的修养学说和修炼方法。以“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精神为动力,立志要“度己度人”,反映了道教贵生乐生和胸怀世人的人生态度。

修道以至长生成仙,就是要求人们以积极和超脱的人生态度来生活。人之生命乃由道之天地的灵秀之气而化生,得之不易,应该格外珍惜。修道主要有心性品德的修养和身形生命的修炼两个方面。心性品德的修养和提高,是修炼物质生命的基础,修养心性品德的标准,是学修“道”一样的德行,去除一切私心和嗜欲,淡泊名利,精神不要为外物所累,使生命得到保养。同时,还要广行善举,利物济人,积功累德。生命的修炼则是以品德修养为根基,通过服食导引、存想守一、坐忘胎息、精气化炼、静功动功等修炼方法来促进生命的健康和长久。最终达到神形同一而得道成仙。

道生万物,“道”是宇宙的本原和主宰者,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无时不存,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演化者。而“道”又以“德”显,对于修道之人,就是要修“德”,只有按“道”之德去做,方能得道成仙。

道教中的“乌托邦"

外国有个“乌托邦”,在中国道教的教义中亦也有一个被营造的“乌托邦”,那就是道教信仰中的"桃花源"。修道之人认为,通过修炼,物质生命可以得到延续.精神生命也可以得到升华.最终成仙得道而飞升“桃花源”之境。一如图中所绘之自然殊妙之境。

分类标签:认识生命仙道贵生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djsd/1808.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为您推荐相关的文章

道教在东汉时创立?道教对中国封建社会有哪些影响?
仙道贵生的生命认识
道教“尊道贵德”的象征世间众生的护法神
道教圣地:只要你想走,就一定会有“道”
玉皇大帝,道教玉皇大帝来历
道教中的八仙都是哪八仙?
道教圣地:走进道观:看道士的修行生活
不可言说的奥秘:“道”和“德”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