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三国志》《释文序录》及《隋书》皆未载明西汉易之传于东汉者,其授受之际,莫能详考,岂以蔡邕为《后汉书》未成,而为王允等诛死,而范晔东晋人,世隔时异,未能尽明其传承邪?《释文序录》及《隋书》皆本《后汉书》之说,惟《隋书》所载《高相易》受于王横,实误,此吾师高仲华夫子已驳正之。
《后汉书●儒林传》云:
“光武中兴,爱好经.....立五经博士......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刘昆字桓...平帝时受《施氏易》于沛人戴宾。...子轶字君文,传昆业,门徒亦盛。..丹字子玉,南阳育阳人也。世传《孟氏易》....徒众数百....作《易通论》七篇...... 易家宗之....时中山鮭阳鸿,字孟孙,亦以《孟氏易》教授有名称。....任安字定祖....授《孟氏易》....又从同郡杨厚学图...建安七年卒于家。杨政,字子行....从代郡范升受《梁丘易》....教授数百人。....张兴,字君....习《梁丘易》以教授....弟子自远至者,著录且万人,为梁丘家宗。...子妨传兴业。.... 戴凭字次仲,汝南平与人也。习《京氏易》。..时楠阳魏满,字叔牙,亦习《京氏易》教授。...孙.期,字仲或...习.《京氏易》....建武中,范升传《孟氏易》(按:范升乃学《梁丘易》者,此误。)以授杨政,而陈元、郑众皆传《费氏易》,其后马融亦为其传,融授郑玄,玄作《易注》,荀爽又作《易传》,自是费氏兴而京氏遂衰。’
“景鸾,字汉伯,广汉梓潼人也。少随师学经,涉七州之地,能理《齐诗》、《施氏易》,兼受《河》《洛》 图纬,作《易说》及《诗解》,文句兼取《河》《洛》,以类相从,名为《交集》。..... 凡所著述五十余万言。数上书陈救灾变之术。州郡辟命不就,以寿终。”
《后汉书●郎频传》云:“父宗字仲绥,学《京氏易》....少传父业。”
《杨政传》云:“祈圣元,京兆人,与同郡左中郎将杨政皆治《梁丘易》。”
《袁安传》云:“祖父良习《孟氏易》,平帝时举明经,为太子舍人。建武初至成武令,安少传良举,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字仲誉,习《孟氏易》。作《难记》三十万言。....(京)子彭,字伯楚,少传父业。....彭弟汤,字仲河,少传家学。诸儒称其节,多历显位。(安子)敞,字叔平,少传《易经》教授,以父任为太子舍人。”
《杨震传》云:“少传父业,兼明《京氏易》。”
《马融传》:“初, 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融从其游艺。按皇甫谧《高士传》言恂明礼、易,“渭滨弟子扶风马融,沛国桓膦等,自远方至者十余人。.马融之学既出于挚恂,融传《费氏易》则挚恂亦传《费氏易》......桓膦既与马融同门,当亦传《费氏易》者。”
《朱晖传》:“家世衣....子额修儒术,颉子穆,穆曾以《书》戒梁冀曰:‘明年丁亥之岁,刑德合于乾....谓阳道将胜而阴道负也。”(吾师高仲华云:“以其说推之,或出于京氏。”)
《崔驷传》:“高祖父朝.....舒小子...著《周易林》六十四篇,用决吉凶多所占验。....篆生.....生姻,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 ........能传其父业......从侍中贾逵质正.....遂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六日七分,诸儒宗之。”
《徐防传》:“祖父宣为讲学大夫,以易教授王莽父宪亦传宣业,防少习祖父学。”(按: 梁丘贺再传弟子五鹿充宗子衡咸亦为王莽讲学大夫,马国翰因列王莽为《梁丘易》,意者徐氏三代亦传《梁丘易》)《显宗马皇后纪》:“后能诵《易》,好读《春秋》、《楚辞》,尤善周官、董仲舒书。”
《马援传》:“(援子廖)少以父任为郎。”《东观记》日:“廖少习《易经》,清约沉静。”
《郑玄传》:“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玄少为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
《郑兴传》:“(兴) ....众字仲师,年十二,从父受《左氏春秋》,精力于....兼通《易》、《诗》,知名于世。”
《周燮传》:“燮生而缺颐折额,丑状骇人。其母欲弃之,父不听日:‘吾闻圣贤多异貌,兴我宗者乃此儿也。’于是......及长专精易。”
《杜乔传》:“乔字叔荣,河内林虑人也。”《续汉书》日:“乔少好学,治《京氏易》。”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rm/96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