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入门 玄学大师 玄学五术 玄学算命 术数纵横
您的位置:国易堂 > 神秘文化 > 玄学 > 术数纵横 >

《黄帝内经》对群发性疫病的预测

2015-04-01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术数纵横
《黄帝内经》对群发性疫病的预测
 
宇宙万事万物的运行都是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可循的。大至恒星、行星、中子星,小到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等基本粒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研究宇宙大尺度物质运动规律的经典理论。而玻尔、蕾金等则是探索微观世界物质运动规律(量子力学)的大师。地球生物,人类、动物、植物、包括微生物,其生命节律也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作物的春种秋收,鼠类的昼伏夜出,熊蛇的冬眠,鸟类的迁徙等等。疾病的发生是否也有规律可循呢,答案是肯定的。早在两三千年前,中国先哲就已经对疾病的发生规律作了理论性的概括,那就是五运六气学说指导下的群发性疫病发病趋势的预测模型理论。对此,田合禄先生大作《中医运气学解密》有详尽的论证。我们据此,作一简要介绍。
 
一、《内经》中《素问•刺法论》对未来三年疫病的理论预测为,“假令甲子,刚柔失守,刚未正,柔孤而有亏,时序不令,即音律非从,如此三年,变大疫也……又有下位已卯不至,而甲子孤立者,次三年作土疠。”
 
“假令丙寅,刚柔失守,……如此即天运失序,后三年变疫。……又有下位地甲子辛巳柔不附刚,亦名失守,即地运皆虚,后三年变水疠……”
 
“假令庚辰,刚柔失守,上位失守,下位无合……如此则天运化易,三年变大疫。……又或在下地甲子乙未失守者,即乙柔干,即上庚独治之,亦名失守者,即天运孤主之,三年变疠,名曰金疠“假令壬午,刚柔失守,……三年大疫,……如木疫之法。
 
“假令戊申刚柔,柔失守……三年之中,火疫至失……”在这里,先哲对疫疠发病预测的理论模型分为两大态势,一是气候、五行场运行正常,则不发病。二是气候、五行场运行异常,即“刚柔失守”。则后三年变大疫。而对发生疫疠的类型也做出了定位的预测。即如甲子年刚柔失守,则后三年可能发生土疫。土疫即脾土系统之疫病。如丙寅年刚柔失守,则后三年可能发生水疫。水疫即肾水系统疫病。如庚辰年刚柔失守,则后三年可能发生金疫。金疫即肺金系统疫病。如壬午年刚柔失守,则后三年可能发生木疫。木疫即肝木系统疫病。如戊申年刚柔失守,则后三年可能发生火疫。火疫即心火系统疫病。这就是说,先哲设计的干支模型本身就预设了发病和不发病的两大要素。每年的气候、五行场运行的实际数据,满足了发病刚柔失守的条件,就可能发生相应的疫病;如满足了不发病的条件“刚柔相和”,则不发病。以上是先哲在《黄帝内经》中构建的未来三年疫病的预测模型。
 
二、《黄帝内经》中《素问•本病论》关于当年疫病预测的理论模型
 
“黄帝问曰:“天元九窒,余已知之,愿闻气交,何名失守?岐伯曰:“谓其上下升降,迁正退位,各有经论,上下各有不前,故名失守也。是故气交失易位,气交乃变,变易非常,即四时失序,万化不安,变民病也。”
 
帝曰:升降不前,愿闻其故,气交有变,何以明知?岐伯曰:昭手哉问!明乎道也,气交有变,是为天地机,但欲降而不得降者,地窒刑之。又有五运太过,而先天而至者,即交不前,但欲升而不得其升,中运抑之。但欲降而不得其降,中运抑之。于是有升之不前,降之不下也,有降之不下升而至天者,有升降俱不前,作如此之分别,即气交之变,变之有异,常各个不同,灾有微甚者也。“……是故辰戌之岁,本气升之……久而化郁,即大风摧拉、折损鸣紊。民病率中偏,手足不仁:
 
“是故巳亥之岁,君火升天……日久成郁,即暴热乃至,赤风肿翳,化疫,温暖作,赤气影响化火疫……”
 
“是故子午之岁,太阴升天……久而伏郁,即黄埃化疫也,民病夭亡,脸肢府黄疽满闭,湿令弗布,雨化乃微。”
 
“是故丑未之年,少阳升天……以久成郁,即暴热乃生,赤风气肿翳,化成郁……甚则血溢。”
 
“是故寅申之年,阳明升天……久而化郁,……民病胁满悲伤。寒鼽嚏嗌干,手拆皮肤燥。”
 
“是故卯两之年,太阳升天……久而成郁,冷来客热,冰雹卒至。民病厥逆而哕,热生于内,气于外,足胫疼痛,反生心择懊热,暴烦而复厥。”以上是当年气候、五行场升之不前而易发生的病变的预测理论模型。此理论模型亦预设了两种可能发生的态势,即不会发生疫病之年和可能发生疫病之年。不发病之年的条件是气候,五行场运行正常,因此不发病。可能发生疫病之年的气候,五行场运行条件是“升之不前”及后文所说的“降之不下。”
横帝内经>对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宇宙天地之间,气候,五行场运行的异常所致。即宇宙天地五行场“升降失常”(升之不前,降之不下)。因天地五行场升降失常,导致气候、五行场“郁发”。《素问•本法论》说:“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暴郁。郁者,抑郁不畅的意思。郁发,因郁而发。被抑郁的气候、五行场能量一旦“暴郁”而发,则宇宙间致病气候、病毒、病菌、五行场能量就会使人的疫病发作。而人发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宇宙天地五行场运行“失守”而导致的人体藏象五行场的“失衡”。
分类标签:预测黄帝内经疫病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xuanxue/ssqs/9375.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术数预测学与玄学体用如一的关系
术数预测学与术数信仰变迁研究

为您推荐相关的文章

术数学家陈维辉生辰八字:辛未年,辛卯月,乙酉日
汉武帝偏爱五行术数
玄学术数构成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术数研究,中国方术考古研究
术数预测学与术数信仰变迁研究
术数预测学与玄学体用如一的关系
《黄帝内经》对群发性疫病的预测
术数学与易学起源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