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解、心经白话讲解
一、《心经》要义
今天给大家讲我们经常念的一本经,也是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我们学习的题目叫做“生活中的智慧——《心经导读》”。
《心经》共268字。正文260字,题目8字。这268字,把佛教的要义,把宇宙人生的真理讲得极为透彻。《心经》是打开佛法大门的钥匙,是我们学习佛法的纲领,也是我们观照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心经》这268字,包括了佛教的核心内容。它主要是教导我们怎样观照当下的精神生活境界和物质生活境界,教导我们在圣凡迷悟之间怎样处理修行者所面对的真理世界和世俗世界。《心经》突出地讲了一个“空”字,这一个“空”字,扫除了凡情圣解;也突出地讲了一个“无”字,这一个“无”字,显示了佛教的不二法门。《心经》还有两句话,一句是“真实不虚”,一句是“究竟涅槃”。这八个字,建立了人生的究竟目标。
所以说《心经》虽然字数很少,内容却很深刻,道理很透彻。要把《心经》学透彻,是我们每个学佛人天天要训练、天天要思考、天天要体会、天天要观照的中心内容。
可以这样说,佛学是透彻、完整、精辟地揭示宇宙生命的真相和奥秘的学问。宇宙的精华是生命,生命的精华是人,人的精华是般若智慧。佛学的核心,就是讲人生的大智慧,《般若心经》就是讲人生的大智慧。佛法的大智慧就是告诉我们怎样来处理内心的烦恼、生命深处的烦恼、生活中的烦恼;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开发每个人生命深处的潜在能量。这个潜在的能量就是大智慧,就是我们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工作中,在处世接物中,往往有许困惑与窘迫、烦恼与痛苦;人生道路上往往会遇到种种坎坷,种种难以逾越的困难。这些都是生命的现实,生活的现实。面对这些现实,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心经》这本仅有268字的无上宝典,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大智慧。
《心经》开宗明义告诉我们:“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只有时时以甚深的般若进行观照,才能见到我们身心世界五蕴皆空所显示的真理。见到了真理,开发了智慧,才能够度一切苦厄。《心经》开宗明义的第一句,就是这本经的总纲。
般若要用,要观照,才有自在;般若要行,行深般若,才能照见五蕴缘生无自性的空理。般若要深观、要深行,才有在真理指导下的度一切苦厄。般若智慧不是静止的。对于每一位修行者来说,般若是在观照中不断深化、不断升华的。
五蕴不是五件事,其实是一件事。色受想行识就是我们生命的当下,生命的现实,生活的现实。
《心经》开示明义的这一句话,既是此经的纲要,也是整个佛法的纲要。佛法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生如何从迷惑中觉醒过来,度脱一切苦厄。这一句话指出了修行般若的任务是什么,实践是什么,所取得的效果是什么。“观自在菩萨”是修行般若的人;“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所修的般若行;“照见五蕴皆空”是修行般若的境界、任务;“度一切苦厄”是修行般若的效果。
整个佛法修行的过程不外乎境、行、果。《心经》这第一句话,就把学佛任务(境)、实践(行)和效果(果)三者包括无遗。所以说这一句话就是《心经》的总纲,也是我们每一位学佛人修行的总纲,也是佛法的总纲。
大家请把《心经》打开。既然是导读,那就是要引导大家来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心经》的段落分一分。
二、经文的段落及大意
题目:“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整个经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显说般若,从“观自在菩萨”至“真实不虚”。第二部分是密说般若,从“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至“菩提萨婆诃”。
再细分可分为五分。
