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与氏的产生方式:起名姓名学与姓氏
我们巳经知道,"姓”与女性、母系社会有关。但我们现在讲到“姓';时也会提到“氏",并常将姓、氏混淆成为同义。但实际上,"姓”与“氏“虽有关联但却不相同。
宋朝刘恕的《通鉴.外纪》中记
载:"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这就十分准确地点明了"姓”与“氏"的联系与区别:姓是用来知道祖先是谁,氏则是用官阶、封地、字号来分辨后代是哪一支流。"氏”的出现代表了父系社会的兴起,因为男性开始有辨别自己与祖先源流称号的需要。
在周朝以前,只有诸侯国的国君
及其家族才有姓。周朝初年,为了有效控制征服的广大地区,周王开始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左传·隐公八年》中就有记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昨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谧,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周武王、周公旦和成王先后把土地
分封给兄弟、亲戚及异姓功臣等。据统计,周武王有兄弟16人,同姓贵族40人,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由周王室同姓封国得氏的有48个,由异姓封国得氏的约有60个。
(1)以国命氏
齐:炎帝姜姓之后,太公望姜子牙助武王灭商有功,受封千山东营丘为齐国,子孙以国名齐为氏。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法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即大夫的后人即以所受封邑的名称为氏。
(2)以邑命氏
苗:苗氏是出自千春秋时代的楚国公族,贲皇为其始祖,以地命氏。春秋鲁宣公四年,楚斗椒之子贲皇逃奔晋国,在晋国立下许多功劳,晋君封大夫,并赐之于苗邑,子孙遂以邑名苗为氏。
此后,这些诸侯国贵族除了有姓之
外也有氏,所以“贵者有氏”,而一般人没有姓,也没有氏。
(3)以官命氏
师:商、周时,朝廷中掌管音乐的官员叫师,例如纣王时有师延,春秋时晋国有师旷,都是著名乐师,其子孙后代便以他们的它名“师”为氏。
(4)以字命氏
孔:源自于子姓。微子启封到宋国,后裔宋襄公的五世孙名嘉,字孔父,在宋国任大司马,动乱时被杀,其子木金父逃到旮国,以父亲的字“孔”为氏。
(5)以谥号命氏
丁:丁氏的其中一支源自千姜子牙一族。姜子牙是周朝的大功臣,儿子姜及死后也被周王追谥为丁公,子孙以谥号“丁”为氏。
本文出自国易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xsqm/97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