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入门 易经智慧 易经奥秘 易经八卦 易经学习 易经取名 易经视频 易经基础 易经应用 易经全文
您的位置:国易堂 > 易经 > 易经取名 >

东汉易学之源流与传承

2022-12-09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易经取名

  东汉易学之源流与传承

  《后汉书》《三国志》《释文序录》及《隋书》皆未载明西汉易之传于东汉者,其授受之际,莫能详考,岂以蔡邕为《后汉书》未成,而为王允等诛死,而范晔东晋人,世隔时异,未能尽明其传承邪?《释文序录》及《隋书》皆本《后汉书》之说,惟《隋书》所载《高相易》受于王横,实误,此吾师高仲华夫子已驳正之。

  《后汉书•儒林传》云:

  “光武中兴,爱好经术……立五经博士……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刘昆字桓公……平帝时受《施氏易》于沛人戴宾。……子轶字君文,传昆业,门徒亦盛。……洼丹字子玉,南阳育阳人也。世传《孟氏易》……徒众数百人……作《易通论》七篇……易家宗之……时中山鮭阳鸿,字孟孙,亦以《孟氏易》教授有名称。……任安字定祖……受《孟氏易》……又从同郡杨厚学图谶……建安七年卒于家。杨政,字子行……从代郡范升受《梁丘易》……教授数百人。……张兴,字君上……习《梁丘易》以教授……弟子自远至者,著录且万人,为梁丘家宗。……子鲂传兴业。……戴凭字次仲,汝南平与人也。习《京氏易》。……时南阳魏满,字叔牙,亦习《京氏易》教授。……孙期,字仲或……习《京氏易》……建武中,范升传《孟氏易》(按:范升乃学《梁丘易》者,此误。)以授杨政,而陈元、郑众皆传《费氏易》,其后马融亦为其传,融授郑玄,玄作《易注》,荀爽又作《易传》,自是费氏兴而京氏遂衰。”

  “景鸾,字汉伯,广汉梓潼人也。少随师学经,涉七州之地,能理《齐诗》、《施氏易》,兼受《河》《洛》图炜,作《易说》及《诗解》,文句兼取《河》《洛》,以类相从,名为《交集》。……凡所著述五十余万言。数上书陈救灾变之术。州郡辟命不就,以寿终。”

  《后汉书•郎gM传》石:“父宗字仲级,学《足氏易》......或少传父业。”

  《杨政传》云:“祈圣元,京兆人,与同郡左中郎将杨政皆治《梁丘易》。” '

  《袁安传》云:“祖父良习《孟氏易》,平帝时举明经,为太子舍人。建武初至成武令,安少传良举,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子京,字仲誉,习《孟氏易》。作《难记》三十万言。……(京)子彭,字伯楚,少传父业。……彭弟汤,字仲河,少传家学。诸儒称其节,多历显位。(安子)敞,字叔平,少传《易经》教授,以父任为太子舍人。”

  《杨震传》云:“少传父业,兼明《京氏易》。”

  《马融传》:“初,京兆挚徇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融从其游艺。”

  按皇甫谧《高士传》言恂明礼、易,“渭滨弟子扶风马融,沛国桓鱗等,自远方至者十余人。……马融之学既出于挚徇,融传《费氏易》则挚恂亦传《费氏易》可知……桓鱗既与马融同门,当亦传《费氏易》者。”

  《朱晖传》:“家世衣冠……子颉修儒术,颉子穆,穆曾以《书》戒梁冀曰:‘明年丁亥之岁,刑德合于乾位……谓阳道将胜而阴道负也。”(吾师高仲华云:“以其说推之,或出于京氏。”)

  《崔姻传》:“高祖父朝……生子舒……舒小子篆……著《周易林》六十四篇,用决吉凶多所占验。……篆生毅……毅生姻,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中子瑗……能传其父业……从侍中贾逵质正大义……遂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六日七分,诸儒宗之。”

  《徐防传》:“祖父宣为讲学大夫,以易教授王莽父宪亦传宣业,防少习祖父学。”(按:梁丘贺再传弟子五鹿充宗子衡咸亦为王莽讲学大夫,马国翰因列王莽为《梁丘易》,意者徐氏三代亦传《梁丘易》)《显宗马皇后纪》:“后能诵《易》,好读《春秋》、《楚辞》,尤善周官、董仲舒书。”

  《马援传》:“(援子廖)少以父任为郎。”《东观记》曰:“廖少习《易经》,清约沉静。”

  《郑玄传》:“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玄少为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

  《郑兴传》:“(兴)子众……众字仲师,年十二,从父受《左氏春秋》,精力于学……兼通《易》、《诗》,知名于世。”

  《周燮传》:“燮生而缺颐折额,丑状骇人。其母欲弃之,其父不听曰:‘吾闻圣贤多异貌,兴我宗者乃此儿也。’于是养之……及长专精易。”

  《杜乔传》:“乔字叔荣,河内林虑人也。”《续汉书》曰:“乔少好学,治《京氏易》。” .