第一分就是《心经》的总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第二分从“舍利子”至“无智亦无得”,是讲般若的妙义。我们来看这一段文字: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一段是讲我们凡夫身心世界的基本组成要素——五蕴。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这是进一步地讲,在真空当中,没有五蕴之相。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是讲的我们凡夫的生活现实,六根对六尘(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也就是说,在真空当中,缘生无自性,这六根六尘都是无相的。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是讲十八界。(眼界就是眼睛,眼睛有它自己一定的界限,所以叫眼界。然后是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再就是色界(可视物)、声界(声音)、香界(气味)、味界(食物)、触界(引发触觉之物)、法界(意识所缘境界);然后是眼识界(视觉)、耳识界(听觉)、鼻识界(嗅觉)、舌识界(味觉)、身识界(触觉)、意识界(思维认知)。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称为十八界,也就是十八个部分。这十八个部分,有物质的部分,有精神的部分。属于物质的部分有十一种,属于精神的部分有六种多一点点。因为其中的法界,虽然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纯精神的活动,但是也有属于法尘的一部分,也就是意识中呈现出来的物象,叫做“法处所摄色”。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讲十二因缘;“无苦集灭道”讲四谛;“无智亦无得”讲菩萨以甚深智慧所取得修行的成果。智就是智慧(菩提),得就是涅槃。
在真空当中,既无五蕴,也没有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这是讲凡夫的生活境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讲缘觉的生活境界;“无苦集灭道”是讲声闻的生活境界;“无智亦无得”是讲菩萨的生活境界。
以上这一段,是讲般若的妙义。因为在我们凡夫看起来,这些都是生活的现实。但是把它提升到甚深般若境界的观照下,凡夫的生活境界也好,声闻、缘觉、菩萨的生活境界也好,实质上都是因缘所生法,其性本空。所以说,在真空当中,既无五蕴六根六尘之相,也没有十二因缘、四谛、菩萨的得与智之相。所谓无相,所谓空,其目的就是要我们破除凡夫的执著,破除二乘的执著,破除大乘在修行过程中的一切执著。一切都要以无所求心、无住的心,来面对凡夫和圣者的生活境界。所以以上这一段,就是讲的般若的妙义。
第三分讲般若的妙行。“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是讲菩萨在无所得的甚深般若观照下所取得修行成果。修行成果是什么呢?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就是修行所取得的成果。菩萨在行甚深般若时,所取得究竟成果,那就是无上大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世诸佛也是依般若成就,依般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般若为佛母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行深般若,所以能够得到究竟涅槃;能行甚深般若,所以能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第四分,以秘密般若来称赞显了般若。“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第五分,以秘密般若加持显了般若。“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经268字分这五个部分,大家把这五个部分区分好了,记牢了,我们再来念《心经》,就能够随文入观。在观照中,逐步地照见五蕴皆空,照见六根六尘皆空,照见十八界皆空,照见十二因缘、四谛皆空,照见菩萨的智与得皆空。在没有所求心、没有执著心、没有分别心的甚深般若指导下,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三、释经题
上面是总体上将《心经》的段落大意给各位提示一下,下面稍微具体地讲一讲。但是要在两小时以内把这260字讲得浅显明白,也不容易。
我们先讲经题。经题由四部分组成。
(一)般若。
