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入门 玄学大师 玄学五术 玄学算命 术数纵横
您的位置:国易堂 > 神秘文化 > 玄学 > 玄学算命 >

中医理论与天人感应

2014-11-25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玄学算命
中医理论与天人感应
 
在中医学中,尤其在《黄帝内经》中,有着深刻的全息思想萌芽,很值得深入研究。中医学认为,人体器官各有不同的功能,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这种整体观的指导下,中医学认为人体某部分发生病变,可以影响到整个身体或其他器官。而全身的状况又可以影响到局部病理变化。中医还把人体放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进行考察和研究.而不是把人体作为一个封闭系统孤立起来,在论及医学的所有基本问题时.处处结合四时季节变化,地理水土,社会生活,思想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形成了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感应统一的观点,这些整体观念是中国传统医学指导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思想方法,显示出中医学的全息思想及其应用。
 
肢节与人体的对应统一在中医诊治中的运用即体现了部分全息整体的理论,耳诊、面诊,鼻针疗法,手针疗法,足针疗法等,其基本原理都是将鼻、手、足的各个部位配属于相对应的脏腑身形,依次进行诊断和治疗。当腹腔脏器发生病变时,如胃痛和胰腺炎、阑尾炎等,反映在下肢胫骨外缘的一定部位和足阳阴胃经循行路线上,便会出现痛点,这说明小胫骨段就是人体信息的一个全息元。实际上整个身体都是这样,无论肢节长短,只要它是一个相对独立部分,就是人体的一个缩影即包含人体的全部信息。这些大大小小的节肢也就是存在于人体全息网中的“小人”。而实际上,它们也就是“小人”,人体的部分全息着整体的信息。中医理论中还有着一个天人感应的思想——欲望产生时的天地人合一的阴阳交泰之气的统一。
 
《事间·生气通天论》指出:人之阳气,“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灵枢-岁露》又日:“自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都,烟垢者……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已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焦理薄……”这些关于人体变化与日月运行的对应关系的深刻认识,反映出古人关于天人感应的朴素全息思想。《内经》进一步指出:人体机能尚有春则人气生升,夏则人气长盛,秋则人气收肃,冬则人气固藏等周年变化规律,治病养身皆须循此规律。人的脉象也随四季的循环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春日浮,如鱼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等,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持脉辨常异必须以此为度”。此外,《内经》多处言及金、木、水、火、土五星及其他星球的变化情形引起人体各器官发生病变,这意味着,人体与太阳系全息,特别是人体与金、木、水、火、土星全息,这个思想是极其深刻的,它把人和自然看成一个整体,二者处在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动态过程中。用现代观点来看,也就是二者处于相互的信息交流过程中,因此,人生病是由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失去平衡所致。这种人与环境全息的思想是中医的宝贵财富。
 
分类标签:天人感应中医理论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xuanxue/sm/8880.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为您推荐相关的文章

中医理论与天人感应
王弼融通《周易》《老子》的玄学体系
魏晋玄学与算命术的发展
玄学算命之相术、择吉、星命术
玄学算命的常用基本概念
玄学算命之:“理性”与“气性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