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华严经 楞严经 金刚经 法华经 阿弥陀经 六祖坛经 观音经 药师经 大藏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 佛遗教经 普贤菩萨行愿 四十二章经 八大人觉经
您的位置:国易堂 > 佛教 > 佛经大全 > 心经 >

菩提萨缍

2014-11-04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心经

  菩提萨缍

  “菩提萨缍”即菩萨的全称,梵文作Bodhisattva,它的意思,旧译为“大道心的众生”,新译为“觉有情”。我将它分为两项来说明:一是原始圣典中所说的菩萨,二是大乘经典中所说的菩萨。

  在原始圣典中的菩萨有两个阶段:一是指释迦世尊从出生、修道,到成佛之前的时期,称为菩萨。其次,在释迦出尊往昔生中,一生又一生地以种种不同的形象和类别,舍生受生,受生再舍生,这样的阶段也称为菩萨。“本生”里记载释迦世尊于过去生中,曾做过国王、做过太子、做过猿猴、做过乌龟,还做过鹿、鹦鹉、象,乃至巨大的鱼等。

  佛教将一切佛经分为十二种类,名为“十二部”,其中第六部叫“本生”,述说释迦世尊未成佛前,生生世世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众生类别来教化广度众生的故事;另有一种专讲佛弟子们在过去生中的种种因缘,则称为“本事”。

  下面举几则“本生”里的故事:曾经有一个国家闹旱灾,当地的人民无食物可吃,已到人吃人的地步,后来连人肉也没得吃。释尊看到这样凄惨的情况,就化身为一条巨大的鱼,鱼身像一座肉山,让人剐他的肉充饥。由于被剐过的肉又会马上长回去,因此他忍受了干刀万剐的痛苦,终于把快要饿死的人都救活了。另外,大家比较熟知的故事还有“九色鹿”入河救溺水的人,度他发心的故事。“舍身饲虎”是说释尊有一生曾为某一国的三太子,在寒雪纷飞的山林中,看到一只母老虎,饿得瘫在地下奄奄一息,身旁尚有七只出生不久的小老虎绕在母虎的四周要吃奶。如果母虎饿死了,那七只小老虎也必跟着饿死。这位三太子发了大悲心,用干竹刺颈,走近母虎,让母虎舐他的血再吃他的肉,结果因此救了母虎和七只小虎的生命。

  舍己利人的就是菩萨,但在原始圣典中,被称为菩萨的只有释迦牟尼佛和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继释尊之后下一尊将在娑婆世界成佛的菩萨。

  大乘圣典中有四种人被称为菩萨:第一,诸佛在尚未成佛前的因地,都称菩萨。第二,凡人从初发菩提心到成佛前的阶段,也称菩萨。例如经中记载过去劫中,有国王在世自在王佛所出家,号法藏比丘,于佛前初发无上菩提心,就是菩萨,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的前身。第三,在《梵网经》、《菩萨璎珞本业经》、《华严经》里,皆把菩萨分成不同的阶次,从凡人菩萨到贤位、圣位、等觉、妙觉,共有五十二个阶位,都称菩萨。第四,于原始的《阿含经》中说菩萨要修六度,即六波罗蜜,又可延伸为十波罗蜜。凡夫修六波罗蜜,初地以上的十地菩萨每一地修一波罗蜜,称十波罗蜜,而且每一波罗蜜又含摄无数的波罗蜜。波罗蜜即“到彼岸”、“超度”之意。用种种方法使众生从生死苦难的此岸,到达不生不死、菩提和涅粲的彼彼。这些方法总计有八万四千法门,所以六度之下常接两个字——万行,六度摄万行。另外,又可以用四句话来含摄万行,那就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诸位,我们每天课诵时都念《四弘誓愿》,这样算不算菩萨了呢?当然算。可是,菩萨要像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舍行一样,难忍能忍,难舍能舍,做得到吗?我们众生非常可怜,人家称呼自己是菩萨时,就满欢喜的,但是要叫自己去行菩萨道的时候,就舍不得了。

  曾经有一位居土受了菩萨戒之后回到农禅寺来,就自称“本菩萨”如何如何。我想这个人真了不得,戒场一下子把他从凡夫变成菩萨了。我也不能说他错,戒场的法师说:“受了菩萨戒就是初发心的菩萨”,本来没什么不对,但他找我时,竟然说:“师父,你比丘是小乘,我现在是菩萨,所以我是在家菩萨,你是出家罗汉。”我问他:“你的戒师是谁?”他说:“也是罗汉。”这就是没有弄清楚,菩萨有在家,也有出家菩萨;没有说做了菩萨就不准出家,这是没有道理的。

  另有一位居士对我说:“菩萨一定是在家人。”我说:“菩萨也有出家人。”他摇头说:“不,在家人。”我再问他:“你怎么证明菩萨是在家人?”他说:

  “观世音菩萨有头发。”接着,他更提出怪论,说:“出家人应该拜在家人、拜菩萨。”这都不是正信的佛教徒,没有真正懂得佛法。

  须知大菩萨并无所谓在家、出家的分别,只不过有时示现在家相而已。事实上,菩萨多半示现天人相、梵天相,他们已离欲界的淫欲,没有男女的性别,所以也就没有在家出家的问题。只有欲界凡夫才有在家、出家、男男女女的问题。总之,我们人间只要发心舍己为他,就是菩萨了。

分类标签:菩提萨缍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fjqj/xj/8684.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为您推荐相关的文章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论观自在菩萨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度一切苦厄
宇宙观 五蕴 十二处 十八界
究竟涅檠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