梵语“般若”中译为慧、智慧、净慧。不管译成什么,都不能完全表达般若一词在梵文中的含义。为了不以智慧二字局限“般若”这个名称,所以仍然保留梵音。一般说有三种般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由经教所显示的道理,比如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而获得的智慧为文字般若。
在文字般若的基础上,随文入观,随文生解,随文起行,进行正思惟所获的智慧为观照般若。经文中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讲观照般若。所谓观照般若,就是把文字所显示的般若在修行生活中具体运用。
第三是实相般若。我们观照什么呢?观照诸法的实相,诸法的实相是什么?“五蕴皆空”,空的道理就是实相,实相无相。由现实而悟证的智慧为实相般若。
窥基法师是玄奘法师的弟子,他说:实相般若就是真理,观照般若就是真慧,文字般若就是真教。真教、真慧、真理就是三种般若。由真教产生真慧,由真慧而证得真理,是为三种般若的相互关系。
上面说到,般若是佛母。一切诸佛从般若生,由此而言,即是诸佛之母。《仁王护国经》说:“般若波罗蜜多是诸佛母、诸菩萨母。”又说:“般若能出生一切佛法、一切菩萨解脱法、一切国王无上法、一切有情出离法。”一切诸佛之所以成佛,是由般若而产生;一切菩萨要成佛,必须依般若而成就而解脱;一切世间事业,好事、善事、利益众生的事,都是从般若而产生;一切有情必须依止般若波罗蜜多才能出离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
(二)波罗蜜多
=======================
接上:
“波罗”者,彼岸。经典作者说“彼岸有二:一是菩提,二是涅槃。”菩提是觉悟、是智慧;涅槃是究竟圆满、究竟寂灭。菩提涅槃是为彼岸。
“蜜多”者,到义、离义。由行般若,离诸障染,因此到达彼岸。“波罗蜜多”合起来就是“到彼岸”。要到彼岸,就要发心修菩萨行,要修到彼岸的功德,首先要具备七种最胜方便。具足此七种最胜方便,才可以称为到彼岸。这七种最胜是:
1、住菩萨种姓。修菩萨行,行菩萨道,一定要具备菩萨种姓,要有这样的善根,要有这样的福德因缘。没有菩萨的善根,没有福德因缘,就发不起修菩萨行、行菩萨道的大道心。
2、依大菩提心。修菩萨行,行菩萨道,它的动力就是大菩提心。
3、悲悯有情。行菩萨道的目的,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要下化众生,必须要有对有情众生的悲悯之心。
4、具行事业。有了发心,有菩提心,有慈悲心,仅仅发心而不付诸实践,那种发心永远不能成为现实,所以要具行事业。就是要行六度万行,以这样福慧事业来庄严菩提心、菩萨道。
5、无相智所摄。修一切善法,修六度万行,都要以无相智作为出发点,不要起执著,不要为名闻利养而修。不能修有相法,要修无相法。所谓无相,就是要破除执著。
6、回向菩提,将所修一切善法功德,不回向人天小果,一定要回向无上菩提。
7、不为二障间杂。二障就烦恼障、所知障。在修万行,修一切功德时,都不能从烦恼障、所知障出发,要破除二障,不要让二障在修行过程中,导致信心不专一,誓愿不专一。
要修“波罗蜜多”行,必须具备此七种最胜方便。
(三)心
心,顾名思义,这里的心有两个意思。就其本意而言,这268字,是般若的心脏,是般若的纲要,是般若的要领,是般若的根本。它就像人的心脏,是人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心,在人生中,起到决定一切、指挥一切的作用。此经就是600卷般若经的核心内容,故称为《心经》;一切佛法都以般若为中心为根本。第二个意思,这268字就是讲的凡夫的心、圣者的心、成佛的心。就是讲从凡夫的心如何修成圣者的心,修成佛的心。
所谓心,如果从一般意义上讲,有四种心:
1、肉团心。肉团心是身体器官,它虽然是物质的,却是我们精神的依托、思维的依托,所以把它叫做心。
2、缘虑心。遇到种种因缘、种种景象、种种境界,心有所思、有所虑,叫做缘虑心。缘就是对象,虑就是主观思维活动。主客观一经接触,就有思维活动。
3、集起心。就是指八识心王阿赖耶识。集指八识种子,指因。通过第七识、第六识、前五识的作用,不断地把所接触的外界的一切信息,反馈到八识田中,就成为种子贮存起来。第八阿赖耶识就是以第七识为桥梁,不断地反馈和输出。反馈进去成为种子,输出出来就成为现行。现行生种子(集),种子生现行(起),这样的心我们称为集起心。
4、真实心。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真如佛性通过甚深般若的薰习、开发、挖掘,能够产生无穷的妙用,所以也把它叫做心。
(四)经
经有五义:
1、出生义。能出生一切义理。因为佛法的一切义理,都在经典的记载中。我们要懂得佛法,与佛祖进行沟通交流,只有从经书入手。经书能够出生无穷的妙义。
