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入门 易经智慧 易经奥秘 易经八卦 易经学习 易经取名 易经视频 易经基础 易经应用 易经全文
您的位置:国易堂 > 易经 > 易经奥秘 >

扬雄构建道与术相统一的哲学体系

2023-04-25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易经奥秘

扬雄在“拟经”中选择模拟《周易》,不仅是因为“经莫大于《易》”,更是因为易学是西汉时期占验天道最完备、最权威的工具。

从西汉经学发展的情况来看,董仲舒通过阐发《 春秋公羊传》中的阴阳学说和《尚书.洪范》中的五行学说,构建了为“大一统”政治服务的、以阴阳五行为主干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从而上升为西汉官方新的天道观。而《易学》则凭借其独有的符号体系使之成为最富有变革性、最能吸纳各种占术的经学。由汉初田何一家传授,到王同、周王孙、丁宽、齐服生四家分立一这时已经出现了 周王孙的《周易》古义学;再到汉宣帝时期孟喜的卦气易学,汲取了当时天文学上的成果,以阴阳二气消长学说为理论基础,将六十四卦巧妙地与一年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相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易卦解释天地自然变化的图式;再到汉元帝时期京房易学,创立了八宫卦说,以阴阳二气消长说系统地诠释了八宫卦的内在机理与六十四卦首尾相荡的原因,又创造了以卦爻纳干支、五行、五星的模式以及建候、起算理论等,将当时在天文、历法.上所取得的最新成就,-并纳入了易学的范围中来,建立了一个以易卦预测宇宙运行、天地变化、人事吉凶的庞大图式,从而实践了《系辞》“易与天地准”的思想,使易学成为“ 推天道以明人事,察人事以预天道”的实用工具。所以,京氏易学不仅仅是汉代易学发展成就的典型代表,也是汉代经学发展成就的最高体现。而扬雄对于《易》的模拟,并不仅是对于《周易》经传的模仿,更是对孟、京易学的模仿。

扬雄模拟《周易》作《太玄》也与其天文学的爱好有关。桓谭《新论》日:

扬子云好天文,问之于洛下黄闳以浑天之说,闳日:“我少能作其事,但随尺寸法度,殊不晓达其意。后稍稍益愈,到今七十,乃甫适知已,又老且死矣。”

在创作《太玄》之前,扬雄已有在天文学上为世人“立法”的宏图大志。《新论》 还记载了扬雄与桓谭辩论“浑天”与“盖天”的事情:

通人扬子云,因众儒之说天,以天为如盖转,常左旋,日月星辰随而东西,乃图画形体行度,参以四时历数昏明昼夜,欲为世人立纪律,以垂法后嗣。余难之日:“春秋昼夜欲等平,旦日出于卯,正东方;暮日入于酉,正西方。今以天下之占视之;此乃人之卯酉,非天卯酉。天之卯酉,当北斗极,北斗极天枢;枢天轴也,犹盖有保斗矣。盖虽转而保斗不移,天亦转周匝,斗极常在,知为天之中也。仰视之,又在北,不正在人上,而春秋分时,日出入乃在斗南。如盖转,则北道远,南道近,彼昼夜漏刻之数,何从等乎?”子云无以解也。后与子云奏事待报,坐白虎殿廊庑下,以寒故,背日曝背。有顷,日光去背,不复曝焉,因以示子云日:“天即盖转而日西行,其光影当照此廊下而稍东耳,无乃是反应浑天家法焉。”子云立坏其.所作,则儒家以为天左转非也。

扬雄最初所持的天说体系是盖天说,他对盖天说深有研究,并且已经图画形体,参以历数,“欲为世人立纪律,以垂法后嗣”,可见扬雄早已有为后世立一个可循可法的“天道”的想法。后来在与桓谭就盖天、浑天问题的辩论中,扬雄认识到了自己所持的盖天说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于是马上将所作的盖天说著作毁掉了。他还专门作《难盖天八事》批驳了盖天之说,在他作《法言》时,还对浑天说赞誉有加:

或问“浑天”。日:“落下闳营之,鲜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几乎!几乎!莫之能违也。”

扬雄正是在浑天说的理论上而开始创作《太玄》的,《汉书 ●扬雄传》介绍扬雄作《太玄》时说:

而大潭思浑天,参摹而四分之,极于八十一。旁则三摹九据,极之七百二十九赞,亦自然之道也。故观《易》者,见其卦而名之;观《玄》者,数其画而定之。《玄》首四重者,非卦也,数也。其用自天元推一昼一夜阴阳数度律历之纪,九九大运,与天终始。故《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二百四十三表、七百二十九赞,分为三卷,日一二三,与《泰初历》相应,亦有颛顼之历焉。

可见,扬雄以浑天说为指导,“ 自天元推一昼一夜阴阳数度律历之纪”,在《太玄》构建起了“数度律历”与“方州部家”相统一的宇宙时空图式,“玄”既是“道”,还是“术”;既涵“易”,又包“历”“与《泰初历》相应”,是因为扬雄“参摹而四分之,极于八十一”的太玄构建,与《泰初历》将一日分为八十一分有相通之处。“亦有颛顼之历焉”,是因为《颛顼历》设定的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而《太玄》81首中的729赞,每赞值半日,共三百六十四又二分之一日,再加上綺蠃2赞,以踏赞当四分之一日,以蠃赞当二分之一 日,正合《颛顼历》一年的长度。而《泰初历》因采用的一日八十一分,一日与《太玄》2赞无法对应,所以《太玄》在历法上,实际准的是《颛项历》,而颛顼历是一种四分历,这也是王夫之为什么贬斥《太玄》所本的是“四分历粗率之天文也”。

可以说,扬雄冀望与圣人比肩的强烈愿望、博通的学术风格、天文律历学的喜好和西汉易学在占验天道人事上的优势,是促使他构建道与术相统一的哲学体系的深层原因。

分类标签:道术天文学浑天说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am/96704.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为您推荐相关的文章

商周交替的时代思潮促使道德观念的诞生
荆楚大地有哪些饮食习俗?
汉易为孔子一脉之真传,主象数而不废人事,明至道而不废行权
宗泽为何成了金华火腿制作的祖师爷?
《周易梁丘氏章句》下经第一
《周易梁丘氏章句》上彖下彖
《梁丘氏易》之影响
汉易文化:关于周易象数方面的创获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