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起名的合一:姓名学之姓与氏的使用方式
姓与氏的使用方式
姓、氏的起源不同,在使用上也是互不相同。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三代之前,姓氏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故姓可呼为氏,氏可不呼为姓。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
因此,"氏”的原始目的就是“明贵贱",区别个人身份的贵贱和“别婚姻',表明父系血缘关系。周代宗法制度严格,即使同为贵族,贵族有氏,但男女在使用姓氏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只有贵族男子才有资格称氏。当时男子称氏而不称姓,是因为姓与生俱来,言氏就可知姓,还可区别费贱;女子称姓,用来区别婚姻,贵族妇女姓比名重要。平民则无姓无氏只有名。如果要区别当时的贷族女子女子,则在姓上加孟(或伯,普通平民。(指排行老三)、季(指排行老四)表示姜、叔陳、季姬。
嫁给别国的国君,就在姓前加上配偶的国名,如:秦姬、孔姬、芮姜。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就在姓前加上丈夫的氏,如孔姬(孔围之妻)、赵姬(赵衰妾姓姬)、棠姜(棠公妾姓姜)。
死后就在姓前加上配偶或本人的谥号,如武姜(郑武公妻姓姜)、文羸(晋文公妻姓羸)、文姜(鲁桓公之妻,文是其本人谥号)。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鉴明女性的血缘,避免同姓婚配。此外,这些有姓氏的贵族在当时被称为“百姓",如《尧典》中记载"乎章百姓,百姓昭明”,他们掌握了当时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如担任政府官员、公职,所以“百姓"的原义是对有爵禄官职的人的泛称,泛指百官,与现在的意义恰好相反。
姓氏的合一
在夏、商、周三代,姓用于别婚姻,氏则用千明贵贱;到了秦汉,姓和氏的区别已经模糊,氏也不再象征特权,平民不但有名有氏,且所用的氏大都因袭自周代,并开始和姓合二为一。
清朝钱大听说:“战国纷争,氏族之学久废不讲,秦灭六雄,废封建,虽公族亦无议贵之律;匹夫编户,知有氏不知有姓久矣。汉高祖起于布衣,太史公以上名且无可考,况能知其族姓所出耶?故项伯、娄敬赐姓刘;娥虳为皇后,亦不言何姓。以氏为姓,遂为一代之制,而后世莫能改焉。"
照钱氏的说法,姓氏合一是汉代的事了,因为一般人根本没有姓,这些开创汉朝的功臣,有许多根本就不是贵族,更没有姓,因此就干脆不再写姓,直接就将姓氏合一称呼了,这可以从
《史记》得到证明。另外一个可能怂由千汉代已经姓氏合一,因此,汉人在用“姓”字与“氏”字时已不加区别,正如今天我们通称姓氏一样。
汉司马迁著《史记》时,在《高祖本纪》中有载:“高祖,沛丰邑中阳衷人,姓刘氏",既是姓刘,又曰刘氏,显然司马迁己未加区别刘是“姓”还是"氏”了。因此,顾炎武在《H知录》中写道:"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千秦始皇则曰姓赵氏,千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姓与氏的意义,在文献记载中由汉朝的《史记》开始合一,通称“姓氏"。这个制度一直被沿用下来,平民也开始使用“姓”, “姓氏”遂成为全民共用的公共财物,“百姓”也成为一般民众的通称,这便是姓与氏合一的过程。
到了宋朝,由于姓氏的发展,上述几种姓氏起源已不足以涵盖当时的姓氏,郑樵《通志·氏族略》所辑录的命氏方式进一步划分为30类,即:
O以国为氏;@以邑为氏;@以乡为氏;@以亭为氏;@以地为氏;@以姓为氏:@以字为氏;@以名为氏;@以次为氏;面以族为氏;@以官为氏;@以爵为氏;@以凶德为氏;@以吉德为氏;@以技为氏;@以谥为氏;@以爵系为氏;@以国系为氏;@以族氏为氏;@以名氏为氏;@以国爵为氏;@以邑系为氏;@以官名为氏;@以邑谥为氏;©以诠氏为氏;@以爵谥为氏;@代北复姓;@关西复姓;@诸方复姓;夷狄大姓;@其他。
本文出自国易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xsqm/97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