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周天子失去了号令天下的政治权威,历史进入了诸侯争霸的时代。反映在学术上,就是王官之学下行,原为周王室贵族政教之典籍,被一些文化官员因躲避政治动乱等原因带出东都洛阳,逐渐流落到诸侯各国。如原为周朝守藏室之史的老子,看到周王室衰微,弃官出函谷关隐居;如《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所记“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1,此周史即是凭《周易》到诸侯国谋生。春秋时期周王室文化官员和典籍的大量外流,形成了《左传·昭公十七年》孔子所感慨的“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这也极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从而逐渐形成了中国历史文化上的“轴心时代”。
春秋时期,易学也得到极大的发展,《左传》和《国语》中记载人们使用《周易》的例子有二十二条,说明《周易》受到了人们高度的重视,有着较强的权威性。商周时期人们认为“筮轻龟重”,故占筮时先筮而后卜,龟卜的权威性远大于易占。如《周礼·春官·筮人》曰:
“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郑玄注曰:“当用卜者,先筮之,即事渐也。于筮之凶,则止不卜。”贾公彦疏曰:“此大事者,即大卜之八命,及大贞大祭祀之事。大卜所掌者皆是大事,皆先筮而后卜。故郑云‘当用卜者先筮之,即事渐也’者,筮轻龟重,贱者先即事,故云‘即事渐也’。云‘于筮之凶则止’者,《曲礼》云‘卜筮不相袭’。若筮不吉而又卜。是卜袭筮,故于筮凶,则止不卜。按《洪范》云‘龟从筮逆’,又云‘龟筮共违于人'。彼有先卜后筮,筮不吉又卜,与此经违者,彼是箕子所陈用殷法,殷质,故与此不同。”
但到了春秋时期,“筮轻龟重”的情况已经改变。由《左传·闵公二年》鲁桓公使卜楚丘先卜后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文公使卜偃先卜后筮的例子来看,人们对于国之大事的预测,并不是“先筮而后卜”,龟卜之后还要由占筮来最终断定吉凶,这说明了筮法的权威已大大提高。此外,春秋时期人们一般只以易占来判定人事的吉凶,说明易占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立使用的具有权威性的方术。
从易学史的角度看,春秋时期是易学发展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此一时期的易学初步完成了象数与义理两个方面的构建,并形成了固定的解释《易经》体例,对于战国时期的易学有着重要影响。兹略作阐述,以飨读者。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am/96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