  《杨震传》:“震子秉,字叔节,少传父业,兼明《京氏易》。”

  《荀淑传》:“(淑子)爽,字慈明,一字谞。幼而好学……太尉杜乔见而称之曰:可为人师。……颖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著《易传》。”

  《循吏传》:“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为诸生,学于长安,明诗、易。”“王景,字仲通,乐浪讲邯人也。……少学易,遂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景以为六经所载,皆有卜筮,作事举止,质于蓍龟,而众书错糅,吉凶相反,乃参纪众家数术文书,冢宅禁忌,堪舆日相之属,适于事用者,集主为《大衍玄基》云。”

  《徐穉传》注引《谢承书》曰:“稚少为诸生,学严氏《春秋》、《京氏易》、欧阳《尚书》,兼综风角,星官、算历、河图、七纬推步、变易。”

  《逸民传》:“向长字子平,河内朝歌人也。隐居不仕,性向中和,好通老易。……读易至损益卦。喟然叹曰:‘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建武中。男女娶嫁既毕……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

  《东观汉记》:“沛献王辅,善《京房易》,永平五年秋,京师少雨,上御云台……自以《周易卦林》占之,得水山蹇卦。其繇曰:蚁封穴户,大雨将至,蹇艮为山,坎为水,山出云为雨,蚁穴居而知雨,将云雨,故以蚁为兴文。”“申屠蟠字士龙,隐居学治《京氏易》,博贯五经,兼明图纬。”

  《独行传》:“谯玄字君黄,巴郡阆中人也。少好学玄能说易。……仕于州郡。……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终述之世……莫能修尚学业。玄独训诸子,勤习经书。”

  《文苑传》:“夏恭,字敬公,梁国蒙人也。习《韩诗》《孟氏易》,讲授门徒常千余人。”

  《方术传》云:“郭宪,字子横,汝南宋人。少师事东海王仲子(沈钦韩以为即王璜)。杨由……少习易并七政元气风云占候(按:无气风云占候为孟京之学)。段翳,字元章。习《易经》,明风角。析象字伯式……能通《京氏易》。樊英,字季齐……习《京氏易》……颖川陈实少从英学。许曼者,汝南平舆人也。祖父峻……善卜占之术,多有显验,时人方之前世京房。……道士张巨君授以方术,所著《易林》至今行于世。……曼少传峻学。唐檀字子彦,习《京氏易》。”

  《三国志•虞翻传》裴松之注,引《虞翻别传》云:“翻初立《易注》奏上(汉献帝):‘臣闻六经始,莫大阴阳,是以伏羲仰天县象而建八卦。……臣高祖父故零陵太守光,少治《孟氏易》,曾祖父故平舆令成,赞述其业,至臣祖父凤为之最密。臣先考故日南太守歆,受本于凤,最有旧书,世传其业,至臣五世。’”

  樊英何注引《谢承书》曰:“李翯,字子然,鄭人也,笃行好学,不羡荣禄,习《鲁诗》《京氏易》。”

  又许慎《说文解字•序》:“称易孟氏。”则亦治孟氏易者也。由上吾人可推知东汉施孟梁丘京及费氏五家易学之传承。其余传承如:

  《桓潭传》:“桓潭字君山,遍习五经。”

  《张衡传》:“又欲继孔子《易说》彖象残缺者,竟不能就。”

  《姜肱传》:“肱博通五经,兼明星纬。”

  黄奭辑谢承《后汉书》云:“表受学于同郡王畅,畅为南阳太守。”王充《论衡•按书篇》:“按东番邹伯奇,临淮袁太伯……太伯之《易章句》。”

  《三国志》注引《虞翻别传》谓:翻尝亲览荀爽及马融、郑玄、宋衷之易,今观其学亦有取自四家者,又《周易集解》引虞翻注,有彭城蔡景君说,王先谦疑为《汉志》之蔡公,又翻尝作《参同契注》,则《虞氏易》又有二源。

分类标签:易学东汉源流传承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qm/96606.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兼融并蓄之东汉易学
西汉易学之书目与作者

为您推荐相关的文章

西汉易学之书目与作者
易经之天地、乾坤、人道
东汉易学之源流与传承
易经取名字:好名字要蕴意明朗典雅
易经八卦属鼠起名注意,鼠宝宝起名大全
筮法至迟起源于商代中期的观点
易经取名中商铺取名技巧与经济兴衰
易经起名沿袭——从古到今闲话起名习俗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