2、涌泉义。一切经典所讲的道理,其义味无穷无尽。反覆品味、反覆研究,从古到今,永远都不过时,永远都有新意。
3、显示义。经书的文字内容,能够显示佛法的深妙之义。
4、绳墨义。经书中所讲一切道理,都是教我们如何除邪显正、改恶修善,可以成为我们人生一切言行实践的标准。
5、结缦义。世间人用绳子把许多花贯穿起来成为花缦,花就不会散落。经书也就好像是一根绳子,把佛教的法门贯穿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这是从譬喻立名。
梵语修多罗,译为法本。教为理本,理为教本,教理互显,并皆为本。
《心经》这本经,从目前的资料来看,从古到今,译成汉文的有十个译本。这十个译本有详有略。最早的译本是鸠摩罗什的,最迟的译本是诺那活佛从藏文翻译过来。除汉译之外,《心经》还有日文、韩文、越南文、梵文、藏文、英文、法文、德文、蒙文等多种语言的译本。我们现在所读的《心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翻译家、佛学家,大师级的高僧玄奘三藏法师所译。这是一位在国际上,从古到今享有盛名的大师级的高僧。有关《心经》的经文只能作简单地介绍。
四、释经义,共有五分
第一分,全经的总纲
“观自在菩萨”。观者,观察。自在者,所行无碍。没有障碍才叫做自在。自在从何而来?从观来。观什么呢?观“照五蕴皆空“。以什么来观照?“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所以观自在,是能修般若之人;“波罗蜜多”是所修般若之法;“照见五蕴皆空”是在修行过程中不断地运用般若来观照我们的身心性命。观的结果是什么呢?空。空了以后怎么样呢?度一切苦厄。运用般若,观照五蕴皆空,最后得到度一切苦厄的无上妙用、无上妙果、无上妙法。
每一位学佛者如果时时刻刻都能行甚深般若,都能观照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人人都是观自在,人人都是观世音,人人都成了上求下化的菩萨。
菩萨二字是称谓时的简化,全称“菩提萨埵”。菩提者,觉悟义。萨埵者,有情义。菩萨有觉悟,所以能上求佛道;菩萨有慈悲,所以能下化有情。菩萨以上求下化为目标,所以称为觉悟了的有情。我们能行菩萨道,就能观自在,就能觉有情。我们每一个学佛的人,都不要在此大愿大力面前发生退转之心,都要勇往直前地承担起这一个上求下化的重任。要学佛,就一定要承担这个重任。不想承担这个重任,又说自己在学佛,那是不究竟的。
要发心修菩萨道、行菩萨行,必须具足十种胜德:亲近善友;供养诸佛;修集善根;自求胜法;心常柔和;遭苦能忍;慈悲淳厚;心性平等;信乐大乘;求佛智慧。
由观照所得,而有十种自在:寿命自在;心自在;财自在;业自在;身自在;胜解自在;愿力自在;神力自在;智慧自在;法自在。法自的意思是什么呢?自己掌握了真理,生活在真理中,所以于法自在。有此法自在,就能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十种自在不是凭空而来,都是由于修习施戒忍进禅智六度而获得。
观自在菩萨与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极为有缘。不管是信佛的人还是不信佛的人,都供奉观世音菩萨,念诵观世音菩萨,祈求观世音菩萨。我想,我们最重要的,还是要按照观世音菩萨的法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度脱一切苦厄。
大家能够把《心经》的总纲掌握了,下面这些具体内容就容易掌握。各位按照今天所分的五分将《心经》的结构弄明白了,哪些是凡夫法,哪些是缘觉法,哪些是声闻法、菩萨法、佛法,再来念诵《心经》,就会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就能更好地运用《心经》的道理,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使我们在生活中具大智慧,具大慈悲,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第二分,般若的妙义
现在讲第二分般若的妙义。般若的妙义就是空义,就是讲这个“空”字。我们现见世间一切万法宛然存在,但是《心经》上说一切皆空。
我记得禅宗有一个公案:一个小和尚才出家,出家以后就学《心经》,他在读《心经》的时候产生了一个疑问。《心经》上说,无眼耳鼻舌身意。他把自己身体上的眼耳鼻舌身意摸一摸,都宛然存在。然后他就问师父:“师父啊!我的眼耳鼻舌身意不都是好好的吗?为什么《心经》上说无眼耳鼻舌身意,这是什么道理呢?”老师父见到小徒弟这样发问,就觉得这个小徒弟将来一定会成大法器,成为人天师表,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为什么呢?他一接触佛法,就在观照,就在思考,就在对人生产生种种疑惑。所以老师父就介绍小徒弟到一位高僧那里去学习佛法,参禅打坐,让他真正能够明白无眼耳鼻舌身意的道理是什么。
