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全书 周易预测 周易八卦 周易占卜 周易起名 周易学习 周易讲座 周易天地 周易应用 周易基础
您的位置:国易堂 > 周易 > 周易讲座 >

周易讲座:人生的现实追求:主体与客体的统一(4)

2013-08-31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周易讲座

《周易》时字凡五十三见,大多是讲时观念的。诸如“时中也”(《蒙•彖传》)、“应乎夭而时行”(《大有•彖传》)、“而天下随时”(《随•彖传》)、“与时行也”(《通•彖传》)、“时止则止,时行则行”(《艮•彖传》)、“与时消息”(《丰•彖传》)等等,无不是时观念的明确表述。人之行与时之行偕同一致。时当止则止,时当行则行;时当消必消,时当息必息。行止消息决定于时。天道有时,人道也有时。客观世界是有时变的,人也要讲究时变。主客的统一能否实现,关键就在于人能否适应客观世界的时变。《周易》还有几句关于时观念的命题尤可注意。如:

“豫之时义大矣哉”。

“随时之义大矣哉”。

“颐之时大矣哉”。

“大过之时大矣哉”。

“险之时用大矣哉”。

“遯之时义大矣哉”。

“睽之时用大矣哉”。

“蹇之时用大矣哉”。

“解之时大矣哉”。

“垢之时义大矣哉'

“革之时大矣哉”。

“旅之时义大矣哉”。

等十二句称道卦之时、时用、时义之伟大的话,我们从中看到孔子对《周易》时观念有极深刻的体会。《周易》卦中时的妙用令他感叹不已。六十四卦实质都是讲时的问題,而孔子只在这十二卦上发感慨,是有道理的。《豫》、《随》、《颐》、《大过》、《坎》、《遯》、《睽》、《蹇》、《解》、《垢》、《革》、《旅》这十二卦都有一定的反面意义,不是完美的卦,但是如果用《易》者理解其中时的妙用,把握时的变化,便能收到积极的正面的效果。举此十二卦为例,明白卦中时的奥秘,其余各卦之时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十二卦皆重时,微观之又各有特点。例如《革》卦是讲革命的,革命把握时候最重要,不到革的时候不能革,到了革的时候不可不革,所以《彖传》言“革之时大矣哉”。《颐》、《解》、《大过》三卦同此。又如《随》卦是讲以己随人的,随人的关键是得其正,得正无固定不变的标准,须因时而定,其中有时的问題也有义的问题,故《彖传》言“随时之义大矣哉”。《豫》、《遯》、《娠》、《旅》四卦与此同。又如《蹇》卦是讲艰难险阻的,艰难险阻本是坏事,但坏事能起到好事的作用。国家处在蹇的时候,有杰出人物出来顺时而处,贞正而行,则国可治邦可正。故《彖传》言“蹇之时用大矣哉”。《坎》、《睽》二卦义亦略同。

《周易》的人生论讲究主客统一,强调积极的人生应该既不逃避现实也不做现实中的被动者,要认识并把握客观世界,像孔子那样做到“知天命”广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实现主客统一的目标。所以《周易》贵时,贵时的用意显然是指示人们把握、适应变化中的客观世界,以便在大自然和社会的制约中获得尽可能多的自由。对于用《易》者来说,欲实现主体与客体统一的现实的追求,根本的问题是能否深刻理解时的观念,在生产、生活、政治乃至道德的社会实践中主动有窣地驾驭时变。这是极难极髙的标准,没有相当的修养和能力,难以做到。在我们已知的古代杰出人物中孔子是做得好的仅有的一例。孔子自己说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又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又说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蓮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孔子懂辩证法,善用变化的眼光看世界,因而极重时的问题,因时制宜是他说话做事看人的重要标准。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总是根据时变,根据客观世界的现实状况决定自己行动的方向,最善于使自己的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统一起来。孔子的其他一切思想都与此有关。孔子提倡仁与义,仁与义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不过,这个核心是第二位的,它要受前一个核心即时观念的制约。仁义与礼不可分,仁义是内容,礼是外部形式,仁义礼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仁是解决血亲关系问题的原则,义是解决政治关系问题的原则,礼是解决血亲关系和政治关系两方面问题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在孔子的思想中这三者是分不开的。说孔子思想核心是仁或仁义而忽略礼,或者说孔子思想核心是礼而忽略仁义,都是不全面的。孔子自己曾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中庸》)显然将仁义礼看作一体。盂子也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孟子•离娄》)孟子也视仁义礼三者为一体,与孔子说的并无二致。从理论上说,仁义礼三者一致一体,不可分割;从实践上说,它们又不能不分割。在实践上落实仁义礼,由于时不同,侧重点必也不同。孔子一向从时出发考虑问题,所以他有时强调仁,有时强调义,有时强调礼。《礼记•丧服四制》门内之治恩摈义,门外之治义断恩。”说的也是仁义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侧重。

分类标签:人生统一主体客体周易讲座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zyjz/5790.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为您推荐相关的文章

从屯,遁,家人,同人卦爻辞看文王蓄积力量的措施
《周易》之道与《原道》之道
《周易》的三才之道与三才观念之源起
西汉象数易学传的承
《周易》的写作方法,“原始要终”与“原始表
理发行业为什么要祭拜吕洞宾?
周易的象数知识:《系辞传》日:“易者,象也。
春秋时代诸子百家与《周易》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