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入门 易经智慧 易经奥秘 易经八卦 易经学习 易经取名 易经视频 易经基础 易经应用 易经全文
您的位置:国易堂 > 易经 > 易经奥秘 >

《易纬》观点:《易》之三义说

2023-04-25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易经奥秘

关于《易纬》的研究,清儒张惠言著《易纬略义》,对《易纬》的思想与占术作了系统的整理与论述,是清代研究《易纬》的重要著作。朱伯崽先生在其《易学哲学史》中专门阐述了《易纬》的哲学思想及其象数之学。徐兴无先生在其《易纬〉的文本和源流研究》一文中,全面考察了谶纬文献中《易纬》的文献面貌,并从战国秦汉间新天道与新占术建构的角度阐述了《易纬》改造旧筮法、构建新天道的实践过程,指出了《易纬》中儒学天道观的创建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林忠军先生著有《易纬导读》一书,对《易纬》中的易学问题进行了辨析。兹将《易纬》的思想内容,略作阐述。

《易纬》对《周易》经传的新认识--《易》之三义说

《易纬》对《周易》经传的诸多问题,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与认识。其精华的观点主要有“易之三义说”、 以气为本的应位说、卦变合阴阳之道、大衍数五十之构成、《周易》卦序之根由、“ 四太”的宇宙生成论以及对“易数”的阐述等,对当今的易学研究仍有一定启发意义。兹略述如下。

《乾凿度.卷上》:

孔子日:“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管三成为道德苞钥。”易者,言其德也,通情无门,藏神无内也。光明四通,僦易立节,天地烂明,日月星辰布设,八卦错序,律历调列,五纬顺轨,四时和,粟孳结。四渎通情,优游信洁,根著浮流,气更相实,虚无感动,清净怊哲,移物致耀,至诚专密,不烦不挠、淡泊不失,此其易也。

变易也者,其气也。天地不变,不能通气,五行迭终,四时更废;君臣取象,变节相和,能消者息,必专者败。君臣不变,不能成朝。纣行酷虐,天地反。文王下吕,九尾见。夫妇不变,不能成家。妲已擅宠,殷以之破。太任顺季,享国七百。此其变易也。不易也者,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也。故易者,天地之道也,乾坤之德,万物之宝。至哉易!一元以为元纪。

《乾凿度》“易之三义”说的提出,是对《系辞》“易道” 思想的继.承。《系辞》开篇日:

是讲了“易道”不易之义。继之日: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是述《周易》的变易之理。最后日:

乾知太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则是赞叹《周易》的简易之功。可见,《系辞》中已经蕴含了易有三义的思想。但《乾凿度》的“易之三义”说,又较《系辞》深刻得多。

首先,《乾凿度》将“易之德”,置于第一义。在这一部分中,看似也讲“简易”之道,如“不烦不挠,淡泊不失”之句,但这很明显不是《乾凿度》所要阐述的重点,此句与上文“通情无门,藏神无内”“气更相实,虚无感动”所阐发的,是“易”作为宇宙之本根的意义,认为天地万物之生成以及宇宙所有秩序之规定,皆是“ 易”的德性展现。林忠军先生说:

《易纬》的易之义第一种“易”是宇宙本原,这种宇宙本原的“易”是一种“通情无门、藏神无内”德性,它可以生成天地万物,具有寂然无为、不烦不挠,淡泊不失的特点,这个“易”就是老子的“道”或“无”。

笔者赞同林先生从宇宙本原的意义上解释“ 易者易也”的观点。《乾凿度》的这种以“ 易”为宇宙本原的构建方式,显然是对道家宇宙论的一种模仿,兹将《淮南子.原道》中对“道”的论述与《乾凿度》对“易”的论述作一对比: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淖,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帽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纭宇宙而章三光。甚淖而渦,甚纤面微,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

可见,《乾凿度》中的“易”,与《淮南子》中的“道”,有着一致性。崔大华说:

自《易传》开始,儒家的自然观就再也没有摆脱掉道家的影响。但是,道家的具有实在性的宇宙根源(不是宇宙或万物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或宇宙总体的“道”的观念,始终没有被儒家接受,这是儒家与道家自然观上的差别的一个最重要的划界标准。

崔氏认为儒家哲学中没有作为宇宙根源或总体的“道”的概念,但《乾凿度》中的“易”,显然已经具有了宇宙本原的意义。另外,必须要申明的一点是,尽管《乾凿度》在阐述“ 易”作为宇宙本原的意义上借鉴了道家“道”的概念,但其与《老子》《淮南子》中“道”的意义有所不同。如果说道家的“道”, 更多的是一种思辨的阐释;《乾凿度》中的“易”,则是建立在西汉卦气易学天道观和占验体系实践的基础上,是以“易”真正为宇宙之道、天地万物的表达形式的,认为其- -切客观的存在秩序皆是易之德性的自然展开,故更富有本体论的色彩。

其次,关于变易之“易”,《乾凿度》提出了天地统一于气的观念,认为变化的根源在于气的流转,四季的交替、五行的轮替,都是气的运动的表现形式,这较《系辞》的思想要深刻得多。

最后是不易之“易”,以天上地下的自然秩序,论证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社会等级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西汉董仲舒构建了三纲五常的道德教化学说,但<乾凿度》将夫妇之道置于变易之“ 易”的范畴,并没有与其他两纲放在一起叙述, 说明其更注重夫妇所代表的阴阳变易之道。

总之,《乾凿度》的“易之三义”说,虽是接着《系辞》而论,但较《系辞》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易”的本原意义被置于首位,然后才是变易之义,由变易之义的展开,才是不易之义,从而使这一学说具有更多的宇宙生成论的色彩。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am/96712.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太玄》的天道观论述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