我们一般人说到空,往往就有种种恐惧。一切都空了,我们怎么生活,怎么生存?我们修学佛法,做一切善事,还有什么结果?如果这样地理解空,把空理解为什么都没有,那就不是善解空义。善解空义的人,一定会从真实不虚的角度来理解空义,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角度来理解空义。
“舍利子”,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舍利弗尊者。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舍利弗智慧第一。宣说甚深空义的经典,只能够对有大智慧的人来讲。只有具备大智慧的人,才能够理解“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甚深空义。这里所说的空,是绝待的空,不是空有对立的空,不是有和没有对立的空,更不是虚空的空。这个空是超越了有无,超越了一切对立的空理,是真空。真空不是一,不是二,它是一个整体,它是真理,它是一切事物的实相。
我屡屡说到,佛教讲空,是从缘起性空的角度来观察一切事物的实相。一切事物都不是独立的存在,不是无缘无故的存在,都是有条件地存在,都是有因有缘的存在。这是“空”的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一切因缘也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空间上相依共存,在时间上相续不断,都要以自身以外的所有事物作为条件,才能有某一件事物存在的可能性。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所以说是空。
第三层意思,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有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没有。虽然我们现前看到有情的生命和无情的物质,有一种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当我们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我们会发现没有一件事物不是瞬息万变,没有一件事物有一秒钟停留在原来的状态。任何事物都是迁流不息,瞬息万变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五蕴皆空、万法皆空。空者,无常义,变化义。
第四层意思,一切事物既然是相依共存,是有条件的存在,而且又是在不断地迁流变化,那么一切法都是没有主宰的,一切法都是无我的。在佛教的意义上,我是主宰义。什么是主宰义呢?既然有我,我就可以不要任何条件独立存在,我就不需要依赖任何因缘而存在。现见世间没有这样的一件事物。
从以上这些道理和观点来看待每一件事物,色受想行识,六根、六尘、六识,都只有空,没有实体。
在真空中,又显示妙有。虽然一切是空,但是一切事物又宛然存在。这种存在,是以空的形式而存在,是以空的性质而存在,所以它是妙有。所谓妙有,就是在存在的当体离一切分别、离一切执著、离一切邪见。所谓邪见,就是执著是有、执著是无、执著是断、执著是常等。这些都是邪见,都不是中道。中道的意思是非有非无、非常非断。中道就是实相,中道就是真空,中道就是妙有。
一切色法包括内五根、外六尘,一共十一种色法。其中法尘中有一部分是心法,有一部分是色法。这是色。空就是真空妙有的空。
在真空妙有中,由于排除了一切偏见与执著,所以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和空没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空与色也没有什么不相同之处。在这里,色与空好像还是两个东西,只是不异而已。下面两句则强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说色的当下就是空,空的当下就是色。这种道理,在我们一般人听起来,就等于是听天书一样。有一定社会哲学思想作基础,有一定的世间的哲学思想作基础,才能够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般若智慧。
本文出自国易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fjqj/xj/7445.html