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入门 易经智慧 易经奥秘 易经八卦 易经学习 易经取名 易经视频 易经基础 易经应用 易经全文
您的位置:国易堂 > 易经 > 易经入门 >

《易》之象——观物取象的思维模式

2022-09-15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易经入门
《易》之象——观物取象的思维模式
 
六十四卦卦名与卦象的关系,六十四卦卦名之义例,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条:
 
第一,《周易》六十四卦卦名的取定,参考了上下经卦的卦象及其组 合的意义。如《谦》卦,艮下坤上,为大山在地下之象,大山按常理应 高于地面,而卑居地下,象征着地位高的人能谦卑于地位低的人。再如 《明夷》卦,离下坤上,为光明没落于地平面下之象,而“明夷”,就是 光明毁灭的意思,这个卦名的取得,显然是依据上下二经卦卦象的关系 而取定的。再如《损》《益》二卦,“山下有泽”为“损”,因为泽水使 大山的高度有所减损;“雷风交织”为“益”,因为雷雨和大风交织在一 起必然相得益彰。再如《涣》卦,“风行水上”必然使水面涣散,故命名 为“涣”。再如《既济》《未济》卦,一个是“水在火上”,一个是“火 在水上”,二者上下卦象的关系正好相反,故在卦象的命名上也恰好相 反。这样的卦例还有很多,《大象传》专门从上下二体之间卦象关系的角 度去解释卦名的由来,是很有道理的。
 
第二,《周易》六十四卦卦名的取定,参考了一卦六爻画在奇偶或阴 阳排列上的特点。首先我们看《小过》《大壮》《大过》《大畜》《大有》 《小畜》这六卦。这六卦,卦名或称“大”,或称“小”,是否与卦象有 一定的联系呢?答案是肯定的。卦名中的“小”,是就爻画中阴爻(或偶 数)而言的;卦名中的“大”,是就爻画中阳爻(或奇数)而言的。这 个推断,一方面我们在《泰》《否》两卦的卦辞上可以得到验证:《泰》 卦卦辞说:“小往大来,吉,亨。”《否》卦卦辞说:“否之非人,不利君 子贞。大往小来。”按《泰》卦乾下坤上,下三爻全为阳爻,上三爻全为 阴爻,上经卦为往,下经卦为来,故曰“小往大来”;《否》卦则坤下乾 上,下三爻全为阴爻,上三爻全为阳爻,上经卦为往,下经卦为来,故 曰“大往小来”。这是“阳大阴小”的观念在《泰》《否》两卦上的证 明。另一方面,“阳大阴小”的观念在上述六卦中照样行得通。如《小 过》卦,外面四个阴爻,中间只有两个阳爻,阴爻与阳爻相比,确实有 点“过” 了,故为“小过”。《大过》卦,中间为四个阳交,外面只有两个阴爻,阳爻与阴爻相比,确实也有点“过” 了,故为“大过”。《大 壮》卦,下面是四个阳爻,上面是两个阴爻,阳爻与阴爻相比,阳爻壮 盛,且四个阳爻都处在下位,相对“阴(小)往”而言,其为“阳 (大)来”,故取名为“大壮”。《大畜》卦,是外面四个阳爻畜集里面两 个阴爻,以大畜小,故为“大畜”。《小畜》卦,是六四阴爻牵引、畜集 其他阳爻,是以小畜大,故为“小畜”。《大有》卦,是五个阳爻共有六 五阴爻,故为“大有”。
 
