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生死旺衰历程分成了十二个阶段即十二宫.并配入十二个月中。这十二宫(按以后通用的名称)是:长生(即上文的“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即“王”)、衰、病、死、墓(即“葬”)、绝(即“受气”)、胎、养。它们各自的含义是:
长生一犹如婴儿之初生。
沐浴一犹出生后沐浴去垢,指幼儿阶段。
冠带一犹人渐长而需冠带。
临官一好像人由长而壮,可以出仕做官了。
帝旺一好像人的体力 、智力都到达最旺盛的时候了。(但盛极也孕育了衰敗的初兆。
褒一盛极而衰,开始走 下坡路了。
病一由 衰败而生病。
死一由病而死。
墓一死而理葬入墓。
绝一前气已绝;后气将 续。
胎一后气继续结气成胎。
养一好像人养胎于母腹之中。
显然,它们表明了五行由盛而衰、由衰复盛、衰旺程度不同的十二个阶段。若将上面《五行大义>关于五行寄生十二宫的叙述转换成以下表格的话,或许更能看清五行中各行的旺衰历程: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木、火、金、水四行都已有独立的旺衰历程。唯有土这一行,它基本上采取“火土同行”的方式,这使它已不同于汉代盛行的“水土同行”的安排了。
关于五行的生死旺衰历程,最初见于《淮南子》:
木生于亥,壮于卯,死于未,三辰皆木也。火生于寅,壮于午,死于成,三辰皆火也。土生于午,壮于戌,死于寅,三辰皆土也。金生于巳,壮于酉,死于丑,三展皆金也。水生于申,壮于子,死于辰,三辰皆水也。
我把它们标记在下面地支的序列上:
显然,五行的土处于金和水的“生、壮、死”历程之间。因此,当西汉京房把五行的态势引进易卦的时候,他说:
寅中有生火,亥中有生木,巳中有生火,中中有生水。丑中有死金,戌中有死火,未中有死木,辰中有死水,土兼于中.
徐昂释云:“火长生在寅而死于酉,墓在戌也;木长生在亥而死于午,墓在未也;金长生在巳而死于子,墓在H也;水长生在申而死于卯,萬在辰也;土居中央,而通于四时,其生死于水同位。”因此自京房以后,易卦推断中都采纳了水土同行的处理方式。
跟京房易学不同,《五行大义》基本.上采取了火土同行的方式,这显然是一一个重大的变化。然而,在上的墓位安排上,却依然保留着水土同墓。可见,此时,五行的土,尚在由原来跟水同行而转向跟火同行的旺衰路线的变化过程中。在隋代,这个变化显然还没有完成。事实上,在《玉照定真经》以及在北宋、南宋交替之际出现的《珞球子三命消息赋》的徐子平注本中还依旧保留着水土同墓。
正是在五行寄生十二宫的基础上,产生了后来出现的十天干周行十二地支的生死旺衰历程。可以列表如下:
首先,在表5.4中,属于五行土的天干一戊和己, 这里已经分别跟属于五行火的天干一丙 和丁的生旺死绝的历程相-致了。这表明,此时火土同行已经完成。时间大概在南宋。
在五行的方位上,北方为水,南方为火,而土居中央。汉代水土同行的处置方式,说明位居中央的土,更多地依附于北方的水,为什么后来逐渐演变成跟南方的火同行呢?这种演变本身是否蕴涵着一种 中心点南迁的趋势?
事实上,这已表现出对原先的中华白然生态模式的一个重要的调整,即“中土”的地理位置,已由秦汉时代以河南洛附故都为中心的区域(大致在北纬35°左右)南迁,或者说,中华白然生态原先在古代中国的中心位置已从黄河中下游流域向南方的长江流域转移。同时,在自然气候的模式上,也从原先春(木)一夏(火)一 长夏(土)一秋(金)一冬(水)模式 ,转变为春(木)一夏(火)一 秋(金)一冬(水)四季 平均分配的模式,而土则被分配到四个季月(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的最后十八天。
本文出自国易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bzml/97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