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庄子 张天师 五斗米教 魏伯阳 张角 陶弘景 葛洪 陈抟 王重阳 全真七子 丘处机 道家人物
您的位置:国易堂 > 道教 > 道教人物 > 道家人物 >

“紫阳真人”张伯端和内丹学

2013-03-31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道家人物

张伯端为北宋著名的道士,金丹派南宗五祖之一。字平叔,人称“悟齊-先生”,亦被尊为“紫阳真人”。自幼好学,对儒释道三教经书,以及刑法、书算、医卜、天文、地理,都有研究。曾仟府吏一职,后因触犯律法而被遣戍岭南,后随从干龙图阁学士陆诜转赴各地。

据说,宋神宗熙宁二年,张伯端在成都奇遇“异人”,并授之于他金丹药物火候之秘诀,于是,其遂就改名为张用成,并著以《悟真篇》來阐述内丹功法。其后,又研习佛经禅学,撰写《禅宗诗偈》,并与其中附以《悟真篇》。

此《悟真篇》为道教内丹学名著,被誉为“千古丹经之祖”,以首次打开道教修炼大门而著称于世,并被西方学者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人体科学的专著。该书以诗词歌颂的方式,来阐述内丹宗旨及练功方法,倡言性命双修、道禅融合。事实上,这本书鉍能体现张伯端的丹道思想。

在张伯端的丹道思想中,存在着两大传授系统:一是清修系统,即由已身中精气神所炼而得内丹。此系统被后世内丹家奉为怕端丹道嫡传正宗。另一为双修系统,即通过男女性修炼而得已身之药进而炼得内丹的方法。此系统亦称出自张伯端之传。关于这两大传授系统,《悟真篇》中是都有所涉猎。

此外,在张伯端的丹道思想中,还有存在有比较突出的两大相互关联的方面:一是,高倡三教归一,尤推崇禅宗“明性”为最高境界。他认为,“儒、释、道”三教思想宗旨应同归于“性命”二字,因此他将钟吕内丹派提倡的“性命双修”视为得到三教真传的“最上乘法”。

二是,与内丹炼精气神相适应,引禅宗心性之说入内丹,其丹法以先修命、后修性为基本特征。他继承钟吕内丹派的观点,认为道自虚无生万物是顺生过程,内丹修炼则反此,当复归虚无,与道合一,即可永世长存。因而,他提倡修道者,应从道教命术入手,以佛教修性为用,于此,才可做到道禅融合,性命双修,而终归于成仙合道。这亦是为张伯端内丹学说之要旨。

张伯端的内丹学说对后世影响颇深,在其身后不仅形成了专主内丹修炼的金丹派南宗,其张氏门下还有刘奉真、石泰、马自然,石淳一四大弟子。此外,其内丹学说“性命双修”的思想,也深深地影响着当时其他内丹学派,各家内丹法并多以此为主张。

另,张伯端在内丹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促使了道教内丹学的成熟,还推动了唐宋间三教合流思潮的发展。

分类标签:张伯端内丹紫阳真人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djrw/rw/1459.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为您推荐相关的文章

陶朱公的商道根源
崇奉“太一神”的太一道
道教有哪些流派?唐朝有哪些著名的道教学者?
王羲之与道教有什么关系?
统领三山符箓的正一道
唐代道士张万福对斋醮科仪有哪些贡献?
左慈是如何戏弄曹操的?
“紫阳真人”张伯端和内丹学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