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虞氏易》之影响
《虞氏易》集两汉易学之大成,其影响于当时及后世者至深。兹举数家为例以见其余。
(一)《陆氏易》源于虞氏者
《陆氏传》称處翻旧齿多盛,年差长,亦与绩友善。《虞氏易 注》成于汉献帝之时,时陆绩尚幼,其后必阅及《虞氏易》。故《陆氏易》述有与虞氏同者。如:
坤,文言:为其赚于阳也。《释文》云:“嫌,荀虞陆董作膁。”
系上:鼓之以雷霆。《释文》云:“虞陆董皆云鼓,鼓动也。”
又上六爻之义,易以工。《释文》云:“贡,京陆虞作工。’
(二)董過张璠蜀才姚信易源于虞氏者
系上:圣人以此先心。《释文》云:“洗,京荀虞董张蜀才作先。”
坤,文言:阴凝于阳必战。《释文》 云:“疑, 荀虞姚信蜀才本作凝。”
谦,裒多益寡。《释文》云:“郑荀董蜀才作掙,云取也。”《集解》引虞翻同。
此诸家皆略后于虞氏,盖亦尝取资于《虞氏易》者也。
(三)《九家易》源于虞氏者
《虞氏易》在九家之中,故《九家易》必有取于虞者也。如:
随,初九,官有渝。《九家易》 日:“渝, 变也。”虞氏注讼九四同。
噬嗑,六二。虞注:“艮为肤为鼻。”九家同。
复,上六。虞注:“坤冥为迷。”《九家易》:“坤为迷。”
大畜,六四,童牛之告,元吉。九家同。
大过,九二,枯杨生梯。虞注:“巽为杨。”九家同。
离,象日:“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虞注:“坤为方。”九家同。
此九家之源于虞者也,余如王辅嗣《解易之爻位》、唐一行《释易》多有取虞氏者。盖虞氏易学集汉易之大成,又亲观荀宋马郑之易,故后儒易注多所取资也。
二、虞翻传
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经诣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朗不能用,拒战败绩,亡走浮海。翻追随营护,到东部侯官,侯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纳。朗谓翻曰:“ 卿有老母,可以还矣?”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第。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日:“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
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长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于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原少留意。”策曰:“君言是也。”然时有所思,端坐悒悒,有裨谌草创之计,是以行耳。翻出为富春长。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 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史。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
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融答书日:“ 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又观象云物,察应寒温,原其祸福,与神合契,可谓探赜穷通者也。”会穭东部都尉张纨,又与融书日:“虞仲翔前颇为论者所侵,美宝为质,雕摩益光,不足以损。”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阳泾县,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麇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日:“今区区一心者,糜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人城,持其管篇乎?”蒙即从之,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关羽既败,权使翻筮之。得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翻言,权日:“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请与相见。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怅然不平。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日:“大王以三爵之后,手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权日:“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于虞翻何有哉?”基日:“ 孟德轻害士人,天下非之。
大王躬行德义,欲与尧舜比隆,何得自喻于彼乎?”翻由是得免。权因敕左右,自今酒后言杀,皆不得杀。翻尝乘船行,与糜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日:“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行,又经芳门营,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日:“ 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芳闻之有惭色。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日:“彼皆死人, 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也?”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初,山阴丁览,太末徐陵。
或在县吏之中,或在众所未识,翻-见之,便与友善,终成显名。在南十余年,年七十卒。归葬旧墓,妻子得还。翻有十一子,第四子犯,最知名。永安初,从选曹郎为散骑中常侍,后为监军使者。讨扶严,病卒。(《三国志.吴志》)
虞仲翔乃一世之英才,,允文允武,《别传》载其步行日走二百里,云自征讨以来,更卒无过之者。又善用矛,尝卫护孙策。观其筹策定计,以佐王朗,以辅孙策,以说华歆,以定国是,无不各如其意,而功著于当时。曹操欲举之而不就,曹丕称帝常为之设虚坐。其见重于当时,盖如是之卓伟,惜乎孙权以不知人之故,不能用之,使郁悒于交州,未能施展弘才,时命也夫!使当汉室之兴,亦张萧之流也。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dj/97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