同样地,我们再看一下《夬》卦和《垢》卦:从卦画阴阳的排列上 看,《夬》卦与《大壮》卦最为相近,《大壮》卦为四个阳爻在下位与两 个阴爻构成对比,阳爻壮大;《夬》卦则五个阳爻在下位与一个阴爻构成 对比,阳爻的势力达到了快要冲决阴爻的地步,故取名为“夬”。夬,就 是决断、冲决的意思。这种解释,由《夬》与《大壮》卦的爻辞上相近 的特点可以证明:如《大壮》卦初九爻辞曰“壮于趾”,九三爻辞曰 “小人用壮”,而《夬》卦初九爻辞也说“壮于前趾”,九三爻辞曰“壮 于頑”。关于《娠》卦卦名的含义,《周易集解》引郑玄曰:“一阴承五 阳,一女当五男,苟相遇耳,非礼之正,故谓之‘娠’。‘女壮’如是, 壮健以淫,故不可取,妇人以婉娩为其德也。”®郑玄的解释注意的恰是卦 画阴阳在排列上的特点,当符合《易经》作者的原意。
 
同样方式命名的,还有《复》《剥》二卦。关于《复》卦卦名的由 来,《周易集解》引何妥曰:“复者,归本之名。群阴剥阳,至于几尽, 一阳来下,故称‘反复’。阳气复反而得交通,故云‘复亨’也。”®关于 《剥》卦卦名的由来,《周易集解》引郑玄曰:“阴气侵阳,上至于五, 万物零落,故谓之‘剥’也。五阴一阳,小人极盛,君子不可有所之, 故‘不利有攸往’也。” 
 
第三,《周易》六十四卦卦名的取定,还考虑了某些特殊卦形的外在 形状。如《颐》卦,最下爻与最上爻为阳爻,中间四爻全为阴爻,从卦 形上看,阳爻好像人的上下唇,阴爻好像口中密布的牙齿,故命名为 “颐”。再如《噬嗑》卦,卦形与《颐》卦相近,而九四阳爻则像口中牙齿咬住的食物,整个卦形好似人用口吃东西,故命名为“噬嗑”。再如 《鼎》卦,刘大钧说:“《鼎》卦之所以称‘鼎’,恐怕就是因为组成该卦 的六个爻画俱有‘鼎’的形象。我们看:初六爻像‘鼎’之足,九二交, 九三爻及九四爻像‘鼎’之腹。六五爻像‘鼎’耳,上九爻像‘鼎’之 铉。” 再如《中孚》卦之所以命名为“中孚”,可能亦与整个卦形有关: 初九、九二阳爻在下,九五、九六阳爻在上,中间夹有六三、六四阴爻, 可见卦形中间是虚空的,有虚怀若谷的意思,故取名为“中孚”。再如 《节》卦,初九、九二阳爻,六三、六四阴爻,九五阳爻,上六阴爻,卦 画在阴阳的搭配上若合符节,故取名为“节”。这样的例子,可能还有不 少,需要我们仔细琢磨才能体味得出。
 
从以上对《周易》“观物取象定名”的分析可见,卦象与卦名之间确 实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二)爻辞与卦象的关系
 
不但《周易》的卦名是通过观察卦象而取定的,而且六十四卦爻辞 的撰系,亦与卦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爻辞在撰系上的特点,首先表 现为六条爻辞在排布上所呈现出的“原始要终”的意义。《系辞》中专门 作了论述: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 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 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 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 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
 
这段话比较准确、系统地阐释了《周易》爻辞的排列原理及其意义。 首先,它提出了《易经》在卦爻辞的撰系上以“原始要终”为总法则, 就是说《易经》以推原事物的初始、归纳事物的结局来作为一卦的根本 目的。如果我们逐卦考察爻辞,就会发现有不少卦的爻辞在排列上透露 了《易经》作者“原始要终”的强烈意识。
分类标签:模式思维取象易象观物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rm/96440.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汉儒取象之范畴

为您推荐相关的文章

隋末所保存之两汉易学
天地生成之数与五行配合之数
《易经》的哲学性,《易经》具有"追问〃的特征
泰否卦之三阴三阳卦和二阴二阳卦
荀爽易学以气为本、乾坤为用的宇宙观
春秋易学中的卦变现象及其理论
《易》之占——推天道而明人事
《易》之理一一《易》与天地准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