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详解 太极图 阴阳鱼 太极八卦 太极学说 太极与应用
您的位置:国易堂 > 易学 > 太极 > 太极图 >

易学图解:宇宙之中的易图模式,日月易图,一阴一阳

2018-01-31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太极图
 易学图解:宇宙之中的易图模式,日月易图,一阴一阳
 
从古至今,易之图式数以千计,但唯独对"易〃进行图示的并不多见。在对易的范围、特征、定义进行解释的基础上,相信读者对易的含义和本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有没有图式其实也不太重要。不过,由于记忆的原因,对图式的印象,要对文字的记忆更深刻,故在此介绍一下易的图式。
 
真正冠以"易〃的名称者,从我掌握的资料中,只有"日月为易图〃(见刘大钧主编的《易学要籍丛书》中李尚信、施维整理的《周易图释精典》)。
日月易图
 
解说:郑氏曰:易从曰,从月。一,日也;一一,月也。天下之理,一奇一偶尽矣,此外无余易也。
 
天文、地理、人事、物类,以至性命之微,变化之妙,凡否、泰,损、益,刚、柔,得、丧,出、处,语、默,皆有对敌,是故易设一长画,一短画,以总括之,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此也。
 
疏解:一直以来,有许多人竭力反对"日月为易〃之说。其实,字源来历并不一定像我们想象的显得那么重要,重要的还是其所表达的思想本身。《周易》讲生生,生生即是易。而生的功能,在《周易》看来,是由天地乾坤决定的。而天地乾坤的生生功能又是通过日月运行产生的四时变化来完成。事实上日月为易〃的观念已成为《周易》思想的本质内涵或核心内涵,这一点无可否认。这是对〃易〃本质观念的揭示,是了不起的创造。
 
关于此图及其所附的解说和疏解,我觉得:第一,此图支离破碎,显示不出"易"的系统性和连续意义;第二,此图古人之解说与其是在说"易〃,倒不如说是论道更怡当,把"易"与"道〃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因此日月为易图〃,虽然号称为易图,但实际上没有将易的意义和实质内容显出来,故此图不足以代表"易〃。
 
根据第二节的分析,我设计了一幅宇宙之易图。
宇宙之易图
 
宇宙之易图说明:八个圆圈,环环紧扣,代表宇宙的演化全部过程。每个圆都是一个整体宇宙,整个宇宙的周期演化分为八个阶段,存续时间长短不一。太极是宇宙的起点。之后从左向右产生两仪、四象、八卦,万物(无极)。
 
无极之时,宇宙的空间,已达极限。此后,从右向左,由无极合为八卦、四象、两仪,以至太极。宇宙一个周期性运动结束,从而又产生另一个周期性的变化。
 
太极从左向右而行,直至无极,是整个宇宙的分裂和扩张阶段,简称为"分";无极从右向左而行至太极,是宇宙的收缩阶段,简称为"合"。从太极顺时针而一圈至太极,是宇宙的"动"。太极本身既是宇宙的起点,又是宇宙的终点,故太极为〃静〃。宇宙的八个阶段暗合八卦,分、合、动、静,则是宇宙的运动状态。宇宙作为整体而言,它没有生,也没有死,它只有运动的周期,它永远是生生不息的,故周期性的运动,也即是易。当然,如果把太极状态称为生,把无极状态称之为旺,之后为死,也未尝不可。
 
其实,宇宙及其万物,无时无刻不发生运动、变化。宇宙万物的差异性,决定了事物的变化、发展的模式、运动的方式、变化的周期、存续的时间,以及运动、变化的条件和规律各不相同。因此,试图用一个静止图式描述运动、变化的"易",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易经》-n的创设者并没有描画出单独的"易图〃。他们只是教人们认识事物的运动、变化的方法,要从四个方面着眼、入手,于是他们设计出"河图"相对静止状态下内、外交合的模型洛书〃动态情形下的外部静态模型,“先天八卦〃相对静止状态下的内部变化模型,"后天八卦〃动态状态下的内部的静态模型。研究、分析、判断任何一个事物的变化、发展趋势,从事物的内部、外部的动、静四方面来考察,那么也就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这其实也就是"易〃的奥秘。
分类标签:易学阴阳五行图解日月易图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tj/tjt/9914.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易学思维体系的基本内容

为您推荐相关的文章

《太极图》解,多图展示太极图
太极图结构的奥秘,太极图以圆为形,圆转不息
易学思维体系的基本内容
易学图解:宇宙之中的易图模式,日月易图,一阴一阳
什么是太极图?太极图的种类和变化
太极图——天下第一图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